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鵰俠侶》這部以「情」為主題的武俠小說中,將那「情」字詮釋得最深刻的無疑是男女主角楊過與小龍女,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去證明了「情為何物」,但除了他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角色也同樣以自己的經歷為「情為何物」做出了解答,那人便是「赤練仙子」李莫愁。
李莫愁固然是個女魔頭,卻也有十分痴情的一面,也可以說,她之所以會墮落成魔,也正是因為一個「情」字。

(李莫愁劇照)
不過說來奇怪,她最恨的人本該只有辜負了她的陸展元,可為何後來的她也格外痛恨自己的師妹小龍女?
一、惡毒的女魔
《神鵰俠侶》的故事正是以李莫愁的視角作為開篇的,原著第一回中,金庸就借李莫愁之口拋出了本作的核心主題,即「情為何物」。
書中只道是:「萬籟俱寂之中,忽聽得遠處飄來一陣輕柔的歌聲,相隔雖遠,但歌聲吐字清亮,清清楚楚聽得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每唱一字,便近了不少,那人來得好快,第三句歌聲未歇,已來到門外。三人愕然相顧,突然間砰彭喀喇數聲響過,大門內門閂木撐齊斷,大門向兩旁飛開,一個美貌道姑微笑著緩步進來,身穿杏黃色道袍,自是赤練仙子李莫愁到了。」
這即是李莫愁的人設,無比痴情,又無比冷酷。

(李莫愁、楊過劇照)
她這是來找她曾經的情郎陸展元復仇來了,事實上她會報復陸展元一家也合情合理,畢竟那渣男確實是辜負了她的一片深情,她對那男子因愛生恨也是人之常情,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女子,至於她變得冷酷無情,甚至殺人如麻,在武俠故事中也並不稀奇,畢竟那就是個以強者為尊的世界,講究的就是快意恩仇。
但常言道「冤有頭,債有主」,一報還一報,李莫愁要報仇,也不該將怒火灑在其他人身上才是,比如她的同門師妹小龍女。
二、同門師姐妹
李莫愁起初找小龍女的麻煩,是為了得到她們師父傳下來的那本《玉女心經》,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在武俠世界中,有更強的武藝,自己做任何事情的主動權就更高一些。

(小龍女、李莫愁劇照)
何況李莫愁想要爭取的是她師門的武功,這本沒什麼問題,但她對小龍女要痛下殺手,那便顯得有些過於冷漠了,畢竟她們也是一同長大的師姐妹啊。
比如這段描述就將李莫愁的冷血一展無遺。
原著道:「李莫愁低聲下氣,費了一番唇舌,原盼引起她求生之念,憑著她對古墓地形的熟悉,找尋一條生路,那知到頭來仍然無望。她想到自己受人背叛、情郎變心,到頭來更困於古墓活活埋葬,心情倍加難受,急怒之下,不由得殺意驟生,手腕微翻,舉掌往小龍女頭頂擊落。」
她的掌力是沖著小龍女的頭頂去的,這無疑是沖著弄死小龍女去的,那一刻,她們之間的姐妹情誼已蕩然無存,至少對於李莫愁來說是如此。
而小龍女則不然,書中只道:「她素知師父《玉女心經》的武功厲害之極,此時但見小龍女出手快捷無比,而手掌之來又變幻無方,明明是本門武功路子,偏生自己全然不解其中奧妙,自是玉女心經功夫無疑,心中立時怯了,眼睜睜望著師妹攜同楊過走入另室,關上了室門。她兀自撫著臉頰,暗道:『總算她手下留情,倘若這兩掌中使了勁力,我這條命還在么?』」

(楊過、李莫愁劇照)
甚至在後來的絕情谷事件中,李莫愁身處火海之中,小龍女還有心去救她,並說「師姐很可憐」,可見小龍女還是重情,而李莫愁則絲毫沒在意自己的師妹,直至死去,她心中挂念的也只有當年的渣男陸展元,她還唱著那句「問世間情是何物……」,所以為何她會如此痛恨小龍女?
答案或許只是因為兩個字——嫉妒。
三、手臂上的秘密
李莫愁嫉妒小龍女什麼?自然是因為小龍女身邊有個好男人。
當初她在活死人墓中搶《玉女心經》時,金庸刻意加上了一段關於「守宮砂」的劇情。
當時李莫愁見小龍女身邊多了個男弟子,便覺得師妹已經不是清白之身,她只好生輕蔑的想要看師妹的笑話,哪料拉開小龍女的衣袖才發現小龍女的守宮砂仍在,她仍是冰清玉潔。
而此刻李莫愁自己也解開了衣衫,露出了臂膀,你且看原著描述:「李莫愁暗暗欽佩:『這二人在古墓中耳鬢廝磨,居然能守之以禮,她仍是個冰清玉潔……』當下捲起自己衣袖,一點守宮砂也嬌艷欲滴,兩條白臂傍在一起,煞是動人,不過自己是無可奈何才守身完貞,師妹卻是有男子心甘情願的為她而死,她仍守身如玉,難易之別,大相徑庭,想到此處,不禁長長嘆了口氣,放開了小龍女手臂。」
李莫愁嘆的是小龍女運氣太好,能得到楊過這麼一位對她沒有非分之想的伴侶,他們真心相愛,著實羨慕。

(李莫愁、小小龍女劇照)
而這一切,楊過也看在眼裡,站在一旁的楊過此時卻說了一句:「李師伯,我遇到這樣的好師父,我才是運氣好呢……我若有半點後悔之心,讓她一劍斬死我好了,我決計不逃!」
正是聽了這些話之後,李莫愁才殺心驟起,便有了先前書中提到的師姐妹相殘的那一幕。
歸根結底,李莫愁恨的其實不是小龍女,而是恨自己為何沒有小龍女這般好命,遇不上楊過這樣的好男人,她這一生都為情所困,原本也是個可憐女子,奈何她誤入歧途,將自身的痛苦釋放在他人身上,成了女魔頭,也就不值得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