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2025年05月12日23:50:24 育兒 2944

我一朋友吐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帶」了。

你跟他說話,他回你一個「哦」;

你催他學習,他翻個白眼;

你讓他早點睡覺,他偏偏要玩手機玩到半夜。

你明明是為他好,可他就像防賊一樣防著你。

我聽過不少這樣的吐槽,家長一邊罵孩子不懂事,一邊掉眼淚:「我天天圍著他轉,飯也做了,家務也幹了,作業也陪了,咋還不領情呢?」

其實,問題恰恰就在這兒。

有時候,你越是管得多,孩子反而越不爭氣。

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把孩子管得多嚴,而是在2件事上學會「少管」甚至「不管」。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 天天要聞

一:學習這件事,越盯越出事

我先跟你說一個真事兒。

我表妹家的孩子,剛上初中時,成績還行,數學英語都在班裡前十。

表妹就高興得不行,天天下班回家盯著他寫作業,一坐就是兩個小時,連喘氣都不敢喘。

孩子寫一個錯字,她就指出來;

不背熟一個單詞,她就吼。

她還專門在他卧室裝了攝像頭,看他有沒有偷懶。

開始孩子不敢說啥,可時間久了,情緒就來了。

尤其青春期後,人一逆反,就把表妹氣個半死。

他放學不回家,跑去同學家寫作業。課文不背,撒謊說背了;考試不複習,說都知道。

可考試成績卻一塌糊塗,名次一路往下降。

表妹氣得把書包都摔了,說:「你是要氣死我?」

孩子也不甘示弱:「我不要你管,我就是不想學!」

孩子不是機器,學習不是擰螺絲。

你管得太緊,他喘不過氣,心裡會堵,會煩,會叛逆。

你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

我們要做的,不是天天盯著,而是營造一個穩定、有溫度的環境。

孩子不傻,他知道分數重要,也知道誰成績好誰有出路。我們要做的,是正確的引導。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 天天要聞

二:交朋友這事,別總插手

孩子交朋友,別老插手,尤其是他上了初中以後。

我以前一個同事,就干過這樣的事:

翻孩子微信,看她跟誰聊天;

打聽她班上那個「狐朋狗友」的情況;

看到孩子和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同學走得近,就立馬拉黑、換座位、叫老師批評。

結果是,女兒躲著她,撒謊、藏手機、連周末都找借口往外跑。

有一天同事在門口堵著她,問她去哪,女兒回了一句:「你能不能別管我?你是不是有病?」

同事當時就哭了,說:「我不是怕你走彎路嗎?」

你關心他,孩子不是不懂,只是他覺得,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

你越插手,他越要反抗;你越反對,他越要試探。

其實,孩子交朋友,也是一種成長。

他們在朋友之間學會相處、判斷、吃虧、修補,這才是人生的課。

你替他選來選去,他永遠也學不會自己判斷對錯。

你不肯撒手,他就永遠長不大;你一放手,他才能知道自己該怎麼走。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 天天要聞

三:不是不管,而是「換一種方式管」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心裡就犯嘀咕:

「你說讓我別盯作業、別管交友,可我要是完全不管,孩子萬一學壞了怎麼辦?」

說實話,我特別理解這種焦慮。

但咱們得明白,不是「不管」,而是換一種方式去管。

①方法一:少說多聽,做孩子的「複述機」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願意和你溝通,是不願意聽你「訓話」。

比如你問他:「這次考試咋樣?」

他回你:「還行吧。」

你馬上接一句:「是不是又沒好好複習?我早就說過……」

這時候,他的耳朵是關著的,心門也關上了。

你越說,他越煩。說多了,他乾脆什麼都不告訴你了。

這時候,試試一個方法——複述傾聽。

就是不急著下結論,只是把孩子說的,原樣「複述」一遍,加一點情緒理解。

比如孩子說:「我考試考砸了,真倒霉。」

你就說:「聽起來你挺失望的,可能覺得自己沒發揮好?」

就這麼一句,孩子一下就覺得你聽懂他了。

他可能就接著說:「本來都會的,結果一緊張就寫錯了。」

這時候你再說:「那我們是不是得想個辦法,看看下次怎麼調整?」

溝通,是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 天天要聞

②方法二:設邊界、有規則,教孩子判斷好朋友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和「成績差」「不聽話」的孩子走得近,立刻制止:

「你少跟他玩!」

「你要是被帶壞了咋辦?」

「換個座位!不許再和他聯繫了!」

可我們越這麼說,孩子越要反著來。

因為你沒教他怎麼判斷,只是單方面禁止,他當然不服。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交朋友的規則」,教他判斷,而不是代替他判斷。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和他聊:

「我不是反對你交朋友,但朋友有很多種,我們可以一起想一想,什麼樣的朋友能讓你變得更好?」

你引導孩子想:

●這個朋友是不是願意一起努力,不光只會玩?

●遇到問題,他是推你一把,還是拉你下水?

●在你犯錯的時候,他是提醒你,還是慫恿你?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2件事上不管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 天天要聞

我們還可以約定一條「交友原則」:朋友可以多樣,但底線不能踩。

比如:

不能因為朋友影響學習任務;

不做違法亂紀的事,不參與打架、逃課等;

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這不是「盲目干涉」,而是「有邊界的引導」。

孩子一旦知道,你是站在他這邊給他「護航」,他自然也願意告訴你他的朋友圈,

甚至主動來請教你的看法。

養孩子,就像放風箏。

你抓得太緊,風箏飛不高;你全放了,它又容易失控。

真正的智慧,是一松一緊,是順勢而為,是在信任中設邊界,在界限里給自由。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草根明星的奮鬥史:不被看見的淚水與堅持,翻轉命運的關鍵! - 天天要聞

草根明星的奮鬥史:不被看見的淚水與堅持,翻轉命運的關鍵!

聽說有一個人,他的故事閃著西北風的堅韌,卻也承載著細膩的溫情。62歲,演活了無數角色,卻唯獨不肯給自己畫上句號。他叫句號,名不見經傳的他,卻在春晚的舞台上笑聲陣陣,帶給人們無限歡樂。有人說他的成功來得太遲,但當我走入他的過去,才發現這背後是一個從未放棄希望的靈
晚年生活不再無聊,76歲藝術家展現精彩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晚年生活不再無聊,76歲藝術家展現精彩逆襲人生

在娛樂圈,許多明星慢慢隱退,安享餘生,但76歲的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她的晚年生活充滿了驚喜與挑戰,讓我們忍不住驚嘆:原來,老年也可以如此精彩!回想她的輝煌過往,作為滬劇的代表人物,她在舞台上的每一次表演都讓觀眾如痴如醉。即使在如今的歲
親子探索氣候密碼,坪地街道舉辦氣候與環境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親子探索氣候密碼,坪地街道舉辦氣候與環境科普活動

6月是安全生產月,日前,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坪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攜手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中國香港樂施會等社會力量,於零碳公園舉辦「小坪氣象站・科普先鋒」主題科普活動,聚焦「氣候與環境——植物抗災密碼與極端天氣防護指南」,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提升親子家庭的環保與防災意識,為低碳社區建設注入活力。...
這就是人生!(說到心坎里去) - 天天要聞

這就是人生!(說到心坎里去)

想起楊絳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特別艱難的時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你怎麼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你不必害怕,日升月落,總有黎明!
永遠不要在熟人面前,說出這3句話,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永遠不要在熟人面前,說出這3句話,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說話,實則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那些擅長言辭的人,總能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適;而那些不善言辭者,則可能不經意間讓人心情沉重。有些人一開口便容易得罪人,而真正聰明的人,則深知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特別是在熟人面前,有三句話是絕對不能輕易說出口的,否則一旦得罪了
一切皆在轉念間 - 天天要聞

一切皆在轉念間

告敖說道:「有,水裡有水鬼;山裡有山鬼,郊外有野鬼,大澤的鬼叫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