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下午,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成果通報新聞發布會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召開。9月7日,作為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分項活動,甘肅省文化旅遊產業招商引資大會在敦煌成功舉辦,現場簽約重點項目26個,資金突破106.61億元。
本屆敦煌文博會以「溝通世界: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為主題,聚焦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傳承弘揚敦煌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三個方面,舉辦了開幕式、敦煌論壇、文化展覽、文藝演出、招商推介等30項主體活動。
文博會期間,以敦煌論壇為統一名稱,舉辦了12場論壇會議,大家集思廣益、深入交流,為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了真知灼見。
展覽中,統籌策划了9大類15項具有代表性的專題展覽,布展面積近1.1萬平方米,展出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文物等領域的10萬件展品。展會期間,通過3場精彩的文藝演出,為各國嘉賓奉獻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特別是在舉辦的招商活動中,邀請119家企業、240多名知名企業家、金融家、旅行商參會,大會簽約重點項目26個,簽約金額106億元,涵蓋文旅康養、文旅綜合體、文旅科技、文化創意、文化演藝、景區提升等多個方面。省銀監局為文旅企業授信額度達200億元。同時,組織開展了文創產品和文旅裝備展銷活動,集中展示了3600多件甘肅特色文創精品及300餘件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文旅裝備產品,促進全省文創產品與文旅裝備研發加快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轉型升級。
文博會期間,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勾勒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麗前景。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效祖表示,敦煌文博會必將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藍圖中,秉承民心相通的重大歷史使命,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將為沿線各國之間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創造出更多的成果。
■精彩瞬間
「大道之簡」帶你「穿越時光」
如同記錄千年絲路風物的「存儲卡」,神秘的簡牘無聲地訴說著那些兵馬屯戍的「烽煙氣」以及尋常百姓事。7日記者來到了「大道之簡」簡牘中的絲綢之路展現場,與參加本屆文博會的嘉賓一同「穿越時光」,去回望、感受那兩千多年前的中華文明。
甘肅被譽為「漢簡的故鄉」,全省出土各類漢簡6萬多枚,佔全國出土漢簡總數的65%。出土簡牘主要包括敦煌漢簡、居延漢簡、肩水金關漢簡、懸泉置漢簡、武威漢簡等。
本次展覽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甘肅省文物局、甘肅省博物館承辦,甘肅簡牘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高台縣博物館協辦。展覽共分為絲路見證、漢塞雄關、邊塞生活、交流互鑒四個單元。現場共展出了300餘件珍貴的文物,其中包括4大類近20件國寶級文物,揭秘了2000多年前鮮為人知的醫藥、制度、郵驛、接待禮儀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甚至有當年宴請的具體菜單。
「特別是,通過這個展覽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漢簡和絲綢之路、甘肅和絲綢之路的密切關係,這是本次展覽的靈魂。」甘肅省博物館研究員、社會教育部主任盧冬告訴記者,「我們經過專業大規模的30多次考古挖掘,出土了令全國文物考古界驚嘆不已的漢簡,所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漢簡故鄉』。同時,展覽還清晰詮釋了當年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榮,特別符合本屆文博會的主題,因此也吸引了眾多嘉賓和觀眾到場觀展。」
「花見敦煌」禮敬大美敦煌
蘭州晚報訊 7日記者在本屆文博會現場看到,敦煌國際會展中心C館舉行的「花見敦煌」插花藝術展引起了眾人的圍觀。現場造型各異的插花藝術作品琳琅滿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觀賞拍照。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日結束。
敦煌,是盛開在世界文明史上不朽的藝術之花,是中華文明傳之久遠的精神之花。第六屆敦煌文博會「花見敦煌」藝術展,以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用花講述著敦煌故事,禮敬大美敦煌。該展由花見敦煌(甘肅)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蘭州國色天香插花藝術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
《陽關三疊》《絲路花雨》《春色已躍玉門關》等插花藝術作品巧奪天工、精美絕倫,20餘位花藝大師充分結合敦煌文化元素精心製作的60餘件插花藝術作品,反映了花藝大師們對敦煌文化的獨特解讀。
「花見敦煌」展覽共分千窟千佛、一沙一渧、敦煌壁畫插花文化陳列、亭亭華蓋、花開敦煌、花雨幔風、飛天花型、人間繁花等八個展區,總面積1300平方米。展館入口,設計為敦煌石窟的造型,用風滾草搭建而成,展現出敦煌的魅力。
「願每一個參展的人在一朵花里看見敦煌,看見華夏藝術生生不息的希望。」蘭州國色天香插花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君敏告訴記者,「為了這次展覽,一群愛敦煌、愛花人士籌備了10年之久,我們致力於用花藝弘揚敦煌文化,用花講述敦煌故事,用至美之花演繹敦煌至美之藝術。」
「讀者」專題展 為盛會增色添香
記者從本屆文博會現場了解到,由讀者出版集團主辦的「讀者」品牌專題展受到與會嘉賓的關注。該展圍繞「讀者」品牌與發展歷程,重點展示代表甘肅文化發展成就的精品出版、文化創意、文化服務及品牌開發等發展成果,為此次盛會增色添香。
「讀者」品牌專題展通過圖文、視頻、實物、裝置等豐富的形式,生動鮮活地展示了《讀者》雜誌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並全方位呈現了讀者出版集團在媒體融合、文化創意、文化旅遊、品牌開發等領域取得的「讀者+」創新融合發展成果,以及以「讀者方案」助力書香隴原建設方面的顯著成效。
本次展覽共分為「守正創新 精益求精」「精工細作 佳音頻傳」「精進篤行 深度融合」「傾注全力 書香社會」四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現場最為醒目便是《讀者》雜誌封面牆,牆上精選了252幅往期封面予以呈現。還集中展示了《讀者》4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間展櫃陳列了《讀者》自創刊以來編讀往來、作家寄語等手稿複印件。此外,還精心挑選了俞曉夫、陳黎青、陳延等諸多大家的20餘幅作品進行展出。
在「精工細作 佳音頻傳」展示單元中,講述了讀者出版集團如何充分發揮甘肅歷史文化資源豐厚的優勢,大力發展以簡牘學、藏學、西夏學、敦煌學、絲綢之路學為重點的特色出版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一切過往,皆為序章。」讀者文旅公司總經理段益軍告訴記者,「站在新起點上,讀者出版集團將繼續深挖品牌內涵。」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