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引肺癌專家關注,「中國方案」再登哈佛講壇

2024年10月11日15:52:11 健康 1289
「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引肺癌專家關注,「中國方案」再登哈佛講壇 - 天天要聞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受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邀請,登上哈佛講壇,作為「David J. Sugarbaker講席訪問教授」開展兩場早期肺癌診治專題報告。這也是繼2021年受邀作為「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傑出講席訪問教授」後,陳海泉教授第二次獲邀在這所著名醫院署名講席進行授課。

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是哈佛大學的主要附屬醫院。作為該院胸外科延續30餘年的學術傳統,「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胸外科傑出講師講壇」和「Sugarbaker胸外科講席訪問教授講壇」每年每個講席僅邀請一位國際胸外科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大咖為該院醫生進行2場學術報告,並參加臨床、科研教學。陳海泉教授是我國首位、也是目前國際唯一被這兩個講壇邀請授課的學者。

在為期3天的學術日程中,陳海泉教授在該院進行學術報告,分享了團隊在早期肺癌診治領域的研究成果——「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陳海泉教授還受邀參加該院外科病例討論會、教學查房,並在醫院的呼吸中心Gand Rounds上發表「肺腺癌的治癒窗口期」學術演講。學術報告會上,美國心胸外科學會(AATS)主席David R. Jones盛讚:「陳教授的學術成果是近年最有價值的肺癌外科研究之一!」

開啟肺癌「微創3.0」時代

在哈佛講壇,陳海泉教授分享了近期「肺癌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研究成果。

他表示,微創治療是肺癌外科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既往肺癌微創治療均聚焦於手術切口的「切口微創」和聚焦於減少臟器損傷的「器官微創」。腫瘤醫院胸外科團隊提出的以系統微創為核心的「微創3.0」理念整合「切口微創」和「器官微創」理念,減少綜合系統性的損傷、保留正常淋巴結,儘可能保護患者的臟器組織和功能,延長患者壽命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陳海泉教授說,淋巴結清掃是肺癌手術的必經流程,既往臨床中多堅持系統性淋巴結清掃,最大程度減少複發的可能性,但是,大範圍的淋巴結清掃也清掃了沒有癌轉移的淋巴結,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患者手術創傷,也破壞了機體的免疫力。

此外,淋巴系統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屏障,淋巴結就像是免疫屏障中的「警察」,大範圍清掃淋巴結,就意味著大批保護人體免疫力的「警察」被清除,這對患者而言有較大的免疫隱患。

若淋巴結不存在轉移,是否還需要清掃?為細化淋巴結的清掃標準,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提出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理念。

他們根據回顧性研究設置了6項判斷條件,並以此設計了前瞻性研究。根據這一判斷標準,臨床對陰性淋巴結的判斷準確率達到100%,相關成果2023年發表於國際胸外科權威期刊《胸部腫瘤學》,期刊同期以《精準醫學時代的精準手術》為題配發社論,稱該項研究為肺癌外科領域的「里程碑式進步」。

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還開展了一項研究,探索癌細胞轉移淋巴結和無轉移淋巴結的功能差異。研究證實,手術中保留無轉移淋巴結,患者的治療獲益會更高。該研究從理論層面闡述了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重要性。

提出「治癒窗口期」理念

既往認知中,肺癌的高發人群聚焦「老年、男性、吸煙者」三大特點,但陳海泉教授團隊通過研究數據發現,「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中,肺腺癌的發病率正逐漸升高,且多為磨玻璃結節型(GGO)肺癌,這顛覆了肺癌傳統流行病學的認知。基於這一特徵,陳海泉教授團隊開展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攻關研究,並創新性提出「治癒窗口期」理念,讓這類肺癌「可以在不影響正常人生軌跡的情況下治癒」。

陳海泉教授指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有「特殊類型、特殊階段」兩個特點。「特殊類型」是指這類肺癌病理亞型特殊,具有非常長的惰性期。在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惰性期內,進展緩慢,期間患者僅需接受微創手術的處理,無需進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和術後輔助治療,可以達到「治癒」狀態,五年乃至十年的無複發生存率可達100%。

「特殊階段」是指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並不是永遠惰性,一旦進入進展期,需要接受肺段乃至肺葉切除,並且需要進行圍手術期治療。

為兼顧「追求治癒」和「避免過度治療」,陳海泉教授提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治癒窗口期」理念。陳海泉教授表示,由於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惰性期長,因此對某些患者來說,該疾病可能不會影響其生命的正常進程。期間,任何治療策略均可視為過度治療。在「追求治癒」的過程中,醫生要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發生。

2023年5月,陳海泉受美國心胸外科學會邀請,帶領由國際權威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專家組撰寫並發布《肺磨玻璃結節管理專家共識指南》,納入了相關研究和「治癒窗口期」理念。

在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治癒窗口期」理念的臨床實踐中,陳海泉教授表示,應當明確患者的自然病程與預期壽命:若自然病程長於預期壽命,就不需要對病灶進行處理;反之,若自然病程遠小於預期壽命,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干預。

陳海泉教授強調,「治癒窗口期」干預的時間點同樣值得關注。首先,應在疾病發展至進展期前處理;同時,在漫長的疾病惰性期內,應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點,盡量降低對患者職業規劃和人生軌跡的影響。

引領早期肺癌個體化治療

在多年的研究實踐中,陳海泉教授帶領團隊在肺癌診治領域不斷探索,引領肺癌個體化治療,開拓肺癌診治「中國方案」,相關研究成果多次被納入肺癌診治國際指南,用於全球肺癌臨床工作實踐。

此外,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開展的早期肺癌個體化治療研究,顯著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國際的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國際著名醫學中心和國際會議的應邀學術報告20多次。

就兩度受邀登上哈佛講壇,陳海泉教授表示,這體現出國際頂級醫學中心同行對中國胸外科學者和肺癌診治「中國方案」的認可,「我們團隊也將在與國際頂級同行的交流、學習中不斷總結提升,致力在國際胸外科領域發出更多『中國聲音』,為更多肺癌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文:唐聞佳 王廣兆 王懿輝

圖:受訪方供圖

編輯:唐聞佳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
怕「良藥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 天天要聞

怕「良藥苦口」,可以用果汁送服?

先說結論,不要這麼做,果汁送服藥物可能帶來用藥風險,尤其是西柚汁。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新鮮的果汁富含維生素,果汁中的很多成分(如酸類、糖分、果膠等)可能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加副作用風險。特別是西柚汁,是很多藥物送服的「絕對禁
南極磷蝦油,「智商稅」還是「海洋之寶」?真相是…… - 天天要聞

南極磷蝦油,「智商稅」還是「海洋之寶」?真相是……

流言「南極磷蝦油能能改善大腦功能、保護心臟、治療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最近南極磷蝦油非常火,特別是在一些面向中老年的保健宣傳講座上,南極磷蝦油更是被稱為「萬能神油」「比魚油更牛的保健品」,能改善大腦功能、保護心臟、增強免疫力、治療心血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又到了三天兩頭提醒「蛇出沒,請注意」的時節7月8日青島市急救中心接到市民求救電話嶗山區沙子口附近一名女子干農活時不慎被蛇咬傷120急救車趕緊將她轉運到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常年配備抗蛇毒血清今年已收治患者60餘人高於去年同期據介紹,根據毒蛇咬傷的臨床癥狀,可分為無中毒、輕度中毒、中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