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2023年09月15日06:39:21 育兒 3411

前段時間,莫言推出了最新戲劇作品《鱷魚》。

這本書發行當日,幾分鐘首印就宣告售罄,出版社連夜緊急加印,一時間洛陽紙貴。

與此同時,它也迅速登上了各大圖書暢銷榜單。

《鱷魚》里主要講述了貪官單無憚的故事。

單無憚本是前途無量的高管,卻因為貪污受賄,逃竄到了美國。

在那裡,他精心飼養了一條小鱷魚。

在他不間斷的投喂下,鱷魚越長越大,吃得也越來越多,最終也將他吞入腹中。

通過這部戲,莫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慾望與人性交織的世界。

正如他在書中所說,人的變質與墮落,根源於心中失控的慾望。

每個人心中的貪婪與慾念,都是一條會不斷成長的鱷魚。

你若放任它膨脹,遲早會被慾望吞噬,徹底淪為貪婪的野獸。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1

每個人心中

都藏著一條慾望的鱷魚

在書中,單無憚55歲生日時,生意人老黑送了他一條三十厘米長的小鱷魚。

這是一條奧里諾科鱷魚,極其昂貴,全世界僅有數千條。

它有個特性:

把它養在小柜子里,十年都長不大;但如果放進大魚缸,三年就能長成巨鱷。

而只要空間足夠大,它會一直長到六米長、一噸重。

人的慾望也像這條鱷魚,只要給它足夠的空間,它就會不斷生長。

主人公單無憚本人,出身貧寒農家,靠著勤奮和努力,被提拔為了幹部。

步入仕途後,經常有人帶著各種財物和禮品找他辦事。

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賄賂,他一概拒絕。

後來有人勸他說,收一點又有什麼關係,不會出事的。

於是他就收下一些小額財物。

而等他嘗到了甜頭,他內心的貪念也就隨之水漲船高,再也無法抑制。

為了滿足私慾,他公然進行權錢交易,涉及的金額也越來越大。

在成為市長後,他甚至利用權力,貪污了數千萬的工程款。

最終他被人告發,只能狼狽地逃到美國,徹底斷送了仕途,並且每天擔驚受怕,始終活在恐懼當中。

被慾望沖昏頭腦的他,最終打爛一手好牌,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鱷魚」,它可能是一件首飾、一套衣服,甚至一頓美食……

起初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慾望被勾起,你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最終任其擺布。

《神曲》里說:盲目的貪慾煽動著人們,到後來卻永遠使人們受著酷刑。

任由貪念蔓延,放縱慾求生長,前方等待你的,必將是無底的深淵。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2

離慾望越近的人

終將被慾望毀滅

在一次演講中,莫言曾講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年輕人,背著槍到沼澤地里打野鴨子。

起初,他是按照平時的量填充火藥,一槍剛好能打死一隻野鴨。

但是看著野鴨數量越來越多,自己打的卻這麼少,他內心非常不甘。

於是他就決定加大火藥的填充量。

果然,火藥添加後,獵槍的威力增大了,一次擊發可以打死了好幾隻野鴨。

年輕人非常興奮,為了打下更多的野鴨,他就不斷往槍里填充更多的火藥。

結果由於火藥裝載過量,引發了炸膛,年輕人被當場炸死。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如此,為了滿足一己之欲,不惜鋌而走險,得到了還想再要,拿到了就不願放手。

結果只能被慾望輕鬆拿捏,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明代文人劉基講過一個故事。

他居住在山上時,一天夜間有隻狸貓偷了他家一隻雞。

第二天僕人在狸貓鑽來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並用雞作誘餌,當晚就捉住了那隻狸貓。

狸貓的身子雖然被縛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緊緊地抓著雞。

僕人一邊打一邊奪,狸貓卻始終不肯把雞放下,最後竟被活活打死。

作家寇士奇說,人和慾望是相互鎖定的關係,慾念一起,就再也掙脫不開。

面對慾望的鱷魚,你處處放縱,步步退讓,它就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最終將你套牢。

生活中,多的是輕易屈從於慾望的人;

有了車子還想要別墅,為此不惜借錢貸款,結果債務越滾越多,無力償還;

有了財富還想要權力,於是出賣底線和良知,最後或鋃鐺入獄,或家破人亡。

所謂慾壑難填,想要的越多,越是會被拽入慾望的泥沼。

追逐太多,必將深受其累;不懂知足,註定招來禍端。

任憑慾念蔓延,只顧享一時之樂,最後毀掉的,卻是你自己。

莫言:永遠不要被《鱷魚》吞噬 - 天天要聞

3

跟慾望保持距離

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伊索寓言》里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生活中誘惑叢生,我們時常面臨內心的考驗與選擇。

不懂得節制和約束自己,很容易在貪婪中迷失方向,最終因小失大。

在慾望面前,越懂得剋制的人,最後收穫的反而越多。

莫言出身貧苦,但內心卻保持著一份清醒自持。

在他成名之後,曾有富豪宣布要無償贈與他一套北京的別墅,價值上千萬元。

還有很多企業家,極力邀請他擔任自家公司的品牌代言人。

並表示,只要他允諾,想要多少酬金,都由他自己來定。

面對唾手可得的財富、豪車、洋房,莫言全都乾脆地拒絕了。

他心裡知道,物慾過多,只會擾亂內心,妨礙自己的創作。

所以多年以來,他一直保持著簡單的物質生活,過著清心寡欲的日子。

央視有次去採訪他,發現他的碗里居然只是窩窩頭加稀飯。

記者驚詫不已,莫言女兒卻解釋說:

父母是經過很苦的日子過來的,現在依舊保存著樸素的傳統。

物質的簡單,使得他能夠專註於文學創作,構建著自己的文學王國。

從茅盾文學獎,再到諾貝爾文學獎,他一步步登上了當代文學界巔峰。

叔本華說,人是慾望和需求的化身,是無數欲求的凝結。

這世上,總有放不下的貪慾,總有求不完的外物。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慾望,哪怕拼盡全力,你也永遠只是個輸家。

想要戰勝慾望,唯一的途徑,就是控制它、駕馭它,最後遠離它。

放下那些求而不得的念頭,停止永無止境的追逐。

降低需求,懂得知足,當你和慾望保持距離,才能活出真正富足的人生。

莫言在《鱷魚》里說,人由慾望組成,但過多的慾望,卻是毀滅一切的魔鬼。

說到底,人不過就是充滿慾望並受慾望驅使的動物。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被慾望支配的時候,但當我們回頭看時會發現:

縱慾帶來的滿足與快樂,都是暫時的;但慾望滿足後的代價卻是慘痛的、永久的。

讀懂這本書,學會對慾望進行修剪,永遠保持一分簡單與清醒。

摒除了物慾的紛擾,遠離心中的鱷魚,你才能收穫身心的解脫,活得輕鬆自在。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 天天要聞

基層醫療機構開辦普惠托育園啦!全市首批兩家,均在昌平

5月6日北京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辦的普惠托育園和科學育兒指導驛站分別在昌平沙河、北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兩園共可提供超過100個普惠托位將以「醫育結合」為特色為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提供全面、科學、優質的健康管理和普惠托育服務沙河鎮愛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 天天要聞

家裡那點事兒(2025—125)以後節省點兒吧,又沒人養你了

星期四聲明:本文為半分雨今日頭條原創首 發,禁止抄襲搬運。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本故事是以第 一人稱來寫的,純屬虛構,請不要過度解讀一齊學書昨天給我發了一個信息,說是這兩天都回不來,要在醫院裡照顧他大哥。因為他大哥不是什麼大毛病,他嫂子就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