大批小米車主要求退車!

2025年05月11日18:00:28 汽車 1174

近日,小米汽車又陷入輿論漩渦,眾多車主要求退車。


據第一財經報道,多名su7 ultra准車主認為,其高價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官方表達有誤。


首批交付的su7 ultra車主實測「打臉」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存疑。即需要4.2萬元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既無法有效導流,也難以產生下壓力,直接從性能配件變成了「最貴」裝飾品。


有車主表示,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機蓋,宣傳的時候什麼賽車級碳纖維、雙風道空氣動力學設計、能輔助散熱還能提升下壓力、減重、提高整車性能……聽起來就是你不買不行的那種,結果車剛提回來不久,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而後,小米汽車方面回應稱,在最早的量產計劃中,su7 ultra量產版已具備足夠的綜合性能去衝擊國內專業賽道和紐北,沒有計劃做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小米汽車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將採取以下措施:


對於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製前艙蓋;


小米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表示歉意的同時,還推出了解決方案:對於未交付的訂單,我們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製前艙蓋;對於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鎖單用戶,我們將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


據悉,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車官方發布答網友問中提到,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完全復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車,採用相同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擁有2個貫穿風道,能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且原型車在發布會上有真實風道圖片展示。雷軍在直播中也曾強調:「我們不能只做個外觀,所以我們內部的東西也都要改」。


3月2日,雷軍在微博發布「碳纖維前艙蓋,不僅改了外觀件,內部結構也改了,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雖6小時後修改表述,但仍提及內部結構改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賣點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為此支付額外費用,並等待約兩個月的交付期。


但是,一位博主通過實驗,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結果發現紙巾毫無反應;更有車主親自拆解,發現所謂的「雙風道高效導流」碳纖維開孔,既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也未能產生下壓力。


據媒體報道,已有網友建立退車群,甚至有車主委託律師維權。還有網友附上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的視頻聯合聲明,在三分鐘的視頻里,幾十名車主曬出訂單截圖,明確要求小米退車。


大批小米車主要求退車! - 天天要聞

車主們表示,不管是小米汽車虛假宣傳還是表達失誤,企業應該就此買單,就此,多名車主聯合要求退車。

此外,4月30號,小米汽車推送了1.7.0版本更新,在su7 ultra上加了個「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新功能。簡單來說,車機系統更新後鎖住半數馬力,用戶需「刷賽道成績」才能解鎖性能。1500匹的超強馬力一直是小米su7 ultra的賣點之一,但如今需要「刷圈」才能實現的做法被車主視作侵犯了選擇權,也削弱了產品價值。

隨後,小米汽車方面回應,收到大家反饋後,已暫停了這次推送。已升級的少量用戶,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小米汽車已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和測試,預計用時4-8周,具體時間以小米官方通知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10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通過個人微博首次公開回應近期狀態,坦言「過去一個多月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時期」,並透露曾因情緒低落取消會議、暫停出差及社交媒體互動。

大批小米車主要求退車! - 天天要聞


來源:第一財經、界面新聞、《國際金融報》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車企財報透視:數據背後的真相與啟示 - 天天要聞

全球車企財報透視:數據背後的真相與啟示

近期,國內外上市車企迎來財報季,2024年報和2025一季報相繼出爐。在經濟上行壓力之下,資產負債率這一關鍵指標,成為衡量車企財務健康的焦點。汽車產業重資產、長周期的特性,決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額資金,回報卻相對緩慢,也使得高負債率成為行業普遍
准新寶馬3系,1.6萬公里,帶你體驗藍天白雲的魅力! - 天天要聞

准新寶馬3系,1.6萬公里,帶你體驗藍天白雲的魅力!

寶馬3系從1975年誕生至今,已經歷經了七代車型。每一代3系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創新,但要說最受國人歡迎的,那還得是這一代G系列3系。更豪華的內飾設計和更符合國人審美的加長軸距,讓這一代3系在運動和舒適之間找到了最好的平衡點。
准新寶馬3系,20萬出頭圓你藍天白雲夢! - 天天要聞

准新寶馬3系,20萬出頭圓你藍天白雲夢!

寶馬3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第一代寶馬3系(E21)作為寶馬全新的入門級車系亮相,它的誕生也開啟了寶馬此後運動轎車的傳奇。歷經七代演進,每一代寶馬3系都堅守純粹的運動本質,同時也不斷隨著時代演進而自我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