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把店鋪關門,叫做「打烊」。
在沒有電燈的年代,到了傍晚,店鋪就會點亮燭光,清點貨物、收入,顧客見狀,也就主動結賬,回家。若是在店內歇息的顧客,會及時到自己的房間。
錢鍾書說:「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
誠然,人活幾十年,看似漫長,其實是開門關門之間而已。
讀書,打開智慧之門;謀業,打開職場之門;遠行,打開憧憬之門;戀愛,打開真情之門......
門打開了,如何關門呢?若你也能像店鋪老闆一樣,不失禮貌地關好門,那麼你就心智成熟了,正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凡事都能淡然處之。
01
物去,不念。
有一個朋友,把家裡的一個古董,賣給了商人。
後來朋友聽說這個古董,價值遠遠不止上次賣的價格,於是越想越氣,還因此失眠了很久。
朋友還到處打聽那個商人的行蹤,希望能夠問個明白。但一直沒有打聽到,很是煩惱,惆悵。
還有一個朋友,在廣州遊玩的時候,把一塊手錶落在了某洗手間。
他本想回到洗手間去尋找,但很快決定放棄,因為——手錶是花二十元買的,而搭車卻用了五十多餘。
隔天,他買了新手錶,還欣慰地說:「撿到舊錶的人,一定也會很開心。」
詩人王維說:「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被雨水洗刷過的天空,沒有了塵垢,非常清新,能夠看得更遠;秋天,樹葉凋零,反而更加通透。
什麼都是有得有失。若你因為失去一樣東西,念念不忘,你就多了煩惱。也許你的內心,因此痛苦不堪,生活也因此變得凌亂。
當你決定把失去的東西找回來的時候,還會發現,自己要耗費更多的成本。花錢是小事,耗費了精神是大事。
換一個角度,失去了一些東西,人就變得輕盈了。有了詩意的生活。

02
緣盡,不留。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結婚多年後,在聚會上,聯繫到了初戀。
同學和初戀打得火熱,導致家裡的愛人,很是不滿。
就在同學打算和初戀重溫「真愛」的時候,發現初戀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對金錢的愛,勝過對愛人的愛。
年輕姑娘「陳笑笑」,家住北京。
她在無聊的時候,通過網路平台,找了一個逛街搭子。
對方是一個香港帥小伙,喜歡看展出,美術高材生。
彼此相處了一天,很愉快。
分開之後,兩個人再無聯繫。
陳笑笑說:「原來,無效社交,或許是成年人最好的休閑。」
想起一句很現實的話:「成年人最體面的告別方式就是,你的最後一條消息,我沒有回復,而你也很有默契地沒有再發。」
職場上,大家都有人走茶涼的默契。生活中,也有。
緣分盡了,你還要苦苦挽留,這不是你深情,而是你自作多情,糾纏不清。
想一下,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喜歡找搭子,而不是同學、朋友,親戚,同事。
因為搭子是隨時可以聚散的,是在某一段時間,你選擇了我,我也選擇了你。若彼此的選擇不一致,那就散了。
同樣喜歡爬山的兩個人,周末約定去爬山。若是其中一個人開始不喜歡了,或者去了別的城市,那就不約了,從來不會因為分開,帶來煩惱。
人生就像一輛公交車,總有人上上下下。你不能拉住一個要下車的人,你也無法拉上一個不想上車的人。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那個陪你走向下一站的人。

03
事過,不問。
契科夫寫了一篇小說。
一個小公務員,在看戲的時候,打了個噴嚏,可能影響到了前排的一位將軍。
小公務員一次次向將軍道歉,還跑到將軍的辦公室去道歉。
將軍終於發火了,訓斥了小公務員一頓。
一休禪師和師兄外出,遇到一個姑娘。
姑娘要過河,但是河水很深,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休說:「來,我抱你過河。」
過了兩個月,師兄憤憤不平地指責:「你犯了色戒......」
一休說:「我已經放下姑娘兩個月了,你卻天天抱著,誰在犯戒?」
原來,有一種處事方式,叫「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舊人無需知近況,新人不必問過往」。
人生的經歷,就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你若是每件事都留著,回頭反覆提起,你就會很累。
無數件事堆積在一起,不僅繁瑣,還會佔據人生的空間,讓人喘不過氣來。
好的人生,就是做完一件事,畫個句號,又開始做下一件事。一直沒有停頓,但一直做的是一件事,輕鬆自如。

04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說:「我們這一生,都在關身後的門。當你關門的時候,也把過去的一切,留在了後面,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了。」
關門,不是結束了,而是整理好自己,迎接下一次開始。
到傍晚,把門關好,黑暗、危險、一天的疲憊,都被放在了門外。
好好休息,來日打開門,遇見的是一抹晨曦,一縷陽光,還有一份好心情。
日子看起來在重複,其實不是的,今天的太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太陽了。
你今天再努力,也走不進昨天的夕陽;你在這個秋天,努力清掃的,一定不是舊年的落葉。
向前看,別回頭,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關好身後的門,回家是享福,在外是新生。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