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2022年10月01日18:08:11 育兒 1663

在一項對高一年級的問卷調查中,我們詢問男孩女孩怎麼理解「貞潔觀」?

孩子們說:「貞潔是媽媽將要送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如果一個女人想要生育健康的孩子,做健康的妻子和母親,就要為孩子留有一個纖塵不染的子宮。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這句話是為將來生育健康孩子的母親們講的,也是要對男孩講的。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女朋友,就不要傷害她,因為她有可能是你未來的妻子,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妻子,但無論怎樣,她都要去創造下一代的生命。

愛她,就有責任去保護她的健康,但是以「我愛你」的名義去做「我害你」的事情,在今天比比皆是,有多少大學生、中學生,正在做著這樣的事情,可以說,這樣的教育非常嚴峻。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從狹義上來說,青春期教育是性與生殖健康的教育,是預防控制艾滋病毒品的教育。

從廣義上來說,就算你的孩子很乖,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能夠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但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他們有順利的戀愛嗎?她們有美滿的婚姻嗎?她們有幸福的家庭嗎?她們能創造下一代的健康生命嗎?

應該說,這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所以,青春期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一生幸福的教育,是戀前訓練和婚前教育,是兩性之間的尊重和平等教育,更是生活技能的教育。

沒有一個家長敢搖頭說:「這樣的教育,我的孩子不需要。」只要他考分好就行,拿個博士回來就好。

有太多的成功人士,他們學業成功,事業成功,卻由於戀愛挫折,婚姻失敗,家庭解體,導致孩子出問題,殃及到事業,毀及到健康,甚至為此搭上性命,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所以,一個人的一生,沒有任何成功能夠彌補婚姻家庭的失敗,也沒有任何成功能夠代替婚姻家庭的成功,因為事業的輝煌是一陣子,婚姻家庭的幸福是一輩子。

今天我們選擇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一陣子;未來,或許就有可能窮盡我們所有的心事。

從孩子進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培養他到25歲或30歲,他們就進入社會工作了,他們會去做工程師、醫生,直到60歲或70歲退休,但他們做夫妻做父母卻要做到八、九十歲,乃至上百歲。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我的父親今年87歲,母親83歲,他們做了69年的夫妻,如今他們仍然是夫妻,生育了我們5個兄弟姐妹,把我們培養成人,現在雖然是我們在照顧他們,但他們仍然在教導著我們。

要知道一個人在他成才之前,必須先要成人,只有成人才能夠成夫妻,才能夠成父母。我們今天所有的教育都在教孩子怎麼做事,怎麼升學,怎麼考試,怎麼拿學位,怎麼找好工作,幾乎不教孩子怎麼去做夫妻,怎麼去做父母。

所有的職業都需要訓練,唯有做夫妻做父母不用訓練,到了年齡就可以領結婚證。或許你只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普通人,可即便是再普通的人,也是要做夫妻,做父母的,他不一定非要做老總,做工程師,但他終生的職業卻是做夫妻,做父母。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讀了中學才可以升大學,有了大學才可以去念碩士。那麼,我們又是根據什麼認為自己有資格做夫妻做父母呢?又是憑什麼以為自己可以生孩子呢?

所以,「貞潔觀」不是封建枷鎖,也不是男女不平等的雙重標準,而是維護幸福家庭養育健康生命的一項安全保障。

同意這個說法的,歡迎一起來討論。

「貞潔觀」是封建枷鎖,還是男女不平等的雙標?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