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轉轉的那些年》第一章:阿牛的出生(2)

2022年09月26日05:30:29 育兒 1337

阿牛的姐姐

父親是個知識分子,他理解爺爺奶奶的良苦用心,當時的農業社會背景下,資源匱乏,為保障家族的延續,整體社會資源向男性傾斜,在農村,有多少兒子就有多少話語權,在村裡的各類或明或暗的鬥爭中取得優勢。農業社會,一定程度上,暴力是保障自己生存的要件,這是當年的背景下生存的需要。但父親更理解國家對於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的力度,也預見到違反政策,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父親那段時間裡面,腦袋裡每天都是「傳宗接代」思想與計劃生育政策進行激烈碰撞。但孔子說過: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傳宗接代」思想最終佔領了高地。

二姐是在鄉里的衛生院出生,早產,瘦小的身軀並未掩蓋住她的討喜,圓圓的小腦袋,雪白的臉上泛著微微的紅暈,水靈靈的小眼睛,時而忽閃忽閃的,一會兒左看右看顯得特別可愛。當時鄉里的醫院裡也一下子流傳開一個聲音,今天出生個小女孩,好漂亮好可愛...那幾天各個科室的醫生和護士,都跑到阿牛母親病床旁,看看這個漂亮的女孩,在醫院住院的病人,也扒在門縫或者窗戶上,看完後都驚訝的竊竊私語。出院的那天,醫院裡好多的小護士,輪流抱著二姐好幾遍,這才肯罷休..甚至有位未婚的小護士,跟阿牛的父母商量,說你們違反了計劃生育,這個孩子會對你以後執教生涯有很大的影響,可以把這麼漂亮的孩子,送給她,作她的女兒,她保證一定把她當成自己女兒,撫養長大成人...阿牛父母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毅然決然的拒絕了。

二姐出生後,父親依然是周末回來,阿牛的母親,在家裡邊忙農活,邊照看著兩歲的大姐和還是嬰兒的二姐。有時候母親要去田裡做農活,就把雙目失明的奶奶攙扶過來,給二姐餵飽奶,放在搖籃里,鎖上門,然後背著兩歲的大姐,去田裡,一忙就是一下午。奶奶拄著拐杖,在被鎖起來的屋子裡,坐在二姐的搖籃旁,拄著拐杖,在那不自覺的時不時輕微地抖動著腦袋。如果二姐哭起來了,她就拿她的拐棍支著搖籃晃幾下...然後她的粗糙的手,慢慢摸到搖籃裡面,感受著二姐的尿布有沒有濕,濕掉的話,還要拿出媽媽準備好的尿布,慢慢給她換上,雖然尿布換的時間很長,雖然也不知道這片尿布到底換沒換好,反正,二姐不哭了,那奶奶就認為這個尿布放的位置是放對了,然後繼續拄著拐杖坐在那裡...

《兜兜轉轉的那些年》第一章:阿牛的出生(2) - 天天要聞

《兜兜轉轉的那些年》第一章:阿牛的出生(2) - 天天要聞

《兜兜轉轉的那些年》第一章:阿牛的出生(2)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被母愛吞噬的孩子 - 天天要聞

被母愛吞噬的孩子

在諮詢室里,經常會看到被母愛吞噬的孩子。很多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一直抓著孩子不放。比如,我們看到一些媽媽,孩子20多歲了,還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而且媽媽會給孩子提出很多建議,如何交朋友、外面很危險、你要怎樣做等。母親這樣的叮囑,好像沒有
4月正式實施!兩大奶粉企業分別公布12億、16億生育補貼 - 天天要聞

4月正式實施!兩大奶粉企業分別公布12億、16億生育補貼

4月10日,伊利集團宣布推出16億元生育補貼計劃,將於2025年4月正式實施,為全國範圍內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於1600元的生育補貼。除物質補貼外,伊利還提供從孕期到孩子3歲的全周期服務,如孕期健康管理服務、定製化知識服務,以及母嬰專
人到晚年,躺在病床上才懂:生命里最親的只有這三種人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躺在病床上才懂:生命里最親的只有這三種人

‍‌​​‌‌​‌​‍‌​​​‌‌​​‍‌​​​‌​‌​‍‌​​‌​​‌​‍‌​‌‌‌‌​‌‍‌​​​‌​​​‍‌​‌‌​‌​​‍‌​​‌​‌‌‌‍‌​‌​‌​‌​‍‌​‌‌​‌​‌‍‌​‌​‌​‌‌‍‌​​​​‌‌‌‍‌​​‌​‌‌​‍‌​​‌‌​​​‍‌​​
簡短三句話,看清別人,明白自己! - 天天要聞

簡短三句話,看清別人,明白自己!

人這一生,步履不停,在時光的長河中,會邂逅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懷揣真心,有的人暗藏假意;有的人真誠坦率,有的人虛偽做作。無論與何人相遇、相處,牢記以下三句話,定能助你看清他人,領悟自我!
做人,一定要硬氣一點!(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做人,一定要硬氣一點!(句句在理)

楊絳先生說過,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