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2022年07月04日18:41:35 育兒 1895

還記得小島小時候,上學放學都是三五個同學一起走,幾乎沒有家長來接送的,那個時候很安全,而且路上遇到的人也都是比較熟悉的,所以上學放學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

如今孩子的待遇可要比我們那個時候好太多了,有家裡大人開車來接,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簡直不要太舒服,而這樣接送的結果也有弊端,最明顯的就是孩子已經很大了,仍然不能自己獨自回家。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父母為鍛煉孩子獨立能力,放學後讓娃自己回家

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有基本的自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隨著孩子的長大,以後的更多時候都是要自己獨自面對。最近,一位家長就因為鍛煉孩子獨立回家的能力,而引起了網友們的吐槽。

這位家長的孩子都已經11歲了,但因為之前一直是大人接送上下學,導致孩子自己一個人從來都沒有獨立回家過。而父親意識到這樣不對,於是便讓孩子放學後自己回家,以此來鍛煉孩子一下。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在之前,回家的路孩子已經走了無數遍,而且路途也並不遠,差不多只有5分鐘的路程,本想著孩子能順利回家,結果家裡大人左等右等,都過去兩個小時了孩子還沒有回家。

毫無疑問,孩子這是走丟了,家裡人急忙報了警,結果經過警察反覆地查找,終於在一個相反的公交車站處找到了已經有些疲憊的孩子。

父親鍛煉獨自回家能力孩子反走丟,究竟是誰的問題?

對於孩子走丟的情況,估計當時家長也是很著急的,尤其是孩子父親,如果不是自己要鍛煉孩子,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雖然最後孩子被找到,不過估計以後父親也不敢輕易再讓孩子獨自外出了。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作為有孩子的家長,小島很能理解面對孩子走失後,家裡大人的感受,擔心害怕自責和內疚,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這位父親實在是不靠譜。那麼這件事真的就僅僅是父親的問題嗎?

不可否認,這位父親的做法確實有些急於求成,不過出發點就是好的,而且孩子已經11歲了,具備基本的獨立能力是應該的。父母這樣做也是一片苦心,即使最後結果不理想。

所以說,培養孩子獨立性並沒有錯,我們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能因為害怕出現危險就放棄鍛煉孩子。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11歲孩子500米的路程也能走丟,對家長也是一種啟示

不同於過去,如今的家庭生活條件普遍都不錯,樓房和汽車更是每家每戶的標配,不過交通工具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似乎也會讓你逐漸丟失一些東西。

11歲的孩子是什麼概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差不多上小學4、5年級,已經不再屬於幼兒,而是大孩子,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認知還是動手方面,都已經基本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不過,上面的孩子卻在500米的路程內走丟,而且還是自己每天都要走的必經之路,如果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那家長就要反思,孩子走丟的原因了。

學校和家裡距離只有500米,家長還要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為什麼就不能陪著孩子走這段路呢?在走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能了解孩子的心態,增進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會記住回家的路了,比起在車裡看,這樣反而更好地獨立,就不至於11歲的孩子還找不到家。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其實這件事同樣也給其他家長一個啟示:陪伴孩子並不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陪伴孩子的成長,度過每一個生命的節點指點迷津。

鍛煉孩子獨立,並非需要父母完全離開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本無可厚非,不過第一次鍛煉的孩子,無論孩子年齡多大,父母都要悄悄地跟在身後,就是為了防止孩子走丟或者是遇到壞人。

在跟隨多次,確保孩子能準確無誤地認識回家的路,之後再放心地讓孩子獨自完成。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培養孩子獨立,父母不一定要馬上離開孩子的身邊,在鍛煉之前,必要的經驗積累和準備要做好,因為這是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

鍛煉孩子獨立性急不得,在生活中,可以時不時地提供各種獨立的小契機,讓孩子儘可能地多地去獨立參與生活的各個細節。

今日話題:你覺得多大的孩子,才能獨自回家?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分享 | 高考成績出來了,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 天天要聞

分享 | 高考成績出來了,不打擾是你的溫柔~

這兩天全國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布無論結果如何都請為你的孩子驕傲記得跟他說一聲你很優秀如果你身邊正好有高考家庭請不要去打擾人家的幸福默默關心就好01【你的過度關心,可能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高考成績出來後,我點開了同事的微信。
愛玩泥巴的小鱷魚 - 天天要聞

愛玩泥巴的小鱷魚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動物王國幼兒園裡,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它們聚集在一起學習、玩耍。其中有一隻小鱷魚,它叫小妮,是個頑皮的小傢伙。小妮很喜歡玩泥巴,在幼兒園的泥漿堆里玩耍是她每天的樂趣。小妮總是捧著泥巴,搓來搓去,弄得自己臭臭的、臟髒的,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 天天要聞

接受緣分:樂在放開

人們常說:接受他人的遠離,這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突然的沉默,還是逐漸疏遠,我們都必須學會接受這種情況。生活就像一輛前行的列車,有人與你同行,有人會在旅途中下車。有人讓你喜愛,也有人讓你感到厭惡。當有人下車時,即使依依不捨,也該說聲再見。當有人不再聯繫你時,最好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 天天要聞

別錯過孩子「黃金五年」!認知啟蒙、語言能力雙提升!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存在著一個被教育專家稱為「黃金五年」的關鍵階段。這短暫而寶貴的時期,深刻地影響著他們未來的道路與成就。遺憾的是,不少家長未能及時認識到這一時期的極端重要性,不經意間錯過了塑造孩子未來的黃金時機。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聞

孫子想考北大上熱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袁靜「爺爺對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傳身教的方式,他不會特意對我說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或者是給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復一日的工作,以幾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將他的心血投入到與銅相關的藝術創作中。」朱也天曾經這樣談及爺爺朱炳仁對他的影響。6月26日,朱炳仁孫子高考登上微博熱搜,...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 天天要聞

這對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結局更是暖心至極

衝突的起因在一個普通的周末傍晚,家裡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母親正忙著準備晚餐,父親則在客廳里看電視。突然,母親走到父親面前,質問他為什麼沒有幫忙做家務。父親顯得有些茫然,他並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突然發火。母親的聲音越來越大,父親也開始不耐煩,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 天天要聞

親子心理諮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嗎?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我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對我的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題主的焦慮和無奈,表面上題主是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實是你對於自己...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 天天要聞

萌態百出!熊貓寶寶圓潤如煤氣罐,網友:這誰能頂得住啊!

在翠綠茂密的竹林中,藏匿著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愛使者——熊貓寶寶。它們宛如一顆顆精緻雕刻的玉球,圓潤得如同家中的「煤氣罐罐」,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愛意滿滿。作為中國的國寶,熊貓寶寶不僅因其黑白分明的獨特毛色和憨態可掬的模樣在全球圈粉無數,更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 天天要聞

妙筆天成,弘揚國粹——張德聰

篆書,作為中國古老書法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在篆書書法中,其字形勻稱、線條優美,給人以古樸、端莊的美感。張德聰先生的篆書,每個字的線條都呈現出一種流暢、圓潤的美感,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享受。特別是在書寫長篇作品時,篆書的線條之美更加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