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2024年06月26日05:00:17 育兒 7587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 天天要聞

01

所謂「雷劈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生活只欺窮苦者,佛門只渡有錢人。」

越是真孝子,越會吃大虧,越是心狠手辣的人,越能發家致富。麻繩最為薄弱的地方都會斷裂,厄運只會找上那些苦命的人。

生活欺軟怕硬,專門針對那些底層的窮人。而佛門,看似濟世渡人,實際上只喜歡有錢人,試想,沒有香火錢,佛會保佑誰?

可見,現實是殘酷的,人性是複雜的。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好人容易吃虧,而奸惡之人能夠獲益呢?

首先,在謀略方面,好人鬥不過奸惡小人;其次,在心性方面,好人偏懦弱,奸惡小人偏毒辣。這就導致,好人會一退再退,而小人會得寸進尺。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 天天要聞

02

老實人的軟弱,會激發小人的人性之惡。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觀點:「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人性,都是敬畏威壓,而不懂得心懷德行。你越是手段強硬,他越是敬畏你。反之,你越是手段懷柔,他越是看不起你,甚至蹬鼻子上臉。

君子的本性,偏向於光明正大,知恩圖報。所以,只要你對君子講德行,君子就會將你當成同類人,而選擇尊重你。

小人的本性,偏向於欺善怕惡,欺軟怕硬。所以,只要你對小人講德行,小人就會認為你軟弱可欺,是個冤大頭,那他們就會趁機傷害你。

老實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得改變相處策略,對待君子是一個姿態,對待小人也是同一個姿態。如此,就會被小人輕鬆拿捏。

小人覺得,你就是一隻軟綿羊,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那他們怎麼可能放過你呢?哪怕這個小人放過你,其他的小人也不會放過你。人性之惡,是無法克服的。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 天天要聞

03

老實人助紂為虐,會讓小人更猖狂。

有一個故事。古時候,某鎮上有兩家米店,老陳的米店賣的都是好米,可價格偏高。而老李的米店賣的都是摻沙子的劣質米,可價值偏低。

一開始,鄰里鄉親都認為,還是老陳家的米質量高,也比較好吃。

過了一段時間,有人跳出來說,吃米不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嗎?老陳家的米那麼貴,誰知道他賺了多少錢?你看老李家的米,既能填飽肚子,也特別便宜,老李才是好人!

聽了這人的話,鄰里鄉親都認為老陳是為富不仁的奸商,而老李才是大善人。慢慢地,堅持高質量、高要求的老陳,就賺不到錢了。

為了生存,老陳只能學老李,也在米裡邊摻沙子,然後將價格降下來。就是這種行為,竟然得到了鄰里鄉親的一致好評。

隨著這種風氣普及開來,當地的米店為了生存,就有樣學樣,導致鄰里鄉親吃的都是劣質米,因吃劣質米患病的人,也多起來了。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 天天要聞

04

堅持高質量的老陳,竟然輸給了摻假的老李,這究竟是誰導致的?

毫無疑問,就是老實人助紂為虐導致的。老陳堅持高質量,但價格偏高,鄰里鄉親就認為,這是奸商,是為富不仁的壞人。

反之,老李一直摻假,但價格偏低,鄰里鄉親就認為,他價格低,那他就是好人。這,不就是所謂的「糊塗」嗎?

在資本市場中,有一個說法「劣幣驅逐良幣」。壞的東西成本低,容易普及,而好的東西成本高,不好普及,所以壞的東西,就會驅逐好的東西,以此來佔領市場。

老實人只看表面,而不看內涵,所以這些糊塗的老實人,就會支持成本低的事物,而不會支持成本高的事物。

但他們不知道,一旦劣幣驅逐了良幣,好貨沒有生存的空間,那劣質貨就會佔領市場。最後吃虧的,依舊是這些糊裡糊塗的老實人。

奸商,是誰慣出來的?是糊塗的消費者慣出來的。為非作歹的壞人,是誰慣出來的?是不明是非的老實人慣出來的。

殘酷的人性現實:小人猖狂,都是被老實人慣出來的 - 天天要聞

05

如果看不懂,再來舉一個例子。

明朝末年,後金軍隊侵襲遼東,薊遼督師袁崇煥奉命攔截。那時候,也就只有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可以跟後金對抗了。

可由於各地防線太弱,後金大軍出其不意,兵臨京師城下。袁崇煥千里奔襲保衛京師。崇禎皇帝很生氣,就將保衛京師的袁崇煥凌遲(將肉一片又一片割下來)了。

在菜市場被凌遲的袁崇煥,被無數圍觀的普通人大罵,甚至這些普通人還出錢買袁崇煥的肉來吃。可憐袁崇煥,一片忠心,換來了被無數人「生啖其肉」的下場。

自此之後,北邊防線崩潰,無人可以阻擋後金大軍的進攻。直至清修《明史》時,才認定袁崇煥死於皇太極所設的反間計。

袁崇煥保護了他們,他們卻吃了袁崇煥的肉,他們有良心嗎?

吃了袁崇煥,就不會有人再當袁崇煥,只會當吳三桂。而這一切,都是這些糊塗的老實人造成的。

文/舒山有鹿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