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2024年04月21日15:32:09 育兒 7089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之前認識一位吃素食的姐姐。

她分享過,開始吃素後,發覺自己的腸胃變得嬌氣了,來路不明的油炒的菜,吃到嘴裡,立馬就能嘗出來舌面有很油膩的不適感。

聽到這,李麻花在一旁附和。

是的,沒錯,這跟我們喝茶遇到爛茶一樣,不好的茶第一口嘗到嘴裡,立馬就想吐掉,咽不下去。

姐姐表示認同,稱,習慣了好的東西,再去「向下尋找」,真心沒法適應。

或許,這正是傳說中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那次閑聊到最後,姐姐說,開始素食後,她的喝茶習慣也發生改變。

最早,作為浙南人,她喜歡喝龍井與碧螺春。

偏好那股清幽的鮮香茶味,清晨起來喝上一杯,浸在茶香里,能舒心地開啟一整天的工作。

後來漸漸發現,喝不發酵的綠茶,胃覺得不舒服。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聽了朋友介紹,改喝紅茶。

但,喝著喝著,紅茶味道好像太重了。

看當下流行喝白茶,於是也隨大流喝了起來。

她的白茶啟蒙茶,是某牌的壽眉餅,年份是真的,但還是覺得,滋味太濃不適合自己。

後來改喝白毫銀針,一喝,便深愛上那股淳和湯感。

聽完這位素食姐姐的喝茶變遷史,村姑陳頗有感觸。

素食與否,是個人選擇。

但在解決基礎溫飽後,在有能力,有條件的前提下,多吃點更安心的食物。

注重天然,注重養分搭配,注重健康。

這種積極的生活觀,本就值得提倡。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2》

那位姐姐的喝茶日記,還有後續。

大約從前年開始,那位姐姐細細地對比過,市面上不同的白毫銀針。

從高山銀針,喝到拋荒銀針。

從荒野銀針,再喝到有機銀針。

然後,就被有機茶的純凈茶味迷住了。

喝過一回有機銀針後,她開始橫向對比,慢慢接觸。

有機牡丹王,有機清明白牡丹、有機秋牡丹……

越喝,越沉浸其中。

以至於,徹底冷落了早幾年剛入圈時,收下的一些白茶餅。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見狀,身邊也有朋友不理解。

「普通白茶也能喝,為什麼要喝有機的?」

這番發問,因為彼此相熟,還算語氣和善。

村姑陳在網上,聽過更加不客氣的質疑聲。

隔著網線,掛著匿名稱呼,網路上的發言會更尖銳許多。

「有機茶賣得這麼貴,完全就是智商稅!」

那位偏好素食的姐姐,對身旁人的不理解,倒沒有過多解釋。

「習慣而已,喝著更順口」。

然,關於為什麼要喝有機茶?喝有機茶有哪些意義?

若是換成用「我有一個夢想」的語氣去闡述,能羅列出許多理由。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3》

「培養味蕾審美。」

喝過了好茶,再也不願去喝劣質茶。

這番說法雖然決絕,但不無道理。

有老茶友跟我們分享過,他跟著我們喝了這麼多年茶之後,最怕外出時,遇上別人請客喝茶。

因為,萬一請客做東的朋友,亮出一泡碎銀子、小青柑、陳皮白茶之類,老茶客普遍接受不能的茶葉。

並且還熱情地邀你喝茶,將茶水遞到你面前。

在對方頻頻「勸茶」之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這種兩難處境,別提有多尷尬。

現代生活里,基礎生存物資,人人都不缺。

像普通大米飯,人人都能吃得飽。

從吃得飽過渡到吃得好,要花一些巧思。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諸如,挑選大米品牌,了解不同品種大米的口感,追求核心產地等。

逐項品質細分,自然漸漸精緻起來。

喝茶也是如此,以現在的茶葉產能,可謂人人都不缺茶喝。

曾經從新聞上看到這樣的數據統計。

2023年1-10月,我國茶葉出口30.18萬噸,金額14.55億美元,均價4.82美元每千克。

換成人民幣,每斤價格還不到18塊。

而進口茶葉是3.28萬噸,金額1.17億美元,均價3.57美元每千克,換算過來就更便宜了。

(上述數據,來源自海關統計,僅做參考。)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然而在茶圈,在村姑陳接觸到的茶客圈裡,幾乎沒有人在喝這種斤價十幾塊的茶。

可見,喝茶這件事絕不是簡單能喝就行,「喝得好」同樣關鍵。

從吃飯,聊到喝茶。

站在需求立場看,吃飽飯是生活剛需,是生存必需品,但喝茶不是。

喝茶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為了享受。

既如此,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內,寧願喝少一點,也要喝好一點。

寧咬鮮桃一口,不要爛杏一筐。

追求一杯更乾淨、更純粹、更有質感的好茶,村姑陳與諸君的共勉。

喝茶,決不要輕易向下兼容!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4》

「給自己多一點喝茶自由。」

朋友圈裡,總能看到各種「炫茶」。

「客戶給我們送了兩餅白茶,是2011年的海外迴流餅,包裝上還有溯源編碼,一餅一個,拆包裝時非常有儀式感。」

「我喝過最老年份的白茶,都快存滿30年了,還是在茶山上淘茶時,從茶農家裡喝到的少量存貨,別人是專門留下來供自家喝的,對外還不賣呢。」

「我這餅老茶很特別,聞著有梅子香,泡開有梅子韻……」

然而,這種唯年份老、唯包裝復古華麗、唯概念稀奇的喝茶觀,不值得倡導。

魚龍混雜,玄之又玄的喝茶圈子裡,說句實話,裡面沒一款是好茶。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自由自在地喝好茶,不是粗淺片面理解成,想買多貴就買多貴,想喝多老就喝多老。

而是某天,當你想喝一泡綠色有機,管理科學,產區絕佳,工藝精湛的好茶時。

有人願意埋頭做,而你便有了選擇。

不然,一旦陷入劣幣逐良幣的糟糕局面,人人都在追求稀奇古怪茶,高齡古董茶,奔著「抓人眼球」的目的去做茶,而不是老實琢磨品質。

彼時,何談喝茶自由?

新手茶客在選有機白茶時,還存在很友好的一點。

即,哪怕自己再不懂,認準有資質認證的相關證書就行。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有機茶葉,憑證上崗,不容隨便冒名替代。

並且,得到有機認證的茶園,還要年檢。

有機證的時效,僅有一年。

如果證過期了,茶葉就不能當成有機進行售賣。

如此嚴格的管理規定,能最大程度確保有機證的含金量。

即便你在喝茶時,暫時喝不懂有機茶的香氣純凈、茶味純粹、回味潔爽。

這也無妨。

因為隨著後期喝茶閱歷提升,待回過頭看,自然會有喝懂的一刻。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5》

寫下這個題目時,專門進行了AI對話。

問AI,喝有機茶有什麼意義?

AI的視角,站得更遠,回答主旨提到了兩點。

一是環保。

一是可持續。

之前寫過隨著白茶市場發展,近些年有不少荒野茶,在人工干預下,是肉眼可見的越來越不荒,越來越不野。

相襯下,有機白茶的概念在興起。

賣得貴、不好喝、智商稅,這些盯在有機白茶上的標籤,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有落,便有起。

有興,就有衰。

在感慨荒野茶野性下來時,又欣慰的發現,有機茶正在興起。

有機管理種植出來的白茶,香氣滋味更清雅純粹。

喝的時候,一旁放一款普通白茶做對比。

一比,便知高低。

那股艷壓群芳的實力,是最好的詮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 天天要聞

黃山3天撿了18個孩子

極目新聞記者 劉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到黃山旅遊,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長走散。景區工作人員介紹,5月1日至3日下午4時,黃山景區一共幫著父母們找到18個孩子。5月3日下午3時許,在黃山觀石亭附近,一位來自南京的媽媽向景區工作人員求助,稱十歲的兒子走散了。工作人員找這位媽媽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後發在工作群中。最...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 天天要聞

10萬+播放的視頻告訴你:最愛我們的人,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本文1739字,閱讀約需4分鐘。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完後,臉上雖掛著笑,眼睛卻濕潤了。「喂,媽,生活費不夠了,再給我轉1000塊錢唄。」「你誰啊?」「媽,我聲音你都聽不出來了。我是你閨女肉肉。」「現在詐騙電話太多了。」「我手機號碼你認不出來嗎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 天天要聞

大同一商場五一假期邀家長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塊可免費帶走

極目新聞記者 王鵬五一假期期間,有網友發視頻在山西大同一商場體驗挖煤活動,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頭戴安全帽,手拿鎚子和鏟子,化身小礦工不停敲擊著煤炭。小朋友化身「礦工」敲煤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大同一商場「挖煤」活動5月3日,記者採訪了該活動的負責人馬女士。馬女士稱,活動時間是從5月1日到5日,顧客可...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天天要聞

2歲半小孩童的養胃早餐,長高長個,又是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哈咯,姐妹們,你們好呀?平時你家的寶寶愛不愛吃飯?我悄悄告訴你們哈,我家二寶真的在這方面讓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飯飯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碟!他從來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場,也頂多拿個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 天天要聞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轉變,發現黃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點睡覺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鵬飛又去安排了吃飯,這一天便是過的更有意義了,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鐘了。四個小傢伙在車裡的時候就已經睡著了,黃玲她們到家已經快11點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裡,簡單洗漱一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 天天要聞

孩子的缺點,就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每當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父母總是又擔心又焦慮,其實每一個「缺點」背後,都有一個潛力和優點! 1️⃣對於不聽話有主見的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 在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