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銀的減肥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

東北銀的減肥手冊來了!

東北老鐵們注意啦!國家衛健委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給咱們整明白咋科學減肥了,只要按照下面的來,保證瘦身成功。一、先把咋吃整明白主食別光造大米飯 東北人愛吃的白米飯、大饅頭升糖快,容易囤肉。
春運期間 西藏日喀則鐵路接收地震救災物資47車932噸 - 天天要聞 國際

春運期間 西藏日喀則鐵路接收地震救災物資47車932噸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24日介紹,2月22日,為期40天的2025年春運收官,期間,鐵路部門有力有效保障西藏民眾平安便捷出行、強化重點物資運輸保障,其中拉薩站發送旅客24萬人次,拉日鐵路發送旅客5.5萬人次,拉林鐵路發送旅客5.9萬人次,拉日鐵路日喀則貨場共
以創新為驅動,東風汽車為中國品牌向上注入強勁力量 - 天天要聞 科技

以創新為驅動,東風汽車為中國品牌向上注入強勁力量

2月23日,中國車谷·武漢造汽車品牌全球發布會在東風汽車全球創新中心舉行。東風嵐圖、東風猛士、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東風本田等組成的「車谷造」品牌群,首次集中亮相武漢市權威政務新媒體平台——武漢發布,向全球展示汽車智能化時代武漢造汽車的「含新量」。
建房時「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啥意思,建房時有什麼講究嗎? - 天天要聞 星座

建房時「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啥意思,建房時有什麼講究嗎?

建房時「前山要遠,後山要近」,這句老話深深植根於中國的農村建房傳統之中,不僅蘊含了豐富的風水學理念,也體現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科學規劃的樸素智慧。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是指在建房選址時,前方的山應該距離遠一些,而後方的山則應靠近一些。這種布局不僅僅是一種地理上的選擇
匯聚履職智慧 提振發展信心,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圓滿完成各項會議議程返回上海 - 天天要聞 國際

匯聚履職智慧 提振發展信心,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圓滿完成各項會議議程返回上海

今天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出席會議的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圓滿完成會議各項議程,下午乘坐班機返回上海。會議期間,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聚焦"人工智慧+"戰略、民營經濟提振、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等議題,提交多份立足調研的高質量提案,以實際行動踐行履職擔當,為推動國家進步貢獻智慧力量。委員們...
這項發電創新技術中試成功!將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助力生物質電廠綠色升級 - 天天要聞 科學

這項發電創新技術中試成功!將實現環境與經濟雙贏,助力生物質電廠綠色升級

在全球環保標準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生物質發電企業承受著不小的環保成本壓力。3月7日,好消息傳來,「煙氣超低排放與全溫域熱能回收耦合技術」中試項目獲得成功。這標誌著該技術在生物質發電行業煙氣治理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僅實現了生物質電廠煙氣的超低排放,還通過低值熱能回收和煙氣污染物分離回收,廢棄物進一步...
兩會熱評丨層高不低於3米,從高度開啟「好房子」的舒適度 - 天天要聞 家居

兩會熱評丨層高不低於3米,從高度開啟「好房子」的舒適度

住房發展從保基本轉向保品質,折射出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邏輯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就一系列住房熱點問題回應民生關切。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組織編製「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規範,其中一項是要把住宅的層高提高到不低於3米。據報道,過去關於層高的...
城事|整個上午不掌刀,省下力氣料理這條大魚 - 天天要聞 美食

城事|整個上午不掌刀,省下力氣料理這條大魚

2025年3月10日下午,上海海洋大學內,來自大西洋、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印度洋的10餘種50多款遠洋漁業產品堆滿了展台,2000餘名師生通過「深海」遊戲互動,品嘗金槍魚、魷魚、秋刀魚等海鮮。料理師現場分切了兩條總重200餘斤的大目金槍魚。「一輩子廚師生涯可遇不到幾次這樣的機會,切這麼大的金槍魚,那可是相當期待。我...
演界 | 「世界第一弄臣」首度來華,這是他心中的「永恆挑戰」 - 天天要聞 娛樂

演界 | 「世界第一弄臣」首度來華,這是他心中的「永恆挑戰」

2024年3月9日、11日,義大利男中音歌唱家列奧·努奇(Leo Nucci)首登上海舞台,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與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合唱團聯袂呈現全新製作的威爾第經典歌劇《弄臣》。此次演出由上交音樂總監余隆策劃,將原著故事背景從16世紀曼托瓦宮廷移植至現代社會,通過導演鄒爽的編排與舞美光影設計,賦予角色鮮明的當...
如何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建設教育強區閔行這樣布局 - 天天要聞 育兒

如何讓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建設教育強區閔行這樣布局

設置「6+X」必賽項目,發布全區中小學生體育年度賽事歷,三年內實現區級比賽參賽人次不低於學生總數的30%、全覆蓋建設學校藝術團,實現「校校有特色」,讓每位學生掌握2-3項藝術愛好或特長、立足不同學段學生髮展需求,打造學術探究、興趣拓展、研究創造3大類精品課程群,重點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STEM等領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