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2024年10月10日07:00:26 育兒 9484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

通訊員 餘興莞

「若有人溺水,你知道怎麼救護嗎?」「你學過cpr,遇到溺水的人,你敢施救嗎?」9月26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華苑幼兒園邀請中班70多名家長,聯合湖北楚安消防宣教中心開展「學應急守平安 嚴把節前安全關」安全教育親子活動。活動中,面對消防宣教中心李教官的提問,台下的家長陷入沉思。

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 天天要聞

臨近國慶假期,為做好節前安全教育,華苑幼兒園邀請教官重點針對假期遊玩可能遇到的防溺水知識展開講解,還設置了救生衣、救生圈穿戴、心肺復甦術、溺水救援等體驗環節,進一步提升師幼及家長們的安全意識,預防國慶節期間突發溺水事故,提高師幼及家長的緊急避險能力。

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 天天要聞

王教官結合生活實例,利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ppt課件對溺水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對溺水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王教官也對假期需要注意的消防安全常識進行了強調。家長們認真傾聽,並用手機拍照記下重點。緊接著李教官一邊講解溺水救護的原則和流程,一邊利用人體模型進行現場模擬演練,將正確的急救小常識傳授給現場的家長們,還邀請家長代表上台互動,進行心肺復甦及人工呼吸的練習。

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 天天要聞

「嗚—嗚—嗚—」隨著一陣急促的警報聲響起,一場緊張有序的疏散演練在全體師幼中展開。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表現得非常勇敢和鎮定。隨後,李教官邀請幼兒、老師及家長代表嘗試穿戴救生衣。幼兒代表雙手同時向下壓住救生圈,手和頭順勢鑽入圈內,再將救生圈夾在兩腋下面;老師及家長則迅速套好救生衣,扣好固件扣。李教官耐心地指出穿戴不合規之處,並對幼兒、老師及家長們強調下水前,一定要檢查腿部的固件扣是否牢固,以免在水中漂浮的過程中,固件扣脫落掉。緊接著,家長們模擬體驗救生圈的使用方法,一手握住救生索,另一手將救生圈拋向落水人員的下流方向。

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 天天要聞

活動最後,各班家長站成兩列縱隊,面對面站立,齊心協力拉緊大網。幼兒聽到「預備,開始」的口令後,一個個通過大網「游」(爬)到對岸的位置,完成溺水救援任務。

幼兒園開展節前防溺水安全宣教,一起學應急守平安 - 天天要聞

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肯定,「十一國慶到來之際,為家長敲響警鐘,外出遊玩和居家生活都要做好防護,非常貼心和正能量!」中二班耿耿小朋友家長說。

華苑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每一次安全教育親子活動,向師幼及家長進行相關的安全知識宣教,進行一次疏散演練,學會突髮狀態發生時,如何逃生、自救、互救。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