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幼兒園放學接孩子的時候,我總是看到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就開始喋喋不休地問這問那。
其實,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是件好事,但如果問不到點上,總是東拉西扯的問,不僅起不到積極的作用,還很可能會把孩子搞得一頭懵,或是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感覺。
比如有些家長會問「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老師布置什麼作業了?」、「中午睡覺了嗎?」、「下午吃點心了嗎?」等等。
這些話看似是家長關心孩子的話,但是在孩子聽來就會顯得比較「沒有重心」了,並且有些並不是孩子想要提及的話題,甚至一些問題會勾起孩子不好的回憶,讓孩子陷入沮喪的情緒之中。
幼兒園放學後,家長問2句話,會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比問100句廢話管用
①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啊?
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一般應該問一些比較積極的問題,不要問消極的問題。
比如問「你今天挨罵了嗎?」就是一件非常消極的事情,只會讓孩子產生沮喪的心情,會讓孩子產生不好的情緒,甚至會讓孩子的性格逐漸變得暴躁,內心充滿自卑。
所以,我們應該問「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這樣積極的問題,因為問題的答案永遠是對孩子產生積極效果的答案。
另外,詢問孩子開心的事情,孩子將會回顧一整天內自己的快樂經歷,而這種分享快樂的行為,不但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作用,還會讓孩子更加積極的與家長進行語言溝通、意願表達等行為,從而讓家長更好的去了解孩子當天的經歷、發展狀態、成長效果等。
我在孩子放學的時候就會問孩子這個問題,而孩子也非常期待我提問這個問題,因為這樣孩子就能夠重新的將今天在學校遇到的開心事與我分享,和我一同感受快樂的氛圍。
這種快樂的回憶不但會讓孩子多了更多的快樂、積極性和自信,還會讓孩子重溫之前發生的事情,並且從中掌握到更多的經驗與技能。看到孩子那種高興的樣子,我也頗感欣慰。
②你今天的新朋友是誰啊?
這個問題很少有家長會問,但是它的作用卻是很大的。我們從問題的答案中,不僅能夠知道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也就是孩子的新朋友是誰,還能夠從側面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行為、語言交際等方面是不是存在問題。
因為孩子在介紹自己是否交到新朋友的時候,將會將很多的交際細節表達出來,而這就是孩子情緒行為的展現。
如果孩子在交朋友的時候屢屢碰壁,那很可能是孩子的情緒行為出現了問題。
比如孩子不懂得分享快樂、不知道互幫互助、不禮貌、不誠實等,從而失去了很多交朋友的機會。如果孩子的情緒行為管理能力較高,那麼就不用愁孩子交不到朋友。
我家孩子是妥妥的社交小達人,不僅老師喜歡,同學也很喜歡跟他玩。上幼兒園第一天就交好多朋友,之後的幾天里,還有同學邀請他去他家玩,一副不願意分開的模樣,簡直把我笑壞了。
我家孩子之所以在社交方面不用我操心,上幼兒園從來沒讓我操心,我事後反思了原因,發現這是得益於我經常帶孩子看這套《寶寶情緒行為管理小畫書》,孩子從中加強了對自身情緒、行為的了解,以及掌握了對情緒、行為的管理方式。
比如之前我們家孩子總是記不住飯前要洗手這件事,但是在這套書中,有一冊是《小手洗乾淨》,我經常有意識的給孩子讀這類故事,漸漸就養成了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還有孩子之前不知道怎麼打招呼,與人的交際禮貌差了點,我就給孩子看了《好孩子懂禮貌》、《嘿你好》裡面的繪本,之後,就變得有禮貌起來。
還有孩子之前偶爾會說話不算話,但是看了《要說到做到》之後,孩子表示以後再也不會說話不算話了。
孩子之前有時候會亂髮脾氣,看了《不亂髮脾氣》之後,就懂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之前孩子玩玩具總是弄得一地都是,也不收拾,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後,每次孩子玩玩具都會主動收拾好,我省心了不少。
由於這套繪本里都是趣味的卡通插圖,而且內容都比較短,故事情節豐富,大圖大字,所以,孩子很喜歡閱讀。
像我如果發現孩子有什麼壞毛病時,我就會利用這裡面的繪本,幫助孩子改正,比起我給孩子講道理管用太多了,而且一點都不費媽。
這套書一共包含了40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對應了孩子的40種情緒、行為管理方式,讓孩子們能夠更快地理解與體驗,從而提高自身對於情緒行為的管理能力。
第一次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孩子就愛上了這套書,這套書的製作非常貼心,巴掌大小的繪本故事書,便於孩子自己翻閱,對養成獨立閱讀習慣也非常有幫助。
如果家長擔心自己沒時間陪孩子讀的時候,孩子一個人看不懂話,這套書還有全套音頻贈送,掃碼即可聽故事,讓孩子可以無障礙的進行閱讀。
我們家孩子目前在幼兒園的狀況是很好的,不僅每天都很快了,並且很受老師的關注,同時和同學們相處的也很融洽,不得不說這其中這套繪本真是功不可沒。如果你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一帆風順」,不妨帶孩子看看這套繪本,培養孩子的情緒行為管理能力。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