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2024年06月26日05:00:22 育兒 3519
「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 天天要聞

有道是「人不狠,站不穩。」

做人不夠狠,在江湖裡邊就無法混下去。江湖講究的,雖然不是明面上的打打殺殺,但它終究存在無數的明爭暗鬥。心軟的老實人,基本只能吃大虧。

遇到了機會,如果你心軟,不夠堅定,就無法抓住機會;被人欺負,如果你懦弱,不夠狠心,就只能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偶遇挫折,如果你輕易退縮,無法逆流而上,就只能逐漸沉淪;面對人性的爭鬥,如果你過分心慈手軟,缺乏競爭力,也就離被淘汰不遠了。

心軟不是病,可軟起來終究會要了人的命。更何況,你不對別人心狠,別人只會更加看不起你,對你愈發毒辣。

人吶,在這些方面「心狠」一點,才算真的活透了。

「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 天天要聞

一、要想往上爬,就需要心狠。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往上爬,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毫無疑問,就是一個「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

你想往上爬,我想往上爬,他也想往上爬,大家都想往上爬,必然就會涉及到競爭、內卷,甚至爾虞我詐。

要想在競爭、內卷,甚至爾虞我詐的過程中勝出,就不可避免要拼手段。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天降的機會,也不存在免費的午餐,更不存在輕鬆獲得的地位。所有的機會、午餐和地位,都需要靠自己打拚來的。

可是,機會是有限的,午餐(資源)是有限的,地位也是有限的,而競爭的人數是無限的,這就註定,競爭的過程很激烈。

如果只想平平庸庸過一生,那心慈手軟問題不大。可如果想要往上爬,缺點手段,都會成為養大別人的肥料。

「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 天天要聞

二、要想保護自己,以及身邊人,就需要心狠。

楊絳先生在《百歲感言》中寫道: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你選擇退讓,沒有任何的銳氣,別人就會趁虛而入,把你當成軟綿羊來拿捏。你選擇善良,卻沒有強大實力,那你的善良就會被人視為懦弱。

懦弱的人,別說無法保護自己了,也許連家人都無法保護。如果說,有人欺負了你的孩子,那你敢欺負回去嗎?

接觸過一些家長,哪怕知道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也一聲不吭,怕得罪其他的家長。以至於,他們的孩子一直被人欺負,越活越沒有尊嚴。

所謂「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你不想傷害別人,可別人終究會傷害你。沒點手段,別說自己會吃虧,就連一家老小都會吃虧。心不狠,活不穩。

「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 天天要聞

三、要想抓住機會,就需要心狠。

機會稀少,稍縱即逝,容不得我們猶豫半分。有可能,在我們左右為難的時候,機會就跟我們擦肩而過了。

東漢末年的袁紹,跟曹操進行官渡大戰。謀士勸他要奇襲許都,袁紹猶豫了半天,還是沒有給出答案,最後更是放棄了奇襲許都的計劃。

劉備拖住曹操的時候,謀士建議袁紹從後方襲擊曹操,讓他首尾不得兼顧,可袁紹猶豫了半天,等劉備敗了,還沒有作出決定。

由於袁紹越老越怕死,越老越猶豫不決,所以袁紹輸給了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就連曹操也評價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猶豫不決,陷入到選擇綜合征當中,說明此人心腸不夠狠辣,眼光不夠敏銳,無法在關鍵時候抓住機會,註定只能失敗。

人生的每一次機會,都異常寶貴。有可能,失去了一次機會,人生就一蹶不振了。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若心軟必吃虧」:在這些方面狠一點,才算活透了 - 天天要聞

四、要想賺到錢,就需要心狠。

常言道:「雷劈真孝子,財發狠心人。」

越是軟弱的人,哪怕他真的是孝子,越會被人辜負,沒有任何的好果子吃。越是心腸狠辣的人,越是可以賺到錢,實現人生的理想。

老實人都有一種「希望別人施捨」的心理,認為自己的善良,可以感動別人。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人是不是小說看多了,才有這樣幼稚的想法?

真正有江湖經驗的人,都不會幻想別人的施捨,只會盡量爭取自己的利益。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並不存在施捨,一切都需要自己打拚賺取。

要想當老闆,就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就會被下屬反客為主;要想做生意,就不能心慈手軟,否則就無法割韭菜,而成為了別人的韭菜。

賺取工資,都需要跟同事爾虞我詐。而要想財富自由,甚至家產豐厚,不就需要更多的謀略,以及更狠辣的手段了嗎?

文/舒山有鹿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銀川女子推著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 天天要聞

銀川女子推著10個月大的孩子失聯?警方:大人小孩都好好的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寧夏銀川永寧縣38歲女子推著10個月大孩子失聯」,上述尋人啟事引髮網友關注。6月28日,當地警方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人家和孩子都好好的。」網傳視頻顯示,在一小區大門前,一名女子正推著一輛嬰兒車前行,車內坐著一個頭戴帽子的孩子。視頻配文稱:「尋人啟事,王某某,38歲,於2024年6月26日早上9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 天天要聞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24歲的啟功就將梁詩正行書學到骨髓級了!

提到梁詩正,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他不僅清朝的「國手」,而且也在整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佩服,而啟功先生作為後來人,對梁詩正有著極其的偏愛,年輕時期的啟功先生,就將梁詩正作為學習的榜樣,24歲時,學習梁詩正,就已經達到了骨髓級別了,諸如下面的作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不是吹!毛主席的這幅書信字跡我100%都認識,堪稱視覺盛宴!

一想到毛主席的書法,那種翻江倒海,大氣磅礴的境界感,就會在腦海中浮現,這也是我們對「毛體」書法的認識,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一封書信,或者是一幅書法作品,能夠認出5%的字,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封信上的字跡,我卻100%都認識,不過這封信上的字跡,堪稱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