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2025年05月07日00:40:19 育兒 1644

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2025年3月17日,英國諾丁漢皇后醫療中心的新生兒病房裡,35歲的新生兒護士莎拉·考克森在自己工作的病區誕下了女兒克洛伊。這個提前15周降臨人間的嬰兒出生時僅794克,手掌與父親戴夫的指尖大小相仿,經歷了呼吸衰竭、敗血症等多重生死考驗。在醫護團隊與父母的共同守護下,這個曾被預言難以存活的小生命正創造著醫學奇蹟。

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克洛伊的誕生充滿了戲劇性。母親莎拉因多囊卵巢綜合征曾被判定難以受孕,2024年9月意外懷孕的消息令全家喜出望外。然而妊娠過程並不順利,2025年3月13日,懷孕25周的莎拉在德比皇家醫院檢查時突發早產徵兆。由於當地醫院無法處理如此極端的早產病例,醫療團隊得知莎拉的職業背景後,緊急將其轉往她任職的諾丁漢皇后醫療中心。轉運途中羊水破裂,最終通過緊急剖宮產,這個僅相當於兩袋砂糖重量的女嬰在3月17日晚間降生。

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出生後的克洛伊立即被送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她的肺部曾出現塌陷,腎臟功能異常,還遭遇過敗血症侵襲。最危急的時刻,醫護人員不得不數次實施搶救。父親戴夫回憶:「親眼看著女兒突然全身青紫失去呼吸,那種恐懼永生難忘。」作為營銷經理的他坦言,面對各種維繫生命的醫療設備,常被這個脆弱生命的頑強所震撼:「很難想像這個不足800克的小身體,未來會長成完整的生命。」

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莎拉作為專業新生兒護士,既成為救治團隊的重要成員,也承受著雙重的心理壓力。她清楚知道每個醫療數據的含義,當監測儀顯示異常時,職業本能會讓她瞬間聯想到最壞結果。這種專業認知在危急時刻既能幫助丈夫理解治療進程,也讓她比普通母親承受更多焦慮。不過正是這份專業素養,讓她在克洛伊出現呼吸暫停時能冷靜配合搶救,為女兒爭取到寶貴生機。

英國早產女嬰僅794克,手掌不及父親指尖大,醫護母親守護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目前克洛伊已度過六周危險期,體重穩步增長至1300克。醫療團隊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設備輔助其呼吸,並24小時監測各項生命體征。這對夫婦正在籌集7500英鎊(約合人民幣7.2萬元)善款,計劃為醫院購置七台價值1080英鎊的透照儀——這種設備能幫助醫護人員更精準定位早產兒的血管,減少反覆穿刺帶來的傷害。截至發稿時,善款已募集到4850英鎊,部分來自素未謀面的熱心人士。

在病房裡,時常能看到戴夫輕撫女兒不及拇指大的手掌,莎拉則通過專業手法為克洛伊進行撫觸治療。這對父母最大的願望,是女兒能在原定預產期2025年6月前後平安出院。雖然克洛伊仍需克服餵養困難、感染風險等諸多挑戰,但醫護團隊對其恢復趨勢持審慎樂觀態度。這個發生在新生兒病房的生命奇蹟,不僅見證著醫學進步,更詮釋著愛與專業共同創造的無限可能。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3個特徵,儘快和他絕交! - 天天要聞

「心術不正」的人,身上有3個特徵,儘快和他絕交!

為何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疏離社交,寧願獨處也不願輕易與人往來?這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看透了社交的本質——並非所有相遇都是真心相待,許多人接近你,不過是有所圖謀。當我們意識到,真正的友情難以尋覓,便開始主動遠離那些虛偽的社交。特別是當你遇到以下這三種「
這3個地方越是捨得,越有福氣!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是捨得,越有福氣!

人生如一場漫長的旅程,有舍方有得,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我們常常誤以為,緊緊攥住手中之物便是智慧,殊不知,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在恰當的時機放手,讓心靈與物質都得以輕盈前行。那些福氣滿滿的人,並非因為他們擁有得比別人多,而是因為他們更懂得「舍」的藝術。今天,就讓我們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會發現,脾氣好不露鋒芒者,往往城府最深 - 天天要聞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會發現,脾氣好不露鋒芒者,往往城府最深

在人際交往的廣闊舞台上,我們常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性格直率,喜怒哀樂溢於言表;而有的人則溫文爾雅,從不輕易展露鋒芒。起初,我們或許會被那些直脾氣的人所吸引,覺得他們真實可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接觸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便會逐漸發現,那些脾氣好、說話穩、平時
一家祖孫三代被殺,嬰兒睡覺僥倖存活!兇手稱吃5年精神病葯 - 天天要聞

一家祖孫三代被殺,嬰兒睡覺僥倖存活!兇手稱吃5年精神病葯

今年3月27日,廣東廉江某村發生了一起慘案,村民葉某志在晚上進入同村鄰居家中,將在家裡的祖孫三人殘忍殺害。被害人家屬葉女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死者是她70歲的母親、30多歲的妹妹以及年僅兩歲的外甥。「我妹妹還在襁褓中的小兒子因在房間睡覺逃過一劫。」案發後,犯罪嫌疑人葉某志被鑒定為精神分裂症,被評定為限定刑事...
高琦幼兒園:萌娃識幣初體驗 - 天天要聞

高琦幼兒園:萌娃識幣初體驗

近日,安慶市高琦幼兒園精心策划了「家長進課堂」活動,特別邀請在銀行工作的黃梓瑄小朋友的媽媽走進班級,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識鈔小能手》活動。
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媽媽崗」,不要也罷

我們需要的是,職場上的公平準入,而不是「媽媽崗」這種對系統性缺陷的「半遮半掩」。 撰文丨閆桂花 「媽媽崗」正在全面鋪開。 2019年廣東中山率先設立「媽媽崗」試水就業新....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 天天要聞

考試光喊「認真檢查」是沒用的,要教會孩子這些試卷檢查方法

很多老師總是在孩子考試前不斷叮囑:「一定要認真檢查啊!」「考完至少檢查三遍!」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基本沒用。很多孩子無法安靜答題且不會主動檢查的,考完都做三件事。「發獃」「開小差」「睡覺」。有的甚至在桌上畫出一幅連環畫了……答題後到底該怎麼檢查呢?老師需要把這些方法教給孩子們。開始做題時,就要為...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 天天要聞

將「青春叛逆期」改成「自我意識期」,可避免引導對抗!

樓下張姐最近總嘆氣:「我家閨女才十三歲,怎麼越來越叛逆了?大太陽讓她打把遮陽傘出門,她偏不,多說兩句就摔門而出。」我看著張姐發紅的眼眶,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時也是這樣——其實不是故意氣媽媽,只是實在沒法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她的話言聽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