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母乳是一種神奇的食物,是小嬰兒吃過就會依賴上的口糧。
如今想要喂母乳的媽媽越來越多,在母乳餵養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最令寶媽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寶寶會拒絕母乳。
新生兒回家後不願吃母乳
陸女士寶寶是早產兒,在保溫箱里住了半個月,這期間陸女士把擠出來的母乳凍在冰箱里,想讓自己一直保持分泌母乳。
終於等到寶寶出院回家後,她迫不及待地把寶寶抱過來喂母乳,卻發現寶寶有些抗拒,反而對奶粉很感興趣。
陸女士感到有些沮喪也很無助,婆婆說孩子跟她有些不熟,多接觸幾天之後再看看。果然兩三天後,寶寶漸漸接受了母乳,看著孩子在自己懷中陸女士很欣慰。
小嬰兒不吃母乳是討厭媽媽?
有時寶媽看到寶寶不吃母乳會傷心,以為寶寶討厭自己,其實呢寶寶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我們不要看到娃不吃母乳就著急地強迫他,先要找到原因然後對應解決,否則只會加重寶寶抗拒吃母乳的情況。
小嬰兒為何會拒絕吃母乳?
1)沒有第一時間接觸母乳
如同陸女士的情況,當寶寶早產或是媽媽因身體原因,沒能在生產後第一時間喂母乳,小嬰兒習慣了他最先吃到的食物。
所以到後來吃到母乳時會有一些不適應,因為母乳相比奶粉來講不是很甜,味道比較腥,寶寶喝慣了香香的奶粉,就會拒絕純正的母乳味道。
2)寶寶的「口型」不對
嬰兒雖然出生後就會吮吸,但不代表他們吮吸的姿勢是正確的,這裡面也包括媽媽在餵奶時RT送入寶寶嘴中角度不對。
當吃奶的口型不對寶寶吸出母乳困難,吃母乳過程中感到很累,對於沒有什麼能力的嬰兒來說,連吃母乳都這麼麻煩,就會拒絕母乳。
因此他會選擇更好吸出奶液的奶瓶,或者寧願餓著自己,還會很生氣大哭。
3)寶寶心情不好,身體不適
當小嬰兒一開始吃母乳很順利,中途突然變得他拒絕母乳。要考慮是否心情不佳或是身體不適。
小嬰兒到了4個月左右會進入厭奶期,此時還會長牙,牙床不舒服又疼又癢,心情煩躁影響食慾。
這一階段不要強迫寶寶吃母乳,也不要對他發脾氣,可以買一些牙膠緩解他的牙床不適,每次將情緒安撫好後再喂母乳就會好很多。
另外,當寶寶身體不舒服時,也會出現拒絕吃母乳的情況。比如脹氣、肚子疼、感冒鼻塞等,身體的不適感,降低寶寶食慾。
4)媽媽身上的問題
小嬰兒有時要求很高,他想以一個舒服的姿勢吃奶。當媽媽太瘦抱他有些疼,或是抱他的角度不對也會拒絕吃奶。
再有是媽媽RT的形狀,太大、太小或者凹陷,都會使得寶寶吮吸時困難,他可能拒絕的不是母乳,而是媽媽的RT。
這可能需要寶媽進行一定的牽引,或者給寶寶一段適應的時間,如果他實在拒絕可以擠到奶瓶裡面喂。
解決母乳餵養的問題會帶來很多好處
母乳餵養不只是省錢那麼簡單,解決寶寶厭奶的問題後,對寶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 有利於產後恢復
嬰兒吮吸母乳時會刺激產婦子宮收縮,有利於惡露排出和子宮恢復。
★ 對寶寶的發育有利
只要媽媽身體是健康的,母乳對寶寶來說就是最安全的口糧,喂母乳時內心很踏實,不用考慮怎樣選擇奶粉。
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對寶寶成長很有利,而且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吃母乳的寶寶免疫力更強。
★ 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母乳餵養的寶寶與媽媽親密性更佳,從小建立很良好的安全感,有利於寶寶的心理發育。
糰子媽心裡話:
母乳是給寶寶一份珍貴的禮物,寶寶不會輕易拒絕,若是以上原因都沒占,可以去醫院檢查胸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