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2025年03月29日11:50:39 健康 7680

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家衛健委著重提出今年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一時間,「國家喊你減肥」成了熱門話題。其實,體重管理背後更深層次的考量是要將防治關口前移,將慢病「管起來」,將一個人包括飲食、鍛煉等在內的行為生活方式調整到「健康狀態」。

這一過程中,專業力量的支撐不可或缺,如何科學減重?減重中還有哪些誤區?

肥胖的危害不容小覷

這些你都知道嗎?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數據顯示,我國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達50.7%。國家衛生健康委預測顯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醫學界已將肥胖定義為一種進展性、易複發、可治療的慢性疾病。目前,已知肥胖與200餘種疾病的發生有關,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而且專家表示,肥胖同樣危害著兒童健康。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對兒童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在他青春發育期會影響他的發育,包括骨關節的發育,包括心理精神狀態的發育,包括第二性徵的發育。

內臟脂肪

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

我們都知道,肥胖是體內脂肪過多,而脂肪分布在體內的不同位置,對人體的危害也有所不同。

其中,內臟脂肪對身體的危害較大,內臟脂肪也被稱為身體的隱形殺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我們中國人肥胖的一個特點是以肚子裡邊的脂肪增多為主的表型,這種情況對我們的健康危害更大,因為它更容易引起一些代謝性疾病,要避免腹型肥胖。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專家指出,中國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85厘米,即可判斷為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型肥胖。這種腹型肥胖的人群,單純的減重手術是否可以取出脂肪?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因為它已經長到器官裡頭,長到網膜裡頭做手術取不出來的。怎麼去減腹型肥胖?就是嚴格的生活方式管理,用科學的減重手段讓整個體重下來,身體的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包括腹部裡邊的脂肪,它會同步減少。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專家提醒:針對有些廣告里的局部減肥產品、儀器宣稱能夠減掉局部脂肪的宣傳,不可輕信,因為減掉的可能只是水分。

減肥藥不能隨便用

服前需要科學評估

近幾年,網路上颳起了一股減肥「神葯」風,各種口服減肥藥和生物製劑類藥品層出不窮。這類減肥藥是否可以自行購買服用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這類葯一定要經過醫生的科學全面評估,去看是否可以使用。如果藥用對了,那是有利的,如果用錯了,不適合這個人用,但是他用了,對人體是有害的。

大量運動就能減肥?用水果代餐靠譜嗎?這些減肥的「坑」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專家建議如果要使用減重藥物的話,一定要到醫院的內分泌或者減重科門診讓醫生做全面評估。另外減重後如果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保障,一旦反彈,反而越來越胖。

網紅減肥法是否安全?

除了減肥藥,我們在網路上還經常能看到其他各種減肥方法,包括輕斷食,生酮飲食等,這樣的減肥安全嗎?哪些人群絕對禁止嘗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輕斷食和生酮飲食是屬於需要醫生或者說營養醫師指導的特殊飲食方式。比如說輕斷食,如果這個人已經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比如說低血糖的意外、脫水、腦卒中心梗,有些基礎疾病就會發生這些意外。比如說生酮飲食,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腦細胞的功能受損,比如說記憶力變差,比如說脾氣會變暴躁等問題。

體重管理誤區

1、每天進行大量的體育運動,一定能減肥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這個說法是不對的。當我們做大量的運動,確實會消耗大量熱卡。如果說不控制攝入飲料的量和食慾的話,我們依然會增重。另外我們也不提倡每天做過度的運動,因為過度的運動可能會對我們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2、增加蛋白粉的攝入量可以增加肌肉,真的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儘管蛋白質是肌肉的主要組成部分,可是我們每天的需要量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我們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的量是60g到100g之間。補過多,我們身體消耗不掉,它依然會轉化成脂肪,在我們體內儲存起來。

3、減肥期間不吃晚飯,可以用水果代替晚餐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一方面,因為水果本身是有熱卡的一種食物,如果攝入過多的水果,攝入的熱卡不一定比一頓晚餐的熱卡少。另外一方面,水果的這個營養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分為主。如果我們晚上攝入過多的糖分,那麼對我們的健康和體重也是沒有幫助的。

科學減肥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想要擁有健康的體重,還得從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做起,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控制油鹽糖攝入,細嚼慢咽。

作息要規律,早睡早起,讓身體代謝恢復正常節奏。學會用運動等健康方式減少情緒壓力。科學減肥不是一朝一夕,從生活點滴改變,才能和多餘脂肪說再見,擁抱健康體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 天天要聞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夏日炎炎,正是身體最需要補充營養和水分的時候。而在眾多蔬菜中,有一些不僅能解暑,還富含高鈣、高鉀和高纖維,讓你的身體健康加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三高」蔬菜,讓你在夏日裡不僅能吃得健康,還能吃得美味。
血管開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醫生告誡:若有這3異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聞

血管開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醫生告誡:若有這3異常或已堵塞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有些人總覺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 天天要聞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引言想像一下,當癌症的陰影籠罩,尤其是在治療手段相對有限的轉移性胃腸道腫瘤面前,患者和家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免疫療法,在這類頑固的癌症面前也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4月1日一項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突破性研究「Neoantigen-specific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 天天要聞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在歲月的長河中,四季的輪迴彷彿是大自然精心編排的舞蹈,萬物在這樣的節奏中有序地生長、凋零、更新。生命本該在這自然的韻律中平穩延續,然而,人類的一些行為卻像是一場突兀的「插曲」,打破了這份和諧,疾病悄然而至,其中癌症更是以一種令人談之色變的姿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 天天要聞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美國「00後」網紅「甲亢哥」來香港了!記者從社交平台上了解到「甲亢哥」出現在香港街頭熱情與粉絲互動體驗香港本土文化參觀海洋公園、與熊貓合影此前,「甲亢哥」已先後在上海、北京、河南、四川、重慶等地開展數場直播場場有數百萬觀眾觀看外國網友跟他一起驚嘆中國的科技、文化和自然景觀「甲亢哥」是誰?為何擁有數千萬...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今天(4月4日)是清明節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傳統民俗作為清明節的代表性食物青團成為不少人近期餐桌上的「頂流」AI圖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麥」、「鮮花牛奶」……五花八門的青團讓人食慾大開然而,近日杭州的沈女士(化名)卻因吃青團把自己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