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從探索外界開始
《成為你》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幾位孩子在為人處世時展現出的最真實的一面。
小女孩安內肯,生活在蒙古地區,平時要四處遷移。
到新營地時大人都忙著搭帳篷,家人們都趕著在日落前搭起帳篷,大家各盡所能,就連小安內肯也不例外。
母親交給她一項艱巨的任務——裝雪,以便回來融化成水做飯。
由於乾淨的雪離營地較遠,感知到自己一人沒有辦法將雪取回,於是她想到了一個好法子,找自己的好朋友蒂斯門幫忙,這樣事情就輕鬆多了。
這也是四歲的她第一次尋求除家人以外的幫助,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與他人合作比獨自一人更容易做成事情,這是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都該學習的一點。
與安內肯差不多大的貝蒂,則在人際交往上產生了問題。
她和小夥伴在動物園玩時,扮演起了成年人角色,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來要求同伴,引起了他人的反感。
回到家後的貝蒂,用玩具模擬出了動物園時的情境。
通過回顧,她意識到自己對同伴說的話有點過分,令人聽著不舒服。
於是,她嘗試用玩具的方式,探尋自己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該怎麼處理。
此刻的貝蒂在理解他人,她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懂得反思自己,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第三位小女孩芙蕾雅,卻做出了驚人的舉動,贏得了小夥伴們的心。
在一堂戲劇課上,老師臨時有事出去了一會,同學們就開始玩鬧起來,把服裝配飾弄得滿地都是。
老師回來後,便挨個詢問,被問的孩子們都不敢承認。最後,老師說倘若沒人承認的話,中午就取消零食供應。
在大家都默默低下頭時,只有芙蕾雅舉起了小手,用幫同學解圍的方式,保住了零食。
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幫人解圍,能迅速積累人緣。
父母如何才能真正讀懂孩子?
回到最初的問題,父母如何才能真正讀懂孩子?
首先,父母要鼓勵孩子發現自己的天賦和興趣,並對此加以培養。
同時,要為孩子制定正確合適的規劃,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對他未來的方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讓孩子擁有開闊的視野,寬闊的胸襟。
通過與外界的交往,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學會同理心、了理解他人,並且能夠從人際交往中學習到愛與快樂。
最後,我們不要封閉孩子的門,一定要給孩子理解外界的機會。
每個人都是個體,即便孩子還小也同樣需要私人空間。讓他們得到尊重,勇敢地區探索這個世界,成為獨特的自己。
這部紀錄片里有趣的知識點還有很多,比如安撫物、性別意識、規則意識等等。
它還展示了各國小朋友的童年,讓人一飽眼福。比如:
3歲的婆羅洲巴瑤村的孩子,要克服對水的恐懼游泳去朋友家玩;尼泊爾寺廟裡5歲的孩子在念經,但卻常常念到睡著;蒙古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騎馬、射箭;日本孩子3歲就獨自出門買東西。
成長,是多種多樣的。父母們要多開拓自己的視野,用心去愛孩子尊重孩子,才會讓他們過得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