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2024年06月18日03:02:08 育兒 1962

三年前,疫情正無聊時,一位母親B為女兒A創建了一個ins賬戶,作為和親人、朋友溝通的渠道,以及認識新朋友的來源。


女兒從小學舞蹈,當時還不滿13歲,通過這個賬戶,她們認識了很多其他的學舞蹈的女孩,母女二人很滿意。


ins的政策是禁止13歲以下的兒童獨立開設賬號的,不過他們允許家長代管。

剛巧,B女士是一位營銷經理,於是就一直運營著該賬號,不過B顯然沒想過網上會有那麼多人對她的女兒感興趣。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很快,就有攝影師私信她說可以為A拍攝專業的照片、有品牌商管她要地址,說要寄服裝來讓A當模特......


B回憶道:「當時還不到一個月,各大品牌就問,『我們可以給她寄舞蹈服嗎』,她很快就紅了。」


這固然很讓人欣喜,但B作為營銷經理,還是習慣性地查看了ins賬號的後台數據——她很驚訝地發現,女兒的粉絲絕大多數都是男性,成年男性。


B注意到,女兒照片的評論區里總是充斥著奇怪的聲音,他們說她漂亮,同時配上愛心和火焰的emoji——在英文語境里,火焰emoji通常被解釋成「hot」,熱辣,這顯然和一個沒到青春期的小女孩不搭邊。


這還算是溫和的,更猥瑣的還有發私信直接表白的,說自己迷戀A的;

最噁心的是在私信里發生殖器照片和色情網站鏈接的.......


這些人的賬號往往沒有正式的昵稱和頭像,即便有,也常常帶點黃色字眼,一看就是專門用來偷看兒童內容的小號。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於是,B每天要花兩到四小時刪評、拉黑。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向母女二人伸出了橄欖枝。


B有些左右為難,身為母親,她當然不希望A過早地接觸社會的黑暗面,但她又想到女兒經常對她說,想成為一名網紅,那是她放學和練舞之餘可以從事的「夢想職業」......


B說:「我並不是要逼著她成為明星,但我內心深處認為那是不可避免的,她就是有那樣的個性,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B很糾結。要想成為網紅,這個賬號就需要更多的粉絲,而且她對粉絲的身份也不能太挑剔。

ins的演算法會根據你賬戶的「粉絲粘性」來判斷要不要給你的內容熱度,很不巧,B一直在拉黑的那批變態,恰恰是「粘性」最高的.......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另一方面,由於母女共同運營這個賬戶,B覺得她們的母女關係更近了。

而且即便是二三線的小網紅,每年也能有至少幾萬美元的收入,這筆錢完全可以存起來,給A上大學用。


長期的糾結過後,B最終妥協了。

她跟女兒約法三章:A不能訪問這個賬號、不能和任何粉絲互動、不能泄露她家地址。


接著,B便不再屏蔽那麼多人,效果立竿見影,不到一年,她們的粉絲數就超過了10萬,有沿海大城市邀請女兒參加模特活動,A認識了越來越多和她類似的小網紅.......


這一切看上去光鮮亮麗,但B心裡很清楚,這十萬粉里雖然有對舞蹈感興趣的正常人,但也隱藏著不知多少變態。她逐漸接受了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


在ins上當一個年幼的網紅,就要接受你的受眾群體將存在大量的,對兒童有興趣的成年男性。


或者直白一點,戀童癖。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


在這個信息繭房年代,各平台的演算法都可以總結為:你給XX點贊了,所以你肯定喜歡和XX類似的XXX,馬上給你推......


ins也不例外,演算法在發現某賬戶可能對兒童有興趣後,它會繼續推薦該賬戶關注更多的兒童。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想要成為網紅的人都在被演算法玩弄。


B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網紅,接到商單獲得報酬,你就必須遵循演算法,而這一切都取決於有多少人給你的帖子點贊留言,你必須接受這一點。」


Meta(ins母公司)表示,他們已經花了10多年時間來想辦法保護兒童上網安全,還說自己一直在開發識別「可疑成年人賬號」的技術,近幾個月已經刪除了數萬個此類賬戶,但去年11月底~12月初,《華爾街日報(WSJ)》發現Meta的努力效果似乎相當有限: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Meta辦公室)


雖然他們禁止了部分敏感詞,但仍可以用諧音、改幾個字母的方式繞過,最搞笑的是ins還會自動推薦搜索熱度最高的諧音詞,禁了和沒禁一樣;


此外《WSJ》還註冊了幾個小號,專門關注一些年幼的體操隊員、啦啦隊員、像A這樣青春期前的小網紅,結果ins開始狂給這幾個小號推薦色情內容......


退一步說,就算ins的努力真有了成效,那些戀童癖仍然可以在Telegram這類加密通訊軟體上活動。有兒童安全活動人士潛伏進幾個Telegram社群,發現那些人正在交換小女孩的照片。


偶爾,一些女孩的家長會得知他們女兒的照片正在戀童癖手中流傳,這些人發現「對方發現了」之後,非但不會恐慌,反倒興奮起來.......


其中一名男子談到他最喜歡的幼女網紅時說,她的母親非常清楚女兒的許多粉絲都是變態的成年男子。


另一名男子開玩笑道:「我們都是模特星探、經紀人和品牌商,『才不會』對著小女生的照片幹什麼呢。」


對於這種情況,B也是多少有所了解的。

在接受採訪時她表示,她將自己視為女兒和戀童癖中間的屏障。

得知Telegram上的事之後,她向品牌商反映,說以後寄過來的服裝不要是緊身的,最好是校服或者休閑服。


但這樣能不能阻止那些人,還是很難說。


2022年,由於onlyfans這類平台的衝擊,ins開始允許部分內容創作者開啟付費訂閱服務——但他們卻並未禁止兒童賬戶,只要是父母運營,兒童賬戶一樣可以開啟付費訂閱。


於是毫無意外地,出現了父母為了戀童癖的訂閱費而剝削自家孩子的情況。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報道:Meta員工發現ins工具造成了兒童剝削,但該司仍繼續推進)


B一開始對付費訂閱很猶豫,因為之前就曾經有人問她能不能出錢買女兒的照片,B都拒絕了,她當時覺得付費訂閱也差不多。


但後來她又想通了,她覺得,付費訂閱不存在「個人聯繫」,它沒有一點人情味。於是B開始在付費頻道放更多照片和視頻,當然沒有任何出格的內容,就是平時免費內容的拓展。

但仍然,很快就有數百個賬戶訂閱了,其中大多數仍是成年男性。


不過只要他們保持距離,不在私信和評論中發表不當言論,B就眼不見為凈,當他們不存在。


「不過事後想起來,這部分人可能才是最可怕的人。」她說。


當然,會有人認為B的做法是在出賣女兒——她明知道關注A的都是些什麼人,卻還是收了他們的錢,這豈不是在剝削她?


一些人這樣批評她,但她覺得這種說法並不公平。

因為她看到過其他類似的幼年網紅,穿著更暴露的衣服,擺著更妖嬈的姿勢。

她甚至聽說過家長出售女兒「定製圖包」的事,只要粉絲願意出高價,他們就賣。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更別提還有Telegram的事。現在,B很小心地控制著女兒拍的照片,給她頭上戴上蝴蝶結,加一些可愛的點綴,永遠不發泳裝照——總之儘可能地吸引其他的舞蹈女孩,而非男人。


不過B也清楚,她永遠沒法阻止那些人在Telegram交換照片。

她說:「每個小網紅,只要粉絲超過1000,就一定在Telegram上。區別只是她們本人知不知道罷了。」


既然無法阻止,為什麼不收他們一筆錢?


-


根據內部文件顯示,Meta的工作人員已於去年年初開始調查開通付費訂閱的兒童賬戶,結果令人震驚——幾乎所有的訂閱者,都表現出了對兒童的惡意行為。


他們大多都喜歡保存兒童照片、兒童色情內容,還經常搜索違禁詞;

另一邊,這些兒童賬號本身的運營者,也就是他們的父母,也經常不太乾淨:

部分家長會兜售「額外內容」,甚至討論和孩子有關的性話題。


最後工作人員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家長通通都知道他們的訂閱者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來的。


Meta的內部報告還重點提及了B母女的賬戶,當時她們有428名訂閱者,其中有42%都表現出了問題行為。


當時B對Meta的內部調查還一無所知,但她已經在擔心被封號了。因為Meta此前不經解釋就刪掉了她在訂閱頻道發的數張照片。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B認為,照片中女兒只是穿著休閑運動服,並沒有任何引人聯想的舉動,她不明白為什麼ins要把正常的照片刪掉。


後來《WSJ》詢問了Meta,得到的回復卻是一個具體行動:Meta禁掉了B母女賬號的訂閱功能,然後關停了該賬號,沒有解釋原因。


A覺得,她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粉絲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但她們還有個備用賬號,是幾年前建的備用號。A說,她想用這個備用號重新開始。


很快,備用號的粉絲再度超過了10萬,其中約92%都是男性。

而幾個月後,Meta再度關停了她們的新號,說她們「違反了與兒童剝削相關的政策」,但沒有說明具體原因。


-


A如今已經上了高中,成績優異。

她未來想去本州的一所大型公立大學讀書,也許是讀商科,她還沒想好。


今年春天,A暫停了ins賬戶上的活動,而是專心準備考試。等暑假到來,她才會回歸ins。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這些確實比當網紅重要,我現在只想要4.0的績點。」她說。


「不過我絕對認為(當網紅)是一份工作,我已經把所有的收入都存起來,用於買車和上大學。」


B補充道,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存了大約2萬美元。


B覺得,女兒雖然還小,但已經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什麼時候想賺錢,什麼時候覺得不舒服了想暫停,都隨她。B自己的角色只是「後勤保障」。


B把她保護得很好,她看到的絕大部分評論,都是通過該賬號認識的其他網紅的鼓勵。B把一些來自男性的評論過濾了,私信也只有B自己能看。


儘管如此,B還是對女兒十分坦誠,她告訴她大多數粉絲都是男性,許多人都有潛在危險。

她教她怎麼識別勒索、詐騙,警告她不要回復任何試圖單線聯繫她的人......


外國媽媽幫女兒開Ins號,幾個月漲粉十萬,9萬都是戀童男 - 天天要聞

(示意圖)


至於未來,B正在考慮要不要允許女兒自己開一個新的賬戶,她早過了13歲,可以自己開了。


但B也想起Telegram上的那些截圖。

曾經有人自稱「兒童安全活動家」,匿名給她發過一封郵件,內容是人們在Telegram上交易A的照片。許多照片都是她穿著比基尼或緊身衣的,因為那時她們母女剛開始,對這些陰暗事還一無所知。


B突然意識到,即便再過幾年A成年了,她的這些照片也會留在某個人的硬碟里,直到永遠。


當初把女兒送上網的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 天天要聞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衝突的起因在一個普通的周末傍晚,家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正忙著準備晚餐,父親則在客廳里看電視。突然,母親走到父親面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幫忙做家務。父親顯得有些茫然,他並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突然發火。母親的聲音越來越大,父親也開始不耐煩,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著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聞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達上確實有一些特殊的方式,這些方式可能與其他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強烈的表達:熊孩子可能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經過太多的修飾或考慮。例如,他們可能會直接告訴父母他們想要什麼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