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2025年03月24日22:50:23 育兒 8945
海南陵水10歲男孩阿亮在海上漂流30公里、一天一夜後生還的事迹,這兩天刷爆了全網。有人說他是「現實版哪吒」,誇他膽大命硬;有人說他是「熊孩子作死」,罵家長沒管好。可當我們在評論區吵得熱火朝天時,有沒有人想過:這個「海南魔童」背後,藏著的可能是一個群體的無奈?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媒體報道,阿亮這孩子晚上在海上漂流的時候,有6級風浪,1.5米浪高,一個10歲的孩子愣撐到了天亮,一夜半天漂流了30公里,看到海釣船還能清醒呼救,沒有被嚇到失聲,其心理素質確實比很多成年人都強。救援人員事後都感到驚訝,如果不是幸運靠近海岸,成年人都難以生還,這孩子真是「命硬」。(源自央廣網)

但這份「命硬」的背後,是阿亮從小就練出來的「野路子生存技能」。村裡人都知道,這孩子爬椰子樹比猴兒快,夜釣魷魚都是偷開過景區的小船,以前還敢在颱風天往海邊跑。他爸氣得把他吊在房樑上打過,可第二天他又溜去海里摸魚了。有網友說這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仔細想想,這哪是當家啊?這是拿命在玩。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為什麼阿亮的家長沒有履行好監管責任?

阿亮家的情況,戳中了很多家庭的痛處。阿亮父母是環衛工,每天凌晨四點出門掃大街,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家裡四個孩子,最大的姐姐13歲,最小的弟弟才5歲。村幹部上門走訪時發現,孩子們都是自己在照顧自己(來源:[封面新聞採訪])

這種「放養」模式,在農村真不是什麼新鮮事。2020年發布的《留守兒童關愛報告》顯示,全國像阿亮這樣的留守兒童有6100萬,其中超過60%的孩子一年見不到父母幾次。阿亮家長也想看著娃長大,可是4個孩子要吃飯,爸爸媽媽必須去工作。脫離了父母監管之後,阿亮變成了半個「留守兒童」。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當阿亮獲救後,媒體挖出其偷船、爬樹等頑皮舉動,部分網友批評其父母監管缺位。但很多人不知道,阿亮的父母白天在外面工作,哪裡有時間看管4個孩子。倒是派出所所長經常家訪,成了照看阿亮的「家長」,被救回來後,媒體才發現,阿亮以前闖禍後,爸爸只會用麻繩把他捆在屋裡——不是不想教,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教。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專家說過:「打罵教育在農村不是狠心,是家長實在沒招了。」有研究顯示,長期被粗暴管教的留守兒童,只是畏懼家長的拳頭,不懂自己舉動的危險。反而更容易做出危險行為,因為他們對風險的判斷力比普通孩子低。

好在事情鬧大後,相關部門出手了。當地已派人對阿亮進行心理疏導,並計劃長期實施安全教育。媒體呼籲建立「海岸巡邏+家庭聯動」機制,防止類似事件。其實,還可以建立類似中部一些省份實施的常態化的村級託管班制度,讓孩子們放學後,有人員監管,有地方可以玩,避免意外傷害危險。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但這些臨時補救措施,治標不治本。安徽醫科大公共衛生學院一份調研發現,留守兒童的意外發生率是非留守兒童的3倍多。說白了,要讓阿亮們不再拿命冒險,得先讓他們的父母能在掙錢養家的同時,還有時間陪伴監管孩子。

海漂一天一夜的阿亮戰績驚人,是魔童傳奇還是留守兒童安全警鐘?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下次再去海南旅遊,別光盯著網紅景點拍照。看看那些光腳在海邊跑的孩子,他們可能正用你我無法想像的勇氣,對抗著我們看不見的人生風浪。阿亮的故事不該只是個「奇蹟」,它應該成為改變的開始——畢竟,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該是「命硬」的哪吒,他們的安全,需要多方面聯手織密防護網。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