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2022年10月12日17:06:56 育兒 1549


你是這三類家長嗎?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這個重要階段里學問很大,家長們不能單純的關注,要深入學習,這樣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


如果你是下面三種類型的家長就可能「拖」住孩子的身高!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守株待兔型



家長想法:身高發育有早有晚,小時候矮點也不要緊,青春期的時候再給他多補補,肯定能追上。


原因:在兒童的成長發育過程中,骨骺的生長發育對身高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青春期結束,骨骺會全部骨化,骨骼就不再有生長的空間。


很多身材矮小的孩子來檢查骨齡的時候,年齡已經過大,骨骼已接近成年骨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即使勉強治療或用一些藥物,效果也較差,家長不能抱著「等等看」的心態慢慢來。最佳治療年齡應為四五歲至十歲。


建議:早發現,早治療。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厚此薄彼型


家長想法:孩子要長身體,最主要的是在飲食方面下功夫,再加點運動也就可以了。


原因:人體的身高生長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除了遺外、營養狀況、體育鍛煉還與睡眠質量、日照時間等密切相關。


其中睡眠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果是長期缺乏睡眠的孩子,即使進行合理的運動也會因疲勞等原因而無效,也稱為無效運動。


良好的生物鐘被破壞,內分泌激素分泌模式、效應都不在正常軌道,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建議:既要營養和運動,也要睡眠與日照。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一勞永逸型



家長想法:帶孩子去檢查身高,第一次檢查結果指標都很正常,以後就沒有必要再去隨訪了。


原因:孩子的身高是在不斷改善、增高,還是不斷生長、滯後,都需要縱向觀察來進行科學的判斷與治療。如果每年的生長不斷滯後並有生長缺陷,就需要及早診治。孩子若第一次檢查正常後就不來就診了,過了幾年之後可能會出現骨齡明顯超前或者明顯滯後,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建議:定期回訪,縱向觀察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拒絕成為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


調查發現,10個家長里有9個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準確身高,也不知道每一年孩子的身高具體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家長們忙於工作,卻疏於管理孩子的身高。對於成長發育中的孩子而言,身高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基本生長規律

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第一年平均要長25~26cm;第二年平均要長10~13cm;第三年(即2~3歲)平均要生長8~10cm;從孩子4歲開始,至孩子青少年時期,每年要生長5~7cm。


二、幫助孩子進行身高管理的最合適時期

想要幫孩子長得更高的家長,應從孩子出生起就開始關注孩子各個生長階段的身高主要影響因素,定期給孩子進行身高監測及長高風險評估。


在孩子生長速度較快的時期(如0~3歲嬰幼兒時期和青春期),家長對孩子身高管理的多一些,孩子的身高就會更理想一點。


0~3歲開始就需要定期記錄生長發育的數據,3歲以後建議每月測量一次身高,6歲至青春期建議3個月或半年拍一次骨齡,每月記錄身高和體重,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三、個子高的孩子還需要進行身高管理嗎?

對於身高已經達到期望值得孩子來說,還是需要定期檢查骨齡,要以骨齡身高為主,同時要關注孩子營養的跟進。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身高管理就是在孩子身高發育期結束之前,根據期望身高制定管理計劃,最終達成期望身高。相比歐美而言,我國在兒童身高管理上已經落後很多。


在我們國家,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都不夠重視,或者覺得自己的孩子只是晚長,白白錯過了最佳增長時期。因此,家長需要擺正心態,設定合理的期望身高,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全局性觀測。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家長的這些行為將影響到孩子長高 - 天天要聞

- 文獻參考 -

[1]本刊編輯部. 少年兒童長高的關鍵期[J]. 現代閱讀, 2011(第9期).

[2]吳怡磊. 媽媽,我想要長高!-淺談兒童矮小症[J]. 彰基院訊, 2013, 30(2):12-13.

[3]楊萍. 兒童身高管理的理念與方法,你了解了嗎?[J]. 保健文匯, 2020(6):1.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丟人」的事。「這孩子怎麼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麼哭?」「這麼大了還哭,羞不羞?」於是我們慢慢學會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軟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個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淚的孩子,總能收穫一句:「你真懂事。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 天天要聞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後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01要說這當父母的,誰不盼著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過得好?可是這「好」字背後,學問大著呢。我年輕的時候,也琢磨過,是不是給孩子報最貴的輔導班,買最新的玩具,就是頂好的教育了?後來看著身邊人、身邊事多了,才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們生孩子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本質的追問,在不同維度會折射出彩虹般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像中醫觀察脈象般,細細觸摸其中流轉的層次:陰陽相推的天地道二十四節氣在母親子宮裡輪迴,臍帶纏繞著人類三十八億年的基因長河。當新生命叩響世界,是碳基生命最古老的諾言——以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 天天要聞

女子先兆流產後請假,公司用一個理由把她開除……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需要請假,也是職工的正當權益。如果用人單位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不批准職工的請假,然後再以曠工為由將職工開除,這樣的做法合理嗎?「先兆流產請假,單位不批准還開除」 法院判了閆女士在北京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多年,並簽訂有勞動合同。閆女士懷孕後身體不適,經醫院確診為先兆...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 天天要聞

和孩子的「緣分」不到2個月,女子9年內4次流產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來舒 李月如 產科病房裡,33歲的阿俞(化名)緊緊攥著B超單,指尖在「胎心搏動正常」的字樣上來回摩挲。淚水模糊了鏡片,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九年間四次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