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的意思就是說話羅嗦,不簡潔,對於同一件事反覆的說個不停。嘮叨對於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是有價值的,因為嬰幼兒階段的孩子記憶力不足,大腦發育不完善,多嘮叨幾句就會讓孩子記住,從而體現能體現出這句話的價值。但是對四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對一件事還是反覆說個不停的話,就會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從而沒有了這句話的價值,所以由此可見,父母重複一句話一定要適度,說多了反而會出現與之相反的效果。
父母老愛嘮叨,對孩子會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
1、當父母遇到孩子的問題,或是讓孩子記住一件事情時,如果多次重複,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讓孩子認為家長不顧慮他們的感受和面子,這種重複提醒的教育方式,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2、父母的嘮叨也會讓孩子失去傾聽的意願,因為許多時候,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怠慢,也並不是家長所想的那樣,這時,家長要是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自己在一旁說個不停的話,哪怕是孩子想解釋,也解釋不出來,就算有的孩子能說出來,家長也會誤以為孩子在逃避責任,如果家長不注重這種問題,就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所有的行為都沒有受到家長的重視,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拉開與孩子心理上的距離。
3、父母嘮叨也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是一種不自信和指責的行為,這也說明了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斷地將自己的期望和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長期以往,父母給孩子傳輸的這種負面情緒就會讓孩子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孩子不善言辭,不自信。
在我看來,經常嘮叨的父母,也有一種看不起人,不尊重他人的表現,如果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一直都是以嘮叨為主,孩子便也會對你的嘮叨形成一種漠視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就影響到了孩子的性格,以及不尊重人的表現,所以要想你的孩子得到他人的尊重,父母就要學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