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一間新開的麵包店。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車水馬龍間,店員把熱騰騰的麵包放在門口,架上吹風機,向店外吹送氣息。
微涼的晚風中匆匆而過的路人,無一不被這麵食的暖香所俘獲,乖乖掏錢買兩隻帶回家。
降溫的季節,特別喜歡聞烤麵包的味道。
那是溫暖與富足的氣息,是人類幾千年進化史造就的、藏在基因深處的、在寒冷環境中對暖意的眷念。
那些在夏天時聞著略甜略膩的氣味,到了深秋的微涼晚風中,就變得剛剛好,剛剛好讓人心生歡喜。
就像煮茶,每到降溫,每到秋冬,它就會順理成章的成為茶圈熱門。
自帶流量的那種。
確實,隨著西伯利亞的寒潮南下,於適應了溫帶氣候的國人而言,沒有什麼是比守著一壺咕嘟咕嘟已經煮開的老茶,更覺得溫暖幸福的事情了。
國慶節後,茶友來反饋,他在家裡煮了某直播間買的2008年高山壽眉,用的是玻璃壺去煮,奇怪的是,為什麼煮出來的茶湯香氣不夠濃?
這是自然,煮出來的茶湯當然沒有泡出來的香氣濃。
原因嘛,有下列幾個。
一、茶青原料太差。
人們喜歡老白茶,為的是老白茶當中那些誘人的香氣們——包括但不限於葯香、陳香、棗香、粽葉香、荷葉香.....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新白茶,都能很幸運地在陳化的過程中,依照世俗意義上「越存越甘香」的路徑,生成大量的有益物質。
因為,茶葉內部的天然芳香物質的形成與積累,是有客觀要求的。
茶樹先是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為芳香物質前體的合成提供基礎物質和能量。
隨後,再通過一系列代謝途徑,合成酚類、醛類、醇類等揮發性物質,最終造就成豐富多變的天然茶香。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產區環境不給力,也無法生成濃郁的芳香物質——譬如,光照太強烈,缺乏雲霧遮擋,強光暴晒下茶樹葉片被晒傷,無法順利進行光合作用,又何談形成茶香?
這樣的茶青,先天條件不佳,產區環境極差,就已經輸在了原料這一「起跑線」上。
用它做出來的新白茶,內含物質不高,芳香物質的含量自然也不高,哪怕精心存上三五年,也無法令細胞中的香氣厚聚與張揚,無法生成濃郁的「老白茶香」。
等到這款白茶存了幾年,拿出來煮的時候,主人就會傷心地發現,基本上屬於「無香」。
除了有几絲茶葉的氣息之外,那些傳說中的、別人口中的變化無窮的老白茶香,根本聞不到,也喝不到。
真是白存了這些年。
二、煮茶時投茶量偏少。
如果一款老白茶,干茶香氣純正清晰,用蓋碗沖泡時,香氣豐富,茶香落水,回甘中有陳香棗香花香葯香與竹葉香在繽紛旋舞。
而拿去煮茶,卻茶香清淡乏善可陳判若兩茶,啜它時,落水香與掛壁香都極淡,這說明,這款茶葉本身沒有質量缺陷,無論原料品質、工藝水準、還是倉儲狀態,都是極好的。
它煮出來香氣清淡,只因投茶量太少了。
蓋碗泡老白茶,是110毫升標準容量蓋碗,投茶5克。
而煮茶時,由於持續加熱影響,為防止茶味被煮濃,投茶量不需太多。
正常情況下,煮一壺400-500毫升左右的茶水,放2-2.5克干茶就夠了。
我們在煮2017年的春壽眉《玲瓏磚》時,規格為2.5克的干茶,投一片能煮上一大壺湯感尚醇有滋有味水準在線的茶湯。
但如果煮茶時的投茶量太少,比如只投了1克進去,或是只隨便扔了幾枝茶枝進去,連1克的份量都不夠,那肯定煮不出濃郁醇厚的茶香來。
別說去感受老白茶的香氣的層次變化了,連基本的老白茶香氣的基準線,都達不到。
委實是浪費了那一壺500CC的好水。
三、煮茶時間過長。
煮茶,本應是一場美妙的味覺與嗅覺之旅,然而,有時卻會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比如,你臨時接了個電話。比如,臨時來了個訪客。
原本,悠閑下來的你,打算煮一壺老白茶,對著江面,看幾頁剛買的人物傳記。
裝一壺純凈水,摁下煮茶鍵。
咕嘟,咕嘟,再咕嘟,湯麵連珠湧起,劇烈滾沸。
用茶夾夾起蓋子,投入一片《玲瓏磚》。
正準備等茶湯再次沸後關火,電話來了,朋友來了。
你匆忙放下茶,去接電話,去待客。而壺,還在沸騰著,壺裡的茶葉,受到持續升溫的影響,茶湯內蘊藏的天然茶香分子會漸漸「飄走」。
隨風溜進空氣里,四散飄開。
等你接完電話回來,接待過朋友回來,推門走進,整間屋子像是被茶香熏過一般,裊裊茶香徑直溜入鼻端。
此時你才發現,茶沒關掉,一直在煮,並且,水已經燒掉大半了。
趕緊關火,放涼,將茶湯倒出來。
鑒於投茶量是認真推算過比例的,就算長時間熬煮,也不至於把茶湯煮得太濃,但長時間的沸煮,仍舊揮發掉了大量的老白茶之香。
顧此便會失彼。
當茶香們跑到了空氣中,幫你熏香了屋子,便不會再出現在湯水中,芬芳你的肚腸了。
失與失之間,只能哭笑不得。
四、煮茶並不重在聞香。
在討論煮出來的茶香與不香這個問題的最後,我們其實要明白一個樸素的原理,那就是,煮茶這個方式本身,它就不是基於有聞香的需求而產生的。
煮茶就是為了方便,為了想喝茶的時候隨時有一杯熱茶,為了省掉特殊情況下沖泡的不方便和繁瑣。
是以,對那些不擅長駕馭蓋碗,時常燙成紅酥手的茶友而言,適合泡茶的秋冬季,就是他們大量喝茶的黃金時代。
尤其,煮茶喝還非常地省茶葉。
350克白茶餅,煮茶每次僅需兩克三克,蓋碗泡茶剛要五克。算下來,一塊餅煮著喝,能喝更久,
更關鍵的是,真正的入冬之後,燒一壺水泡茶,沒泡兩沖熱水就涼了,還得重新再燒沸,這個等待的過程,也很耗費人的心情,不如煮茶可以保溫,溫一壺茶能喝大半天,多麼爽快。
有了上面的諸多優點,煮茶已經在冬季完勝泡茶了,至於聞出來的茶湯香氣較弱一些,略平淡一些,也就不在需要較真的範圍之內了。
一個女生,已經又美又足夠優秀了,那她會不會洗衣煮飯,就不那麼重要了吧。
我們要的是賞心悅目的解語花,又不是滿身油煙的老媽子。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