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卻不會告狀,家長怎麼做?

2020年11月12日14:52:04 育兒 1700

有的孩子,被欺負卻不告狀是因為膽小;即使沒有大人指導,總有一天會依靠自己鼓起勇氣反擊或者告狀。

有的孩子,被欺負不告狀則是因為不懂得求助;必須在家長的正確教導下,才能儘快建立起求助意識和學會正確的求助方式。

這學期,果兒在幼兒園接連被同一個孩子F欺負了兩次;F小朋友平日的問題行為頻繁,他習慣用破壞行為來獲得關注。

而果兒這學期可能在班上比較受小朋友們喜歡,老師說小朋友們覺得果兒搭積木很厲害、玩攀爬架比較勇敢、看書又認識很多字,一些小朋友就有點崇拜他。

我猜測,可能小朋友們總是在叫果兒的名字、約他一起玩,而F小朋友由於總是搞點小破壞、可能有點不受歡迎,於是果兒成為了F的欺負目標——F想通過欺負焦點小朋友來獲得大家的關注。

第一次被欺負,是F把膠水倒在了果兒背上,放學回家後我才發現,我花了近半小時才用刮眉刀一點點地把黏在皮膚上的膠水刮乾淨。那一次我還以為是F不小心弄的,就只是告訴老師囑咐F小朋友以後不能這麼做,老師也告知F的家長對F進行了批評教育。

第二次被欺負就非常嚴重了!在午睡起床後,果兒和F小朋友一起上廁所,結果F把果兒的JJ捏傷了,果兒依然沒有告狀。直到晚上洗澡,果兒說他不敢洗JJ因為很痛,我才去檢查,發現紅腫得厲害,問出了緣由;第二天消腫後,發現有傷口。

這第二次被欺負的事件,引起了我的重視——我先和果兒重溫了性教育知識,並進行了角色扮演。但是我意識到,這還遠遠不夠,知道和做到還差很遠;果兒在幼兒園裡必須先學會告狀,才能儘可能減少被欺負的幾率!

不會告狀,這不僅會讓他持續受欺負,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引發心理問題——被欺負的負面情緒長期壓抑在心裡,無人知曉,無法排解。

1.製作視覺提示表,教孩子正確求助!

我先是火速地製作了視覺提示表,提示果兒被欺負必須要做三件事:「我要吼他我要跑開馬上去告訴老師!」

這個提示我張貼在冰箱上,讓果兒每天都去看一看、學一學,幫助他在幼兒園避免被嚴重欺負、正確處理被欺負的後果。

2.調整關於幼兒園生活的聊天時間和內容!

除了用這個視覺提示表教果兒告狀,我還把每天的聊天時間從睡前提前到放學路上,而且把聊天重點從「特別的事情」轉到了「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情」,這樣我就可以更早地知道當天果兒在學校有沒有受到欺負。

在「視覺提示+聊天」的相互作用下,第二次被欺負後的第一個上學日,果兒就跟我說F搶書、結果書被撕壞,他就去告訴老師了。

3.編寫社交腳本,通過角色扮演來教孩子正確解決社交問題!

後續,我把被欺負事件寫成了簡潔的社交故事,目標行為的重點放在「去告訴老師」。然後,我們通過講述社交故事和角色扮演來進行社交示範,讓果兒深刻理解並習得。

目前果兒的告狀能力還比較欠缺,但至少他已經建立起了求助意識,並且正在慢慢內化求助能力;他知道並且正在慢慢踐行:當別人做一些讓他覺得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情,自己要先脫身,然後求助。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著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 天天要聞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趙旭芳照看兩個孩子  本報訊(記者 李濤 文/攝)夫妻二人從事服務行業,假期都挺忙,無暇照顧孩子。網格員主動幫忙,5月2日至5日,每天將孩子接到家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護,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  家住濱河左岸小區的王女士在飯店工作,丈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