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年,流行在網上相親。
來自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男女,在互聯網上介紹自己的條件,並開出對另一半的要求。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位年薪稅後170萬的某大廠程序員。
他的自我介紹大致是:「85後,北京戶口,本科讀的是雙非211,研究生讀的是北大,有房有車,身高體重過關,父母都在體制內……」
而對女方的要求是,最好來自包郵區。
並且,要外表可人,身材在線,溫柔賢惠,知書達理,會打扮,懂得人情世故,月入不低於1w,最好是獨女,沒有負債,有房有車更好。
將來願意生2個孩子,丈夫主外,妻子主內。
當時看完後,李麻花的反應是:
「這個男人,怎麼不上天啊?」

總結一句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雖然舉目一望,祖國大地,能滿足其中某些要求的,的確不少。
有些女性的心愿,不就是等著嫁人後迅速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嗎?
然而,既要又要,就是他的不對了。
一般情況下,高學歷的,有顏有身材還能憑自己本事月入1w的,都不太可能是一名傳統女性。
新時代的獨生女,隨時都在想著,我要爭口氣,為了不變成那種傳統婦女,要考第一名,要讀好大學,將來要去國外看看……
至於某些異想天開的大齡男青年,誰理你啊?

《2》
想想,很多時候,買茶就和挑對象一樣。
要把各種條件擺在明面上,再選擇適合自己的。
比如,李麻花就曾經列舉過,她未來另一半必須擁有的10個條件。
第一,有責任心,有擔當。
第二,五官端正,身材高大。
第三,會做飯,會做家務。
第四,對待感情忠誠專一,有獨立思想。
第五,不抽煙不
第六,孝順長輩,有正確的三觀。
…………

現在終於知道,李大小姐為什麼嫁不出去了,眼光這麼高,世上有幾人能入得了她眼呢?
【畫外音】李麻花:這難道不是正常人都有的嗎?
言歸正傳,在買茶葉時,挑剔的茶客們,往往也會有不同的要求。
先前遇到過一位客人,指責村姑陳的肉桂不好,品質太差。
而據對方給出的判斷理由,不是因為香氣,也不是因為滋味,更不是因為不耐泡。
僅僅是因為,我們用的是牛皮紙泡袋,而非目前流行的長泡袋、高檔禮盒。
於是,就被定義成了「劣質茶」。
這樁糊塗的冤案,簡直要鬧六月飛雪了。

x還有一次,有位大哥買了一份牛欄坑肉桂回去。
結果隔天就說,我喝過了,我覺得這是假的,冒牌牛肉,快給我退款!
最初村姑陳以為是出現了誤會,可能是茶友被市場上的其他「假牛肉」洗腦了,也可能是沖泡手法不當,還有可能是單純不喜歡牛肉的風格。
可是對方憋了半天,也沒給出個合理的理由。
只用了三個字來概括,我覺得。
最後,還提出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你怎麼證明你的這泡茶是牛欄坑的?」
一時語塞,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就像有人問你,你如何證明你是你母親的孩子?你如何證明你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人類能驗DNA,可茶葉呢?
之後,我把這句話原封不動,轉發給武夷山胡歌。
當時他很無奈,沒想到終有一日,會陷入自證清白的怪圈裡。

《3》
村姑陳又四處詢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買茶更看重什麼條件。
首先問的,是W小姐。
「當然是品牌了,買茶就和買包一樣,品牌才是王道。」
她一本正經地回答。
誠然,對於剛開始喝茶的新手,買品牌茶是一種保障。
因為品牌有知名度,同時也有美譽度,更容易令人信服。
雖然價格貴一點,但在大部分新手眼裡,值得信賴。
不過,這幾年來,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品牌,如春筍般冒出來。
有些是只專註一種茶,而有些是雨露均沾,各種茶類都賣一些。
至於品質如何,見仁見智。

所以,這幾年的後台里,經常會收到茶友的提問:
「村姑陳,xx品牌的茶怎麼樣?值得買嗎?值得存嗎?」
諸如此類。
老實說,這種問題很難回答,回答了容易侵權,還有損同行形象。
以後類似的問題,還是別來問了。
信別人,不如信自己,如果願意相信,不妨買一些回來試喝一下。
新手學習喝茶,不管是哪種茶類,都要靠多喝、多見識,才能增長經驗。
不然的話,紙上談兵,終究是很難學會識茶、辨茶的精髓。

《4》
其次問的,是C先生。
他是一位上班族,經常趴在電腦前,喝茶主要是為了提神,還有解渴。
從近一兩年開始喝,以綠茶、白茶、茉莉花茶這類居多。
按照他所說,買茶更看重價格。
「我一個月工資就8000塊錢,排除掉日常的吃穿用度,基本上每個月只能留500塊錢來喝茶。」
有些看官或許會吃驚,500塊錢能買到什麼好茶?
當然可以了。
舉個例子,2023年的一級白牡丹鵲橋仙,斤價不到900元。
假設按照一天喝一泡(5克)的頻率來計算,一斤(500克)鵲橋仙,能足足喝3個月。
平攤下來,一個月才300元。

既能喝到高山的白牡丹,性價比又很高,是絕大多數茶客都能接受的價位。
再加上,C先生平時喝茶的場地,是在辦公室里,用玻璃杯泡著喝。
如此一來,就更省茶了。
一次只要抓一小撮,差不多1-2克,就能泡出一杯鮮香四溢的茶湯。
故而,很多時候,他都是買罐裝的白茶回去,一兩百塊錢。
放在辦公桌旁邊,差不多1個月喝完了,再買。
既能節省喝茶的成本,又能喝到不同品類的茶葉,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也要提醒大家,重價格,不等於貪便宜。
有一些售價極低,低於市場正常價格的茶葉,不建議買,因為品質太差。
寧可少喝,也要喝好的。

《5》
最後,又問了L大哥。
這是一位原來喜歡喝普洱茶,這兩年被白茶吸引過來的茶友。
白茶和普洱茶,都是能長期保存,有收藏價值的茶類。
因此,L大哥自稱自己買茶,看重年份。
或許是習慣,他不能接受新茶。
即使他知道,白茶和普洱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新白茶也很好喝,鮮香醇爽,原汁原味。

不過,以自己喝茶多年的口味來說,他還是更喜歡喝老白茶。
每次有老白茶拿出來做活動,他都會囤一些。
喝茶,自然是可以追年份茶的。
只不過,有太多的人,因為沒有分辨能力,又盲目追老,導致自己踩坑上當。
在貪心的驅使下,買到做舊茶。
當然,如果自己心裡樂意,喝什麼茶,都無所謂的。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