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人際交往中,遇到君子也會碰到小人,應該如何對待?

2023年10月03日17:30:18 育兒 6864


曾仕強:人際交往中,遇到君子也會碰到小人,應該如何對待? - 天天要聞

我們都是世俗普通人,很難當成君子,又不願做小人,偽君子更被人唾棄。

現實生活中,君子很少,小人常見,偽君子藏得深。

這三者其實都離我們不遠,我們就像是在跟自己的人性拔河,你贏了或者輸了,就會成為其中的一個。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中,這種較量會經常出現,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

01
君子是長期目標

不要期望自己當聖人,因為太困難了。期盼自己成為君子,已經相當了不起。

成為君子,是自我管理的上限,把它當作長期努力的目標,不可能短期內實現。

孔子說,親身實踐君子之道,我還沒有做到。一個人認定自己已經是君子,就會停止而不再進步,結果百密一疏,錯誤難免。

最好承認成為君子是一輩子的事情,才能夠兢兢業業,時刻小心,避免有所閃失。

我們對人,不要期望人人都是君子,因為有陰有陽,有君子就要小人,才屬正常現象。

親近君子,彼此請教切磋,疏遠小人,不要撕破他的臉,讓他有機會思過改正。

中國人大多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介乎君子和小人之間的正在修治的人。

對事不對人,便是不要用君子或小人來論斷人。

比如說這人是君子那個是小人,未免太過自我膨脹,怎麼不想一想,我們憑什麼論斷別人?

說某人處置此事,有君子之風;某人處理彼事,難免小人之嫌,這種就事論事的態度,比較容易客觀而持平。

和中國人相處,完全看他的短處,就叫作「以小人之心」來觀察別人,自己反而成了小人。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只責怪別人。

把別人當君子來期待,再詳細觀察,看看是否相符,律己嚴而待人較為寬厚,自己也快樂一些。

02
盡量不要做小人

要成為君子,第一步應該下定決心,不要做小人。這種決心,並不容易堅定,常常產生動搖。

因為「大伙兒聚在一起聊天,不談正經事,說一些俏皮話,耍耍小聰明」,日子不是很容易過嗎?

為什麼要約束自己「以合理一切的行事根本,用禮節來實踐,用遜讓來表達,用信實來完成」呢?

人一旦無所畏懼,抱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就容易自甘墮落,在小人堆里混日子。

不做小人,首先要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

曾子說,我每天自我反省三件事:

為人謀事,盡不盡心?跟朋友交往,信不信實?所學到的道理有沒有付諸實行?這三件事可以帶我們走向君子之道。

其次注意三戒:年輕人戒色,壯年人戒斗,老年人戒貪。而所有年紀的人,都應該戒毒、戒賭。

然後注意做到十件事:

看要看得明白、聽要聽得清楚、臉色要表現得溫和,待人時要容貌謙恭、說話要忠實;

行事要恭敬、疑惑時要發問、憤怒時要顧及後果、見得財利時要先想想是不是合理,以及行動時要遵守公共秩序及維護公共安全。

這樣持久做下去,養成習慣便不覺得困難。這樣持續下去,至少不會成為小人。

03
先小人後君子

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在於期待別人做君子,而自己則樂得當小人。

這種貪圖便宜的心理,使得大家「防人之心不可無」,彼此猜忌,喜歡打聽試探,以致人心惶惶。

最好的辦法便是「先小人後君子」,把醜話說在前頭,以免事後一大堆惡毒的話。

《論語》重複指出「巧言令色,鮮矣仁」,是在告誡大家:

要特別提高警惕,當心那些「說討人喜歡的話,裝著討人喜歡臉色」的人;而把他們看成君子,結果吃虧上當。

先小人後君子,實際上是「先擺出真小人的姿態,把自己不得已要做的事,明白說出來」;

雙方互相了解之後,再以君子的行為來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合乎義理。

比如請人演講,先說好「本會是服務性的機構,非屬盈利性,所以鐘點費較低,請您諒解」,是真小人。

對方自己衡量,要不要接受邀請,也是真小人,雙方談妥,覺得願打願挨,就要全力以赴,使聽眾受益,才是君子行為。

如果抱著「給多少錢,說多少內容」的心態,那就是偽君子了。

先把壞處說出來,可以避免對方猜來猜去,反正最壞的情況不過如此,其餘的可以放心來談。

既定之後不可存心不良,不能私下反悔,不得偷工減料。先小人後君子,是對待中國人比較有效的方式。

先裝成君子的樣子,然後一步一步,露出小人的惡相,是最令人厭惡的行徑。

可惜很多人認識不清,借口礙於情面,先君子後小人,使自己陷於絕地。

04
善補過不斷修治

不是聖人,就不可能不犯過錯,小人有過失必定設法加以掩飾。

君子有過失,好比日食、月食那樣,大家都看得見,想掩飾也不可能。好在一旦改過,大家又對他仰望,恢復對他的信任。

中國人應該認清,有過失而不肯改正,才叫作過錯。

發現錯誤,馬上真心悔改,善於補救,就不算過錯,不應該再耿耿於懷。犯法又另當別論,當然應該繩之以法。

任何人都不必害怕犯錯,否則過分謹慎,可能導致一事無成。只要能夠不貳過,把過失當作寶貴的教訓,不再發生類似錯誤,便是君子所應為。

過失不但要看作教訓,而且要善於補救。對不起人家的,要設法補償;增加人家的困擾,要及時道歉並且馬上調整。

既然君子是長期努力的目標就需要不斷地修治自己,《禮記·大學》里講過這樣一段話: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可見修治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忽視的。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是事實,但人不必害怕錯誤,只要不存心、不貳過,有過失趕緊設法補救,就可以了。

在中國社會,隨時隨地有十隻手指著,也有十隻眼睛盯著,不必逃避,也用不著埋怨,把它當作對自己的考驗。

通過這些檢驗,自己的修養又高了一層。這樣不斷努力,不斷接受考驗,只要經得起,成功即在眼前。

不要罵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也不必白費心思。

想要改變這種觀念,我們最好面對這樣的事實,能夠跳脫出來,勇於嘗試應該做的事情,不用害怕犯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