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2023年08月12日21:45:11 育兒 1608

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這是「人民藝術家」常香玉一生的使命和責任!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開封名角。著名豫劇藝術家常香玉從藝70年,一生追求豫劇藝術極致的同時,還不忘對祖國誠摯的愛。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老人家沉思後說:「我愛我的故鄉,也忘不了苦難的童年。」

童年的苦難

1923年,河南鞏縣一個窮苦的農家裡,陳氏女嬰呱呱墜地。因為瘦弱乖巧,父親為她取名張妙玲。

當時,貧苦農家的女孩想要有條活路,大多做了別人家的童養媳。父親張茂堂怕女兒受苦挨打,便狠心送她去了戲班學藝。

在那個年代,戲子身份低微,張氏家族嫌她有辱門楣,將她們一家趕出了家族。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為了生計,張妙玲拜了戲班師傅為義父,並隨義父改姓常。因為老師常常扮演楚霸王,所以師傅為他取項羽諧音「香玉」為藝名。

從此以後,這世上就沒有了張妙玲,而是世人皆知的常香玉。

學藝時期,最多的是汗水和淚水。

初學小生,後專旦角,吃百家飯長大的常香玉,跟隨戲班從老家鞏縣來到了大城開封。

常香玉憑藉出色扮相和嘹亮的嗓音,逐漸登台嶄露頭角。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1937年,一部融合了豫西、豫東調的《西廂》記,讓她一夜爆紅。代表劇目《拷紅》,就是那時「常派」的經典之一。

西安的輝煌

在開封唱紅後,常香玉又輾轉來到六朝古都西安。這一待,就是十五年光陰。

西安可以說是常香玉的第二故鄉,不僅是她一生中最好的韶華,還遇到了人生的伴侶陳先章。

1944年,常香玉(21歲)與陳先章(27歲)郎才女貌,結成夫妻 。

在戰亂年代,二人節衣縮食成立「香玉」劇社,收養孤兒並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年輕演員。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常香玉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豫劇演員。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有一天,廣播里傳來一條消息,我軍陣地上一個滿編營的志願軍戰士,被美軍的8架飛機轟炸,結果全部犧牲了。

常香玉聽後心裡難過,輾轉反側一夜未睡。

第二天,常香玉對大家說:「我要為抗美援朝做一點實事,給志願軍戰士打氣壯膽,也為中國人出口氣。」

義演報國恩

1951年6月,國家發出《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常香玉帶領全社成員積極響應。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我要捐獻一架戰鬥機!」常香玉公開喊出了自己的決心。

有些人說,常香玉是吹牛,就連劇社裡的演員們也覺得不可能。

要知道,那時從蘇聯購買一架米格-15戰鬥機的價格需要人民幣(舊幣)15億元,這對於一個普通演員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

可是常香玉說做就做,她先是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又勸說丈夫拿出多年的積蓄。

用這筆錢,她帶著香玉劇社走遍了大江南北,巡迴義演178場,總計募捐15.2億多人民幣,最終實現了為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的壯舉。

9歲學戲,10歲登台,13歲成名,常香玉:為人民而演,為國家而唱 - 天天要聞

戲比天大、德藝雙馨,是常香玉一生的承諾。從藝70多年,常香玉演齣劇目多達100多部。

代表作《穆桂英挂帥》、《花木蘭》、《拷紅》、《紅燈記》,塑造了佘太君、穆桂英、花木蘭、紅娘、李雙雙等經典豫劇人物形象。

在常香玉的努力下,豫劇從一個地方戲,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性的大劇種。

2004年,81歲的常香玉病逝於河南。臨終前,她將畢生積蓄捐獻給家鄉的一所小學,後來這所小學改名為「香玉小學」。

木蘭已逝,清音伴人。謹以此文,追憶豫劇藝術家常香玉老師。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著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