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2023年09月15日22:49:04 佛學 1377

弘一法師:「欺騙過你的人,會替你生病,欺負你的人,會替你受苦,打壓你的人,會替你遭殃,不還你錢的人,會替你擋災。

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與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曹晨是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直到那一天,他發現自己被最好的朋友欺騙了。他感到心如刀割,那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痛苦。

就在他陷入絕望的時候,一句弘一法師的名言躍入他的視野:「欺騙過你的人,會替你生病,欺負你的人,會替你受苦。」

曹晨開始慢慢地體會這句話的深意。他漸漸明白,那些用詭計傷害他的人,最終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幾個月後,他聽說那個欺騙他的朋友因為健康問題而喪失了工作。

曹晨沒有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反而是更加堅定了與人為善的決心。

不久,曹晨又遭遇了一個更為嚴峻的考驗。

在他工作的公司里,有個同事總是找機會打壓他,明明是自己的錯誤,卻總把責任推給曹晨。

然而曹晨從未反擊,只是默默地承受,因為他始終相信弘一法師的另一句話:「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終於,有一天,那個打壓他的同事因為一次嚴重的失誤被公司開除了。

曹晨知道,這一切都不是巧合,而是因果報應。正如孟子所說:「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曹晨的經歷令人深思,因為他的遭遇是普遍存在的,這也許是生活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種挑戰或者說是一種測試。

不論是在學校、職場,還是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情。

這些人或許會對我們進行誤解、打壓、甚至是公然的傷害。

然而,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如何應對才是關鍵。

曹晨有選擇反擊的權力,有選擇仇恨的權力,但他沒有。

他知道,善良和寬容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可能不會立即帶來實質性的回報,但一定會讓人在關鍵時刻感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暖和力量。

幾個月過去了,命運似乎給了他一個意外的驚喜,那些曾經傷害他的人都因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於是,曹晨更加堅信,善良和寬容不僅能讓自己內心得到平和,也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曹晨的故事告訴我們,選擇善良和寬容,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實它們具有強大的威力。

這種威力不僅能讓我們在面對困境時有更多的底氣和決心,還能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收穫意想不到的福報和支持。

還有一個令人想不到的例子,就是一個名叫李華的商人。李華以前有個朋友找他借錢,一直沒還。

時間長了,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遠,甚至變得緊張。然而李華沒有怨言,他相信弘一法師的話:「不還你錢的人,會替你擋災。」

事實上,幾年後,李華經歷了一次商業的巨大失敗,損失了大量財富。

但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他得知那個欠他錢的朋友突然遭受了一場大病,耗費了大量醫療費用。

看到這個消息,李華突然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他覺得自己雖然財富減少,但至少還擁有健康和家庭的支持。

人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這不僅僅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提醒。

我們都應該相信,與人為善的同時,福雖未至,但禍已遠離。

反之,與人為惡,即便暫時未受到應有的懲罰,但福氣也會悄然離去。

正如古人云:「善者,天下之寶也;惡者,天下之賊也。」

我們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我們的未來。

但無論怎樣,我們應始終記住,選擇善良和寬容,將會讓我們遠離災禍,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行善如投石入深淵,惡行如霜降必害身。

#勵志語錄,正能量,心靈雞湯##心靈雞湯#

弘一法師: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 天天要聞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華傳統文化《地藏菩薩本願經》忉利天宮一切諸佛菩薩,天... - 天天要聞

中華傳統文化《地藏菩薩本願經》忉利天宮一切諸佛菩薩,天...

《地藏經》第十五講。在刀力天空神東平的時候就講到一切不可說,諸佛即大,菩薩、魔和薩皆來即會,它是一場聖人的法會,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不關凡夫之劍。只不過釋迦牟尼佛慈悲,順著此世間的親近英文把它宣講出來而已。今天的內容叫閻羅王中讚歎品,這一品是以閻羅天子為首,常說的閻羅王。
釋智勤:行走暗夜火炬自燃,天人聽他閱藏念經 - 天天要聞

釋智勤:行走暗夜火炬自燃,天人聽他閱藏念經

智勤和尚俗姓朱。隋朝仁壽年間,因為獲得舍利,新建大興國寺來安放,智勤就生活在此寺。他年紀雖小卻善於護念己心,每當與人說話,無不溫和誠懇。他學法非常精誠,有許多感應,冥冥之中受到佑護。
藏傳佛教是如何化解蒙古帝國征服慾望的? - 天天要聞

藏傳佛教是如何化解蒙古帝國征服慾望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事件如流星般閃耀,劃破夜空,留下深刻的痕迹。公元13世紀,蒙古帝國的崛起無疑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震撼的事件之一。這個由成吉思汗領導的游牧民族,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征服了世界上的大片土地,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福建寺廟上千僧人共進晚餐,肥頭大耳、竊竊私語,畫面著實驚人! - 天天要聞

福建寺廟上千僧人共進晚餐,肥頭大耳、竊竊私語,畫面著實驚人!

夜晚,福建偏僻山區的神秘寺廟在餘暉中顯得尤為神秘。數百年前建成的這座寺廟紮根於當地居民的信仰,成為心靈寄託的場所。太陽緩緩下山,金色的餘暉溫柔地灑在山間,照亮了寺廟周圍的竹林和清澈的溪流。寺廟內,上千名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齡的僧人安詳地坐在一起,懷著對佛法的虔誠和修行的願望。
你相信菩薩嗎?小學生在博物館給佛像磕頭,引髮網友熱議 - 天天要聞

你相信菩薩嗎?小學生在博物館給佛像磕頭,引髮網友熱議

佛教雖然從印度傳過來,但在中國發揚光大了。父母教我們去寺廟拜佛磕頭,從小耳濡目染。遼寧某小學生集體去博物館參觀,小學生看到幾尊佛像紛紛跪下磕頭,博物館裡的佛像才是真的,更靈驗!真的覺得,現在的00後更相信佛祖,父母教的很好。從小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
法眼看世 | 紅木傢具 手機 男女之事 320萬……一念之間 - 天天要聞

法眼看世 | 紅木傢具 手機 男女之事 320萬……一念之間

真正的僧人不需要紅木傢具新聞里,一個四川的住持和一個女主播發生了關係,並被女主播和她先生敲詐320萬元。事情的起因是住持在手機里看到女主播是賣紅木傢具的,於是有了開始。然後女主播為了做成這單生意,跑到了住持所在的城市,兩人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進一退三精進難,不披忍辱功難全。披忍辱鎧甲入眾生如來室。 - 天天要聞

進一退三精進難,不披忍辱功難全。披忍辱鎧甲入眾生如來室。

未法時代你在對外為人演說的時候,跟你在佛堂在讀誦經典是兩碼事,因為他的煩惱業力會反彈你的。我過去請佛學院的時候,我們教務主任慧天長老上課第一天,第一天的時候他就說:我們在佛學院三年當中有三個宗旨:解門教育、行門教育。生活教育是第一年的重點。慧天長老說什麼叫生活教育呢?
佛教哲理故事:虛空的鏡子,悟空明和凈心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佛教哲理故事:虛空的鏡子,悟空明和凈心的故事

#佛教哲理故事#在古老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隱藏著一座被雲霧纏繞的寺廟。這座寺廟裡住著一位智慧的老和尚,名叫悟空明。他的名字意味著「覺悟的虛空與光明」。老和尚有一個年輕的徒弟,名叫凈心,因為他總是試圖保持內心的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