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媽的人,有些畫面看不得

2023年05月18日20:25:08 育兒 1692


當爸媽的人,有些畫面看不得 - 天天要聞

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約飯。

說了會兒子話,就各自刷手機打發時間。

抬頭間,看見她在哭。

雖然不明情況,還是出言詢問,試圖安慰。

本以為是出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一問才知,她剛刷到了一個短視頻。

心裡難過,就莫名的掉了眼淚。

順勢把讓她落淚的視頻分享給了我。

好奇地點開,是一段時長一分多鐘的短視頻。

內容是一個媽媽親手拔掉了兩歲兒子的氧氣管。

孩子因為缺氧哇哇大哭。

站在一旁的醫生都沉默不語,沒有一個上前勸說。

大家都知道,這個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ICU治療了一年多。

近期又感染了肺炎,生命垂危。

醫生坦言,孩子的大腦已經萎縮成一團,再進行治療已經毫無意義。

孩子的身上插滿了管子,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就連治療的醫生都於心不忍,勸家屬放棄繼續治療。

可孩子的媽媽始終不願意接受現實。

她一遍遍的重申,孩子還有反應,就還有得救。

他是活著的,他會有呼吸。

醫生再次強調,現在的孩子只剩下一具軀殼。

依靠著他的本能在掙扎,且一直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

不管醫生怎麼勸說,孩子的媽媽始終不願面對。

只要有一絲一毫的希望,她都想要堅持。

可作為醫生,深知這樣的治療沒有希望,只會讓孩子繼續痛苦下去。

勸說無果的醫生,只能回到病房,拍了一張孩子的照片。

渾身插滿了管子的孩子在病床上掙扎著,看著都令人揪心。

當醫生把照片拿給孩子的父母看時,媽媽的心都碎了。

他們陷入了糾結和痛苦,商定接下來該怎麼辦。

孩子自出生起基本都在醫院裡度過。

最後的時日,究竟是在醫院裡繼續受苦,還是帶回家陪孩子最後一程。

考慮了良久,媽媽含淚選擇了放手。

她走進病房,親手摘掉了孩子的氧氣管。

那一刻,孩子渾身顫抖,發出虛弱的哭聲。

媽媽抱著孩子輕輕地拍打著,喚著孩子的名字。

但懷裡那個備受煎熬的孩子,卻再也沒辦法回應媽媽的呼喚了。

夫妻兩個人抱著沒有氣息了的孩子,緩緩地朝外走去。

一家人就此團聚了。

媽媽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又親自送他離開。

那個還未去看世界,一定不會怨恨他的媽媽。

即使來到這個世界的時間短暫且痛苦。

但他的媽媽,真的是為他拼盡全力。

看到這樣的一幕,我也有些動容。

朋友也有了孩子,她一定比我感觸更深。

她有些無奈地說:當了媽的人,真的看不得這些畫面。

是啊,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軟肋。

哪怕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會讓他們聯想到自己的孩子。

想起去年小區里發生的幼童墜樓事件。

一個三歲的小孩從27樓摔了下去。

她媽媽的哭聲,住在隔壁單元的我聽的一清二楚。

出去一探究竟的時候,看到圍觀的人群里有人在抹眼淚。

大約也是有了孩子的父母,由己及人為這件意外難過。

回去的時候,電梯里擠滿了人,大家都在議論這起意外。

幾個稍長的人都在嘆息,言語里儘是惋惜。

看著朋友惦記小孩匆忙離開的身影,我有些恍惚。

當了爸媽,生活就沒了自我。

只是一段煽情的視頻,也會讓人淚流滿目。

哪怕曾經鐵石心腸,也會變得內心柔軟。

孩子的苦痛,是對父母的凌遲。

願這世上的孩子都能平安長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