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新生寶寶的常見問題,看著寶寶的皮膚變得黃黃的,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
其實大多數的黃疸都是正常的、會自然消退的,但也有少部分如果我們不注意或許會造成永久的腦損傷。
今天貝比醫生帶大家分辨一下。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寶寶新生兒時期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大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會有肉眼可見的黃疸。
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特徵:
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5-7天達到高峰,10-14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到3-4周也會消退,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病理性黃疸的特徵:
比起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情況則要複雜一些,下列癥狀可以作為參考。
1、從寶寶的血清膽紅素來看,寶寶膽紅素超過12mg/dl,或者上升過快,每天上升超過5mg/dl。
2、黃疸出現過早,寶寶生後24小時以內就出現了黃疸。
3、寶寶黃疸消退過晚或者黃疸消退後又再次出現。足月寶寶超過2周,早產兒寶寶超過四周黃疸都不消退,甚至還逐漸加重。
4、寶寶黃疸程度過於嚴重,甚至波及到全身,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5、寶寶除了黃疸外還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比如說精神疲累、不愛哭、動得少、吃的少或者體溫不穩定,時高時低等。
以上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的方式只是粗略的給大家提供一個參照。
實際上區分寶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需要醫生各方面細緻的檢查,進行判斷,最後再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一定要抓緊治療,因為嚴重的黃疸可導致寶寶患膽紅素腦病,從而造成永久性腦損傷,膽紅素腦病導致的「腦癱」也是兒童康復科常見的疾病。
黃疸的治療方法:
現在國內外最常用的就是藍光照射,寶寶黃疸達到一定程度醫生會建議家長採用這種治療方式。
它的原理就是利用藍光將脂溶性的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的膽紅素,從膽汁以及尿液中排泄出去。
同時一定要積極進行母乳餵養,保證寶寶每日奶量充足,促進寶寶排尿排便,新陳代謝。
錯誤方法不要用!
1、喝葡萄糖不能退黃!喝葡萄糖不僅占肚子,對黃疸也是一點用也沒有。
2、吃藥退黃不可取!市面上很多退黃葯都是通過讓寶寶腹瀉來達到退黃目的,腹瀉是會讓寶寶的黃疸有所消退,但是這些葯的安全性不可知,不良反應不明確,寶寶肝臟、腸胃都發育不完全,吃這些葯對身體的傷害也是不可預估的。
3、益生菌不能退黃。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口服益生菌對新生兒黃疸有用,益生菌只對調節寶寶腸道有所幫助。
4、曬太陽雖有一定作用,但效率低、局限性大還對寶寶皮膚傷害比較大。偶爾晒晒可以起輔助作用,可不能想著只靠曬太陽治好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