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引肺癌專家關注,「中國方案」再登哈佛講壇

2024年10月11日15:52:11 健康 1289
「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引肺癌專家關注,「中國方案」再登哈佛講壇 - 天天要聞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受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邀請,登上哈佛講壇,作為「David J. Sugarbaker講席訪問教授」開展兩場早期肺癌診治專題報告。這也是繼2021年受邀作為「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傑出講席訪問教授」後,陳海泉教授第二次獲邀在這所著名醫院署名講席進行授課。

哈佛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是哈佛大學的主要附屬醫院。作為該院胸外科延續30餘年的學術傳統,「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胸外科傑出講師講壇」和「Sugarbaker胸外科講席訪問教授講壇」每年每個講席僅邀請一位國際胸外科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大咖為該院醫生進行2場學術報告,並參加臨床、科研教學。陳海泉教授是我國首位、也是目前國際唯一被這兩個講壇邀請授課的學者。

在為期3天的學術日程中,陳海泉教授在該院進行學術報告,分享了團隊在早期肺癌診治領域的研究成果——「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陳海泉教授還受邀參加該院外科病例討論會、教學查房,並在醫院的呼吸中心Gand Rounds上發表「肺腺癌的治癒窗口期」學術演講。學術報告會上,美國心胸外科學會(AATS)主席David R. Jones盛讚:「陳教授的學術成果是近年最有價值的肺癌外科研究之一!」

開啟肺癌「微創3.0」時代

在哈佛講壇,陳海泉教授分享了近期「肺癌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研究成果。

他表示,微創治療是肺癌外科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既往肺癌微創治療均聚焦於手術切口的「切口微創」和聚焦於減少臟器損傷的「器官微創」。腫瘤醫院胸外科團隊提出的以系統微創為核心的「微創3.0」理念整合「切口微創」和「器官微創」理念,減少綜合系統性的損傷、保留正常淋巴結,儘可能保護患者的臟器組織和功能,延長患者壽命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陳海泉教授說,淋巴結清掃是肺癌手術的必經流程,既往臨床中多堅持系統性淋巴結清掃,最大程度減少複發的可能性,但是,大範圍的淋巴結清掃也清掃了沒有癌轉移的淋巴結,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患者手術創傷,也破壞了機體的免疫力。

此外,淋巴系統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屏障,淋巴結就像是免疫屏障中的「警察」,大範圍清掃淋巴結,就意味著大批保護人體免疫力的「警察」被清除,這對患者而言有較大的免疫隱患。

若淋巴結不存在轉移,是否還需要清掃?為細化淋巴結的清掃標準,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提出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理念。

他們根據回顧性研究設置了6項判斷條件,並以此設計了前瞻性研究。根據這一判斷標準,臨床對陰性淋巴結的判斷準確率達到100%,相關成果2023年發表於國際胸外科權威期刊《胸部腫瘤學》,期刊同期以《精準醫學時代的精準手術》為題配發社論,稱該項研究為肺癌外科領域的「里程碑式進步」。

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還開展了一項研究,探索癌細胞轉移淋巴結和無轉移淋巴結的功能差異。研究證實,手術中保留無轉移淋巴結,患者的治療獲益會更高。該研究從理論層面闡述了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的重要性。

提出「治癒窗口期」理念

既往認知中,肺癌的高發人群聚焦「老年、男性、吸煙者」三大特點,但陳海泉教授團隊通過研究數據發現,「年輕、女性、非吸煙人群」中,肺腺癌的發病率正逐漸升高,且多為磨玻璃結節型(GGO)肺癌,這顛覆了肺癌傳統流行病學的認知。基於這一特徵,陳海泉教授團隊開展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攻關研究,並創新性提出「治癒窗口期」理念,讓這類肺癌「可以在不影響正常人生軌跡的情況下治癒」。

陳海泉教授指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有「特殊類型、特殊階段」兩個特點。「特殊類型」是指這類肺癌病理亞型特殊,具有非常長的惰性期。在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惰性期內,進展緩慢,期間患者僅需接受微創手術的處理,無需進行肺葉切除、淋巴結清掃和術後輔助治療,可以達到「治癒」狀態,五年乃至十年的無複發生存率可達100%。

「特殊階段」是指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並不是永遠惰性,一旦進入進展期,需要接受肺段乃至肺葉切除,並且需要進行圍手術期治療。

為兼顧「追求治癒」和「避免過度治療」,陳海泉教授提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治癒窗口期」理念。陳海泉教授表示,由於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惰性期長,因此對某些患者來說,該疾病可能不會影響其生命的正常進程。期間,任何治療策略均可視為過度治療。在「追求治癒」的過程中,醫生要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發生。

2023年5月,陳海泉受美國心胸外科學會邀請,帶領由國際權威學者組成的多學科專家組撰寫並發布《肺磨玻璃結節管理專家共識指南》,納入了相關研究和「治癒窗口期」理念。

在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治癒窗口期」理念的臨床實踐中,陳海泉教授表示,應當明確患者的自然病程與預期壽命:若自然病程長於預期壽命,就不需要對病灶進行處理;反之,若自然病程遠小於預期壽命,就需要對患者進行干預。

陳海泉教授強調,「治癒窗口期」干預的時間點同樣值得關注。首先,應在疾病發展至進展期前處理;同時,在漫長的疾病惰性期內,應選擇合適的手術時間點,盡量降低對患者職業規劃和人生軌跡的影響。

引領早期肺癌個體化治療

在多年的研究實踐中,陳海泉教授帶領團隊在肺癌診治領域不斷探索,引領肺癌個體化治療,開拓肺癌診治「中國方案」,相關研究成果多次被納入肺癌診治國際指南,用於全球肺癌臨床工作實踐。

此外,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開展的早期肺癌個體化治療研究,顯著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國際的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國際著名醫學中心和國際會議的應邀學術報告20多次。

就兩度受邀登上哈佛講壇,陳海泉教授表示,這體現出國際頂級醫學中心同行對中國胸外科學者和肺癌診治「中國方案」的認可,「我們團隊也將在與國際頂級同行的交流、學習中不斷總結提升,致力在國際胸外科領域發出更多『中國聲音』,為更多肺癌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文:唐聞佳 王廣兆 王懿輝

圖:受訪方供圖

編輯:唐聞佳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0乳糖≠0升糖!中老年健康管理,小心隱形血糖陷阱 - 天天要聞

0乳糖≠0升糖!中老年健康管理,小心隱形血糖陷阱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0乳糖食品成了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首選。然而,「0乳糖」真的意味著健康無憂嗎?當您為找到一款「腸胃友好」的產品而欣喜時,是否曾想過,這看似健康的「0乳糖」標籤背後,可能潛藏著意想不到的「血糖危機」?
山西省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山西省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盛夏高溫多雨,有利於細菌、野生植物生長繁殖,是細菌性、有毒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發季節。對此,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特別提醒公眾,近期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旅遊時,要小心「病從口入」,謹防食源性疾病。
「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學術交流會於杭州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學術交流會於杭州成功舉辦

6月21號中醫營養學糖尿病管理唐來邦方案發布會於杭州盛大舉行。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王宏才教授攜其深耕三十餘年研究的三調通脈法正式入駐杭州唐來邦健康管理機構。該方法以調氣調陰調神為核心,巧妙融合八位中醫大師的學術思想精華。6月21日,由廈門唐來邦醫學營養研究中心主辦的「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
【科普】洗頭後這個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 - 天天要聞

【科普】洗頭後這個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

很多人習慣用毛巾用力擦拭頭髮,認為這樣能幫頭髮儘快干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習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01 洗頭後最怕用毛巾搓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教授楊希川表示,洗頭後用毛巾大力揉搓頭髮,可能會造成發質損傷,讓發質越來越差。
開啟失眠治療新篇章,國產助眠葯上市,改善睡眠質量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聞

開啟失眠治療新篇章,國產助眠葯上市,改善睡眠質量有了新武器

睡眠,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大困擾,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長期受慢病困擾的人群。說失眠吧,有的人確實又能睡著;說睡得好吧,半夜老是容易醒,醒了又很難再睡著,甚至整晚夢多,睡眠質量很差。好睡眠,如今已經成了一種難得的、花多少錢也無法輕易買到的高級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