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報早評丨「非遺版」春節來了!讓我們享受真的「年味兒」

2025年02月14日13:00:42 育兒 9719
津報早評丨「非遺版」春節來了!讓我們享受真的「年味兒」 - 天天要聞

文 | 木棉

今天是除夕,過年了!

每到春節,「年味兒」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都會很高,關於「年味兒」變淡的討論也由來已久。但又有誰仔細想過,「年味兒」究竟是個什麼味兒?

曾經,過年意味著穿新衣、吃美食,這些物質上的滿足是人們辛苦一年後的盼頭。大雜院里鄰居見面的一句「過年好」;不時響起的鞭炮聲、衚衕里充斥的煙火味;全家人忙前忙後張羅的團圓飯;媽媽忙前忙後包的那一頓除夕餃子;家門口貼的那副紅紅的春聯和大大的福字;擺在桌上招待客人,孩子不時偷偷拿一塊的糖果蜜餞……這些兒時的畫面,都是我們記憶中的「年味兒」。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過年的種種習俗,不僅在文化層面上愉悅著我們,而且在物質層面上「滋潤」著我們,曾經的「年」承載著我們太多對於生活的美好願望和期待。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的變遷,曾經過年才能穿上的新衣服,可以網上隨時下單了;以前盼著能「解解饞」的新年美食,早就吃膩了;有了各種社交媒體,一筆一划、斟字酌句的新春賀卡少了;有了視頻直播、朋友圈,挨家挨戶拜年也可以省了……曾經承載著「年味兒」的種種生活改變了,以前過年的日子現在每天都在過。

而且,當下快節奏的生活和高強度的工作,往往讓人們疲憊不堪,對生活的感知力逐漸鈍化。過年時少了那份對物質的渴望與珍惜,也缺失了曾經因物質滿足而帶來的純粹快樂——於是乎,人們自然覺得如今的「年味兒」越來越淡。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年味兒」只限於這些物質享受,那太糟蹋「年味兒」這個詞兒了,也太糟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年文化了。

套用一句曾經的流行語,「年味兒一直在那裡,不增不減」。只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我們所經歷的「年味兒」不同罷了。當我們在春運大軍中拎著大包小包千辛萬苦地回到家,打開門看到一桌團圓飯和父母期盼關切的笑容時;當我們和親戚們圍坐一起,忍耐一句句「結婚了嗎」「工作順利嗎」聽似厭煩,卻充滿關心的問候時;當我們窩在家中、賴在床上,聽著一年未見的父母抱怨「四體不勤」時——這何嘗不是「年味兒」呢?

而在當代年輕人眼中,春節不再僅僅是家人團圓、訪親探友,也可以是去博物館感受歷史的厚重,旅遊中領略異域的風情,網路拜年傳遞遙遠的祝福……這些「新年俗」的湧現,雖然形式各異,但內核卻飽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與嚮往——這何嘗不是「年味兒」呢?

過年,其實過的是一種歸屬感,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

「年味兒」並沒有消失,真的「年味兒」,在國人的基因中,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只要我們重新找回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友情的珍惜、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年味兒」依然會在每一個春節回歸,溫暖我們的心靈,成為我們在現代社會中精神棲息的家園,讓我們在傳承與創新中,迎接一個又一個充滿希望與溫情的新年。

在第一個「非遺版」春節到來之際,我們不妨放下「年味兒」是濃是淡的糾結,來盡情體味「年」的文化魅力,享受「年」帶給我們的歡樂與幸福!

來源:津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屬實!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 - 天天要聞

屬實!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

3月24日,知名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發微博稱,一名17歲的未成年女孩成為代孕媽媽,於今年2月在中山小欖鎮產下雙胞胎。此前報道:曝17歲女孩為50歲男子代孕生下雙胞胎!廣州市衛健委回應3月25日,央廣網記者從中山市相關部門權威人士處獲悉,當地衛健部門已對相關情況進行初步核查,產子一事屬實,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綜合|...
下屬不服管教?三招破局重塑權威! - 天天要聞

下屬不服管教?三招破局重塑權威!

在職場叢林中,遭遇下屬"不服管"的困境,幾乎是管理者必經的淬火試煉。2023年領英調研顯示,68%的中層管理者曾因團隊執行力問題夜不能寐,而其中"下屬挑戰權威"高居誘因榜首。這絕非簡單的權力博弈,而....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 天天要聞

孩子哄著哄著就優秀了,這些話一定要經常說

嗨,大家好呀!我是浩源媽媽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總能把"我不會"變成"我來試試",而有些孩子遇到小事就往後退縮?​​哈佛大學20年追蹤研究揭示:孩子成長的分水嶺,往往藏在父母日常的"語言魔方"里。那些被科學驗證的成長型語言,就像神奇的種子,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 天天要聞

別亂吃!別亂吃!最近不少家長要給孩子買!醫生:隨意服用後果嚴重

「黃醫生,孩子快中考了,學習的時候注意力還是不集中。聽說現在有一種『聰明葯』,吃了後注意力就集中了,給我開一瓶吧!」寧海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科長黃敏輝說,最近一周有4名中高考孩子的家長前來詢問「聰明葯」。黃敏輝提醒,這種所謂的「聰明葯」,並非如家長們想像的那般神奇,反而可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 天天要聞

航天工作者的婚姻之困:奉獻背後的情感天平失衡

一位航天集團職工的分享,撕開了職業奉獻與家庭經營間的矛盾缺口。他為航天事業常年駐守發射場,卻三次被妻子以「喪偶式育兒」為由提離婚,家庭關係陷入僵局。 從男方看,他自覺為家庭經濟付出,工資全交、長輩幫襯帶娃,妻子卻「不知足」。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 天天要聞

二月十三火神節,三吃三忌有講究,古今智慧巧融合

親愛的寶子們!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三日,也是民間信仰中 "洪聖大王" 祝融的誕辰日。這個傳承千年的 "火神節",不僅承載著先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更蘊含著一套完整的飲食文化體系。通過 "吃三樣,忌三樣" 的傳統習俗,我們既能體驗舌尖上的文化密碼,又能在科學視角下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