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對,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如果複印件有問題,那問題一定在原件身上。
原始環境(原生家庭和父母)決定孩子的大半性格,好的家庭通常以好的一面影響孩子,而不好的家庭通常以負面影響孩子,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與其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除非這個孩子從一出生就交給別人來養。
有人問,為什麼有的孩子心理不健康,而他們父母心理卻很健康,這個問題問得好,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父母及時地把不健康的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看看生活中的有些父母就知道了,他們在外面很柔和,而在家裡對待孩子簡直不敢想像,那種歇斯底里,原本身心健康的孩子都被他們吼成神經病了。
有的父母心理問題更加嚴重,但是不會影響到自己,只會影響到他人,他們把壞情緒發泄出來了,而且還是對家裡最弱的人(孩子)發泄,他們健康了,而孩子成為受氣包,委屈積壓越多,心理就出問題了!
以前,在我們那裡有一對夫妻就是這樣,他們在外面和別人說話特別柔和,別人都認為他們性格好,認為他們好相處,絲毫看不出他們有些心理問題。
但是他們一回家就翻江倒海了,他們的孩子才幾歲,不知道他們是不喜歡自己的孩子還是看不慣自己的孩子還是在外面受了委屈不敢發泄跑回家裡發泄,總是他們的孩子成為了他們的出氣筒,我是經常聽到他們用非常惡毒的言語辱罵自己孩子,那些話簡直不堪入耳,孩子不敢作聲,有時候被打還躲在屋後,大晚上的,他們也忍心!
而他們這樣的行為就導致了他們的孩子性格懦弱,鄰居們還感到奇怪,說他們那麼善談,而他們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膽小怕事。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父母對外慫逼,對內強勢,把窩裡橫展現得淋漓盡致,孩子在他們的「威逼」下能不懦弱嗎?若是孩子也像他們那麼強勢,跟他們對著好,他們是不是得氣死?孩子小沒有能力反抗,慢慢地就形成了懦弱的性格,長大後想改變都難。
有的家庭就是一個精神病院,父母的精神病總是在家庭里發作,而作為相對弱小的孩子承受了他們所有的壞情緒,委屈積壓於心,久而成疾,最後心理問題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