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2023年10月31日08:03:13 育兒 5996

我們知道,《紅樓夢》在早期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讀者之間傳播。傳播的過程中,會因為多種因素而發生變形走樣的現象。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比如,有的是批書人或者整理者出於某種特殊的考慮而改動文本,比如第22回中,寶釵過生日時「鳳姐點戲」的幾句話,王佩璋、梅節等學者依據庚辰本上「鳳姐點戲,脂硯執筆」的批語而認為其是脂硯齋執筆增補的文字,並非曹雪芹原筆。這裡因為有批語的提示,所以相對好識別出來,而問題是脂硯齋是不是就只增補了這一處文字呢?這就得打個問號了。

此外,還存在因為書中有破損或者脫文而引起後人增補的,存在抄手誤以為有脫文而進行增補的,存在抄寫不慎造成訛誤或者誤把批語當作正文的,等等。

在現存的各個鈔本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些問題,而且在版本的源流上,越是處於下游的本子,這類問題總的來說就越多見。這就給《紅樓夢》文本的研究帶來很大的挑戰,考驗著我們讀者讀書時的細緻程度和文學審美的功力。

下面以第三十五回中一處疑似有嚴重問題的文字為例,來具體地研討一下。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先來看第三十五回中的這處文字:

這裡林黛玉還自立於花陰之下,遠遠的卻向怡紅院內望著,只見李宮裁、迎春、探春、惜春並各項人等都向怡紅院內去過之後,一起一起的散盡了,只不見鳳姐兒來,心裡自己盤算道:「如何他不來瞧寶玉?便是有事纏住了,他必定也是要來打個花胡哨,討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兒才是。今兒這早晚不來,必有原故。」

一面猜疑,一面抬頭再看時,只見花花簇簇一群人又向怡紅院內來了。定睛看時,只見賈母搭著鳳姐兒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著周姨娘並丫鬟、媳婦等人,都進院去了。黛玉看了不覺點頭,想起有父母的人的好處來,早又淚珠滿面。少頃,只見寶釵、薛姨媽等也進入去了。(463頁)

其中,「定睛看時,只見賈母搭著鳳姐兒的手,後頭邢夫人、王夫人跟著周姨娘並丫鬟、媳婦等人,都進院去了」這處文字中的「邢夫人」應是多餘的文字。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有了「邢夫人」,對整迴文字來說,是個巨大的破壞。綜合後文內容判斷,陪同賈母去怡紅院的人群中,不應該有邢夫人。

首先,從賈母、鳳姐等人在怡紅院的言行來看,沒有邢夫人的存在。我們來看書中的一處文字:

(鳳姐)說著,接了過來,遞與個婦人:「吩咐廚房裡立刻拿幾隻雞,另外添了東西,做出十來碗來。」王夫人道:「要這些做什麼?」鳳姐兒笑道:「有個原故:這一宗東西家常不大作,今兒寶兄弟提起來了,單做給他吃,老太太、姑媽、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勢兒弄些大家吃,托賴著連我也上個俊兒。」

請留意鳳姐說的「今兒寶兄弟提起來了,單做給他吃,老太太、姑媽、太太都不吃」這句話中「太太」一語。這裡的「太太」,自然是指王夫人。如果邢夫人也在場,那麼措辭就不能是「太太」,而應是「太太們」。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其次,從眾人在王夫人處喝茶、吃飯的情況看,也完全沒有邢夫人的位置。先看眾人喝茶的相關文字:

賈母扶著鳳姐兒進來,與薛姨媽分賓主坐了。薛寶釵、史湘雲坐在下面。王夫人親捧了茶奉與賈母,李宮裁奉與薛姨媽。賈母向王夫人道:「讓他們小妯娌服侍,你在那裡坐了,好說話兒。」王夫人方向一張小杌子上坐下。

再看眾人吃飯的相關文字:

王夫人便命「請姑娘們去」。請了半天,只有探春、惜春兩個來了。迎春身上不奈煩,不吃飯。林黛玉自不消說,平素十頓飯只好吃五頓,眾人也不著意了。少頃,飯至,眾人調放了桌子。

鳳姐兒用手巾裹著一把牙箸站在地下,笑道:「老祖宗和姑媽不用讓,還聽我說就是了。」賈母笑向薛姨媽道:「我們就是這樣。」薛姨媽笑著應了。於是鳳姐放了四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的。王夫人、李宮裁等都站在地下看著放菜。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可見,吃飯的人是賈母、薛姨媽、薛寶釵和史湘雲四人,沒有邢夫人。地下伺候的人是「王夫人、李宮裁等」,其中應該也有邢夫人。

客觀說,這種場合下,邢夫人也不適合在場。若她在場,會極大地增加書寫麻煩:她與薛姨媽一起吃飯,也不是;她跟王夫人一起伺候薛姨媽,也不是。此時此地,可謂是個典型的尷尬人。

從小說的書寫常規看,每一個情節都要預設好情節中需要出現的人物以及人物角色的分工,一般不會出現無意義的閑雜人等,這個跟舞台劇的要求是一樣的。這也是寫好小說的基本功。

需要說明的是,引文中「於是鳳姐放了四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的」這處文字,與前文也存在著明顯的自相矛盾。前文分明說「探春和惜春」二人也來了,只有迎春和黛玉沒來吃飯。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故而,此處文字應該修改為:「於是鳳姐放了六雙:上面兩雙是賈母、薛姨媽,兩邊依次是薛寶釵、史湘雲、探春、惜春的。」《紅樓夢》中時不時可見到這樣的矛盾文字,在校勘的時候需要足夠的細心,才能發現得了;而發現後,更應該果斷地糾正過來。

最後,從全回的敘事結構的布局看,陪同賈母去怡紅院的人群中更不應該有邢夫人。來看此回結尾處的一段文字:

這裡寶玉正看著打絡子,忽見邢夫人那邊遣了兩個丫鬟送了兩樣果子來與他吃,問他:「可走得了?若走得動,叫哥兒明兒過去散散心,太太著實記掛著呢。」寶玉忙道:「若走得了,必定請太太的安去。疼的比先好些,請太太放心罷。」一面叫他兩個坐下。

此回結尾處,邢夫人特意派人送來點心並問寶玉「可走得否」,方是邢夫人的正傳。正是因為陪同賈母一起來怡紅院的人中沒有邢夫人,所以才有單獨補寫邢夫人一筆的必要。本文之所以說此處失誤是一處嚴重的失誤,正是因為多了一個「邢夫人」,便破壞了作者為整迴文字所精心設計的敘事結構。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自此,該來看寶玉的人基本都來齊了:一大早先是李紈、迎春、探春和惜春並各項人等;其次是賈母、王夫人、王熙鳳、周姨娘、薛姨媽和薛寶釵;再次是邢夫人;最後是黛玉。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其中,趙姨娘沒有來,書中明確說了她是裝病不來。

另外,就是書中沒有具體提及史湘雲是否看過寶玉,這或許也是個敘事失誤。

史湘雲此時尚沒有住在大觀園中,而是住在賈母處,故而,若是在跟隨賈母的人群中,將「邢夫人、王夫人」修改為「王夫人、史湘雲」,然後中途再找個理由讓史湘雲先離場,比如說,將後文中的「大家(指賈母、薛姨媽等人)說著,往前邁步正走,忽見史湘雲、平兒、香菱等在山石邊掐鳳仙花呢,見了他們走來,都迎上來了」這處文字,改寫為「大家說著,往前邁步正走,忽見史湘雲、平兒、香菱等在山石邊掐鳳仙花呢,見了他們走來,都迎上來了。

原來史湘雲看過寶玉後,因見人多插不上話,便先出來與平兒等人在外說話閑逛」,從敘事安排看,或許就更加完美了。

當然,這是題外話,只是我個人的一己之見,亦或有不妥之處。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邢夫人沒有親眼看見寶玉的傷勢,所以才有問「可走得了?若走得了,叫哥兒明兒過去散散心,太太著實記掛著呢」這樣不知傷情程度的話。若是剛剛過來親眼見過寶玉的傷勢,又問這樣的話,那就非常不合理了,也顯得非常多餘。

邢夫人本來就另院居住,在身份上也遠了一層,沒有陪同賈母一起來也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讓賈赦、邢夫人夫婦另院單獨居住的一大好處,能給敘事帶來極大的便利。多一個人物,給敘事帶來的難度往往是幾何級數的增大。

從版本情況看,現存的各個版本中,相對最可靠的甲戌本因為沒有此迴文字,其樣貌如何,不得而知;其它幾個版本此處文字大致相同,都有「邢夫人」字樣。

此處文字頗為蹊蹺,產生問題的原因不詳,不排除有作者以外的第三人畫蛇添足的可能性;抑或原本文字有脫文,如脫落了「王夫人」,或者脫落了「王」,被整理者隨手增補為「邢夫人、王夫人」。

不過,原因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從事文學批評的人,一定要有基於文本自身分析其文字優劣的能力,而不是迷信於版本。

石問之:《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的一處嚴重失誤 - 天天要聞

就算各個版本的文字都一樣,也同樣可能是錯誤的;就算明確無誤地出自作者本人的手稿,也照樣可能有錯誤,否則要編輯幹什麼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