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2025年07月11日18:30:14 健康 3518
又到了
三天兩頭提醒
出沒,請注意」
的時節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7月8日

青島市急救中心

接到市民求救電話

嶗山區沙子口附近

一名女子干農活時

不慎被蛇咬傷


120急救車
趕緊將她轉運到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常年配備抗蛇毒血清
今年已收治患者60餘人
高於去年同期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據介紹,根據毒蛇咬傷的臨床癥狀,可分為無中毒、輕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

細胞毒毒蛇咬傷的傷口,會出現麻木或劇痛並逐漸加重,傷肢迅速腫脹,甚至壞死。

血液毒毒蛇咬傷的傷口會出血不止

神經毒毒蛇咬傷多伴有呼吸困難、昏迷、休克等全身性中毒癥狀。

無毒蛇咬傷時,皮膚留下細小齒痕,局部稍痛,可起水皰,無全身反應

研究表明,被蛇咬傷後,2小時內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早前,一名27歲女子在三亞疑被毒蛇咬傷後,送醫救治無效身亡,引發全網關注。

而在青島,被蛇咬傷、命懸一線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2024年6月,青島的吳先生(化名)在山上撿雞蛋,不慎被毒蛇咬傷頭部,很快就出現噁心、憋氣伴有呼吸急促,意識欠清、渾身濕冷的癥狀。


家屬發現後,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西海岸120接診後,又緊急聯繫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


患者屬於蛇咬傷重度蛇毒液中毒導致多臟器(肝、腎、心、腦、肺)功能不全、意識不清、休克、大小便失禁,醫生為患者開放雙靜脈通路抗休克藥物、抗蝮蛇毒血清、留置導尿、胃腸減壓,臟器功能支持,並密切監測生命體征。


同時,邀請eicu、心內科專家會診,eicu張亮主任給予患者中心靜脈置管,快速補液補鉀,在糾正休克的同時給予患者抗蛇毒治療


萬幸,吳先生的病情終於穩定,並痊癒出院。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有毒蛇和無毒蛇

如何鑒別?



專家介紹,青島地區蝮蛇大多為灰褐色,頭呈三角形,脖子較細。無毒蛇頭比較小,頸部比較粗,爬行速度很快。


毒蛇咬傷局部可見兩顆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 :: 」形,除毒牙痕外,還可出現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狀。


無毒蛇咬傷是前後一致的細小牙痕,呈鋸齒狀或弧形排列。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在小珠山地區常見的有赤鏈蛇、菜花蛇和土灰蛇菜花蛇無毒,赤鏈蛇微毒,土灰蛇是比較危險的。」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工作人員介紹,最近兩年發現蛇增多的主要原因還是環境變好了,再就是小眾旅行方式多了,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非遊覽區也並非不可踏足的「禁區」。需要注意的是,無毒蛇類如果受到威脅或驚嚇,也可能做出攻擊行為。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被蛇咬傷怎麼辦?

首先,離開危險區域。如果有機會,可以拍攝蛇的照片或者記住花紋、體型等特徵,方便醫生快速辨別蛇的種類,從而找到相應抗毒血清。


其次,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奔跑。運動會加速體內血液循環,讓毒素更快蔓延到全身。


然後,可以在傷口輕輕擠壓,清除一些毒素,用礦泉水或者山泉水清洗。在局部用乾淨毛巾或衣物進行加壓包紮。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很多影視劇里,一些人被咬傷後用嘴吸出來。這種方式並不建議,存在極大風險。


被咬傷後,很多人都知道要在傷口近心端包紮,減緩血液迴流。有些人以為扎得越緊越好,這其實是個誤區,一定要適度包紮,否則容易損傷神經或者血管。


此外,盡量不要用鞋帶,而是選擇乾淨的毛巾或者衣物包紮。阻礙靜脈血迴流的同時,也要保持動脈血流通。最重要的是要第一時間趕往醫院,注射相應抗毒血清,才能徹底痊癒。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最後
再提醒青島市民
青島地區有十幾種蛇
多生活在山嶺地區
以長島蝮蛇為主
每年4月開始活動
高峰期在6月到9月
一旦走進它們的領地
就容易被咬傷
進入高發期!青島一醫院已接診60多例 - 天天要聞

目前,青島第八人民醫院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常備抗毒血清。如果發現被蛇咬傷,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到醫院救治。

--------------------


來源:綜合齊魯晚報、半島全媒體
編輯:nina
校對:王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著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