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要殺養了一年的鵝,孩子抱著腿哭想要阻止,媽媽邊拍視頻邊笑

2022年10月09日04:40:03 育兒 1833

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有很多純良的品質,需要大人去細心呵護,而不是以大人的標準,去嘲笑孩子。

很多事情大人不以為然,但很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極大地傷害。明明可以換一種溫和的方式,卻非要粗暴對待,還覺得是給孩子上一課,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廣東湛江一個家庭,奶奶當著孩子的面要殺養了一年的鵝,被孩子抱著腿哭,而媽媽在一邊卻覺得好笑,不僅不阻止,還拍視頻取笑。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奶奶一隻手拿著一隻很肥的大白鵝,一隻手拿著刀,正準備宰殺之後燉來吃。

奶奶要殺養了一年的鵝,孩子抱著腿哭想要阻止,媽媽邊拍視頻邊笑 - 天天要聞

本來這些家禽就是用來食用的,奶奶的做法也沒什麼問題,可錯就錯在,她要當著小孫子和小孫女的面殺。

要知道,這隻大白鵝在家裡養了有一年多,孩子們把它當成寵物,每天都會餵養,還會逗它玩兒,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

現在卻當著孩子們的面要把大白鵝殺掉來吃,孩子們當時就嚇到了,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就趕緊跑過來阻止。

可是無論孩子們說什麼,奶奶都沒有心軟,孩子們乾脆一人抱著奶奶一隻腿,趴在地上哭,直到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奶奶要殺養了一年的鵝,孩子抱著腿哭想要阻止,媽媽邊拍視頻邊笑 - 天天要聞

奶奶卻不為所動,十分熟練地抓住大白鵝的翅膀,把鵝的脖子往後掰,露出喉管的位置,拿著刀就要割下去。

孩子們拚命地哭喊著「不要殺,不要殺」,卻阻止不了奶奶的動作,而媽媽還覺得有趣,一邊拍視頻一邊笑。

媽媽嘲笑孩子們天真,還覺得他們這會兒哭得有多凄慘,等到鴨子燉熟了以後,還是要含淚吃好幾碗。

媽媽和奶奶都沒有意識到這麼做有多殘忍,一個堅持要當著孩子的面殺鵝,一個把視頻拍了下來發到網上,立即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圍觀和熱議。

奶奶要殺養了一年的鵝,孩子抱著腿哭想要阻止,媽媽邊拍視頻邊笑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

有網友評論說,不要在小孩子面前殺啊,畢竟養了那麼久,好歹背著他們殺,燉熟以後也不要告訴他們是什麼肉。

還有網友評論說,太殘忍了,孩子會有心理陰影的,自己以前養了一隻兔子,被爸爸殺了之後,自己一口都沒有吃,現在也拒絕吃兔肉

還有網友評論說,這麼殘忍的事情,當媽媽的居然能笑得出來,還拍下來發到網上,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奶奶要殺養了一年的鵝,孩子抱著腿哭想要阻止,媽媽邊拍視頻邊笑 - 天天要聞

小編觀點

孩子本性善良,養這些大白鵝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是用來吃的,而是當作寵物對待。現在要當著他們的面把寵物殺掉,他們肯定接受不了。

大人應該照顧孩子的情緒,不要拿什麼挫折教育來強迫孩子接受社會現實。他們現在只需要健康快樂的成長,不需要在過早的年紀去承受這樣的現實。

從大人的角度來看,養鵝就是為了吃,孩子們跟鵝產生感情實在好笑,現在哭鬧,到吃的時候沒準比誰吃得都香,這樣的對比,有人覺得很有趣。

但是,這麼殘酷的現實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大人不要不以為然。明明可以偷偷燉好讓他們吃,為什麼非要當著他們的面殺呢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著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 天天要聞

家長假期忙 格格幫看娃

趙旭芳照看兩個孩子  本報訊(記者 李濤 文/攝)夫妻二人從事服務行業,假期都挺忙,無暇照顧孩子。網格員主動幫忙,5月2日至5日,每天將孩子接到家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護,解決了居民的後顧之憂。  家住濱河左岸小區的王女士在飯店工作,丈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