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霖在的寺院,每天凌晨三點半要早起做功課。全寺的僧人集中在大殿,集體誦經,有點像小學生起床早讀。只是要求站著誦經,防止睡著。剛開始,宗霖不習慣,早晨太睏倦,站著誦經也會睡著,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自己,站著睡著,竟然不倒。只是要小心,要是被戒律師發現,就要背上挨一「香板」。
有段時間,宗霖是師父的小侍者。這是宗霖最不願意做的工作。因為每天凌晨兩點,就要跟師父早起。師父從出家伊始,就是凌晨兩點起床,這個習慣已經維持了四五十年了。
師父做功課是單獨的,不跟我們一起上殿。師父的寮房裡,有一間小佛堂。他老人家每天都在自己的小佛堂里修行。只有侍者可以陪同。
剛出家時,戒律師就叮囑過我們,不準隨便出入小佛堂的,那是師父修行的場所,不能打擾。
宗霖做小侍者時, 每天都是被師父喊醒的。慚愧慚愧,我這個侍者做得實在不合格。
每天凌晨兩點,師父帶我進小佛堂。在修法前,師父會領著我認真打掃佛壇,搞好清潔工作。先用凈布清潔供奉水花香燈的桌案,再用孔雀羽束輕輕拂拭佛像,切記不要用手直接觸摸佛像。最後,還要用掃帚清掃佛堂的地面。做完這一切,才開始做功課。
我很奇怪,佛堂明明很乾凈啦,為什麼要費時間搞清潔工作?師父每次打掃清潔,都特別慢,擦拭的很認真。
有時候我在想,不如省下時間來,多誦些經文,多禪坐一會兒,豈不是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嗎?
有一次,我忍不住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師父。
師父對我說,打掃不是修行前的準備,其實打掃本身就是修行。打掃有兩重意義,第一種意義是為了尊重三寶,第二種意義是為了去除心垢。
那時候的宗霖剛出家,不太理解打掃衛生與尊重三寶,去除心垢有什麼關係。師父就給我做了個比喻。
我們在世俗禮儀上,於朋友來訪前,必要先打掃一下地方。如果有長輩或值得尊重的貴人,可能要更加仔細,這是為了表達對對方的敬意。在修法中,我們在佛壇上,擺滿水花香燈,祈請三寶的庇佑,如果不認真地打掃,豈不是認為三寶不如世俗的客人尊貴?
我又問,師父,佛陀不是已經超越了世俗的執著,一切都是空而無我的,怎麼會介意有塵埃無塵埃呢?
師父笑著說,這是幼稚的想法啊。修行的 是我們,並不是佛陀。佛陀當然已經超越了俗念,但我們還沒有啊。我們打掃乾淨的同時,也是在凈化我們的心靈,去除內心的污垢。這就是修心的法門。所以我們一邊打掃,一邊在心中觀想著,自己正在去除不善,惡業,貪愛,嗔恨以及愚痴。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觀想著,會帶來很大的利益,內心生出歡喜心。為修法定下了良好的基礎,十分有力。
如果冒冒失失去打坐,去誦經,不注意掃除內心的障礙,反而會在修法中,逆緣連連,寸步難行。
師父給宗霖解釋後,宗霖恍然大悟,原來僅僅掃地,就有這麼多的深意。
從那以後,我也開始像師父那樣,一點點打掃衛生。認認真真,絲毫不會怠慢,因為我知道,我滿懷恭敬心所做的清潔打掃,都是修行路上的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