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2025年07月08日18:00:33 健康 5960

▎葯明康德

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uxi tides寡核苷酸平台為寡核苷酸原料葯和製劑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商業化生產的一體化crdmo服務,更好地賦能全球合作夥伴,加速創新轉化,造福全球病患。



dmd是一種致命的罕見肌肉萎縮疾病,其致病機制在於編碼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的基因發生變異,導致進行性肌肉萎縮和功能喪失。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增確診dmd患兒約2萬名。若不有效干預,患者通常在10-12歲左右開始依賴輪椅,預期壽命很少超過40歲。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科學界在dmd治療領域持續取得新突破。自2016年起,美國fda已批准8款dmd治療藥物,包括小分子、類固醇藥物、基因療法以及寡核苷酸療法。由於各類療法的治療局限性,臨床上仍然存在未被滿足的需求,需開發新一代療法。其中,寡核苷酸療法和基因療法是針對dmd疾病的根本原因,通過提高抗肌萎縮蛋白的表達發揮治療作用,成為研發探索的主要方向。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當下全球範圍內還有超過40個dmd臨床在研項目,其中大約一半為基因療法和寡核苷酸療法。


寡核苷酸療法崛起,偶聯技術引領dmd治療新突破


憑藉靶向性強、設計靈活和研發周期短等優勢,寡核苷酸療法已成為dmd治療研發的重要方向。近十年來,fda批准的8款dmd藥物中,有4款為基於嗎啉代反義寡核苷酸(pmo)技術的寡核苷酸療法。


然而,由於組織滲透性不足和肌肉細胞吸收效率有限,傳統pmo療法仍存在臨床局限性。為突破這一瓶頸,行業正積極開發新一代偶聯技術,通過將寡核苷酸與細胞穿透肽(cpp)或抗體片段結合,形成多肽-pmo偶聯物(ppmo),以及抗體偶聯寡核苷酸(aoc)等創新療法。2025年上半年,多項突破性進展彰顯了偶聯技術的巨大潛力:


2月,entrada therapeutics宣布其ppmo療法entr-601-44在英國獲准開展1/2期臨床試驗,以評估其在攜帶可通過外顯子44跳躍治療的dmd基因突變的dmd患者中的療效。


3月,在2025年肌肉萎縮症協會臨床與科學會議中,avidity biosciences公布其抗體-寡核苷酸偶聯藥物delpacibart zotadirsen在1/2期試驗中展現出「史無前例」的抗肌萎縮蛋白表達能力。基於此,該公司將採用5 mg/kg(每6周一次給葯)的方案開展後續臨床研究,且計劃於2025年底前提交上市申請。該在研藥物由靶向tfr1的單抗和促進編碼抗肌萎縮蛋白的mrna前體產生外顯子44跳躍的寡核苷酸偶聯而成。同樣在這次會上,dyne therapeutics也公布其在研抗體片段-寡核苷酸偶聯療法dyne-251在1/2期deliver試驗中展現出「史無前例」的持久功能提升和生物標誌物改善。該公司計劃於2026年初向fda遞交上市申請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同樣在3月,wave life sciences宣布其在研寡核苷酸療法wve‑n531,在治療dmd的2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數據,達到所有預設目標。該公司計劃2026年遞交新葯申請。wve-n531是一種外顯子跳躍寡核苷酸療法,擬用於適合進行外顯子53跳躍治療的dmd患者。約8~10%的dmd患兒的基因突變可通過53號外顯子跳躍療法進行治療。


這些進展充分證明,在dmd治療領域,寡核苷酸類療法正在快速發展,其中偶聯技術成為推動療法快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儘管pmo、ppmo相關寡核苷酸療法對於患者而言意義非凡,但其複雜的化學合成過程為開發帶來了重大挑戰。作為醫藥創新的賦能者,葯明康德憑藉其在化學業務上20年的豐富經驗,為開發這類新一代療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全球賦能寡核苷酸藥物研發的一體化、端到端的crdmo平台,葯明康德化學業務平台的wuxi tides團隊目前具備pmo單體、pmo、多肽、ppmo偶聯及製劑開發的綜合能力。公開信息顯示, wuxi tides在多肽和寡核苷酸等新分子的開發和生產方面持續精進平台能力,通過不斷優化工藝、內部整合流程提供一體化服務,在3年內將pmo類藥物活性成分(api)成本降低60%。 


在寡核苷酸的偶聯方面,wuxi tides全面的平台能力可支持寡核苷酸與多肽、脂質、小分子、毒素/藥物等組件的偶聯,為複雜的寡核苷酸偶聯藥物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以2024年葯明康德投資者開放日上展示的賦能案例為例:針對將多肽與磷二醯胺嗎啉寡聚物(pmo)偶聯,生產技術極為複雜的ppmo療法,wuxi tides團隊寡核苷酸、多肽、製劑、分析等6個團隊平行推進、無縫銜接,僅用11個月將其推進至ind申報階段。這也得益於葯明康德在cmc一體化解決方案方面的專長。 


基因療法治療dmd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基因療法作為dmd治療研發的重要方向,2024年上半年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例如,sarepta therapeutics在2月和5月相繼公布其與羅氏合作研發的dmd基因療法elevidys(delandistrogene moxeparvovec)的長期療效數據,進一步驗證了其持久效果。這款重組基因療法採用aav病毒載體遞送微抗肌萎縮蛋白轉基因,通過單次靜脈注射即可使患者肌肉生成具有部分功能的重組蛋白,適用於所有dmd基因變異類型。該療法於2023年獲fda加速批准,成為首個適用於4-5歲dmd患者的一次性基因療法,並於2024年6月獲得完全批准


regenxbio公司研發的dmd基因療法rgx-202在6月公布了1/2期臨床試驗的積極中期數據。結果顯示,劑量水平2組受試者在治療後展現出持續功能改善;生物標誌物數據顯示,其在不同年齡段患者中均實現了穩定強效的微抗肌萎縮蛋白表達和轉導水平(其中一位2歲患者的蛋白表達水平達對照組的118.6%)。安全性方面也繼續保持良好耐受性。


genethon公司的在研dmd基因療法gnt0004在5月公布的2年隨訪數據顯示,gnt0004具良好的耐受性;患者運動功能持續改善或穩定;肌肉損傷關鍵標誌物——肌酸激酶(cpk)水平顯著持續下降。


solid biosciences公司的在研dmd基因療法sgt-003在2月公布的1/2期試驗初步積極顯示:前三名參與者90天活檢數據顯示,患者平均微抗肌萎縮蛋白表達量達110%;多個反映肌肉健康的生物標誌物均有所改善。該公司計劃2025年中期與fda探討加速批准事宜。


小分子、細胞療法:dmd治療領域的多樣化突破


除寡核苷酸和基因療法外,dmd治療研發在小分子藥物和細胞療法等領域也取得了重要進展。2025年上半年,多項研究展現出令人鼓舞的成果。


italfarmaco公司的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抑製劑duvyzat(givinostat)於6月獲歐盟委員會有條件批准,用於6歲及以上可行走的dmd患者(不限突變類型),需與糖皮質激素聯用。該批准基於一項3期臨床試驗數據,結果顯示其在主要終點和關鍵次要終點均表現出具有臨床意義的改善。


satellos bioscience公司在5月公布了口服小分子sat-3247的1b期臨床試驗積極數據,顯示該藥物在成年dmd男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sat-3247旨在促進骨骼肌再生,適用於dmd及其他退行性或損傷性肌病。基於當前結果,該藥物將進入2期安慰劑對照試驗,以進一步評估療效和安全性。


cumberland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ifetroban在2月公布的2期試驗頂線結果顯示,該口服小分子可有效改善dmd相關心臟疾病。心臟併發症是dmd患者的主要死因,此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該領域的重要突破。


此外,細胞療法領域也有積極進展。capricor therapeutics公司的細胞療法deramiocel(cap-1002)於3月獲得fda 受理上市申請並授予優先審評資格,用於治療dmd相關心肌病。若獲批,它有望成為首個獲fda批准治療dmd心肌病的細胞療法,為這一致命併發症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對dmd疾病機制的深入理解,更多創新療法將在dmd治療中發揮作用。葯明康德也將持續強化在寡核苷酸等新分子領域的平台能力,助力全球合作夥伴加速創新療法的開發,共同推動dmd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參考資料:

[1]寡核苷酸藥物遞送再進化:這些前沿技術正改變遊戲規則 | 同行致遠 . retrieved june 26, 2025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e4wgmnxtaox8anmafwh0ow

版權說明:本文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轉載授權或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 天天要聞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鍾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