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2022年11月03日13:11:37 健康 1310

據《2018年國人腸道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超過90%的人都存在腸道健康問題。

我們總是關注心、肝、脾、肺、腎,這些身體里的「大件」問題,卻忽略了腸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一、腸道功能,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

腸道被稱之為「人體的第二大腦」,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和排毒器官,對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人體的腸道是盤曲於腹腔內的消化道,起自胃的幽門口,下至肛門,分為小腸和大腸兩部分。小腸長度約為5~6米,主要負責吸收食物里的營養。大腸有1.5米左右,負責吸收食物中剩餘的水分,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1、消化功能

腸道會分泌一種叫做酶的東西,把進入腸道里的食物分解成可以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2、吸收功能

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要通過腸壁絨毛進行吸收,然後通過血液運送到肝臟,在那裡再進行下一步加工。

腸絨毛是腸黏膜表面許多細小的凸起,其面積大約200平方米,如果這些運輸工罷工了,那麼肝臟也就失去了原動力。

3、排毒功能

腸道負責把食物消化後的殘渣排出體外,如果不及時地排出的話,結腸裡面就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造成結腸的擴張。

表現出來的癥狀為肚子脹、肚子疼,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穿孔,甚至腫瘤。

4、免疫功能

腸道黏膜的上皮連接的很緊密,有許多的微絨毛,所以外面的細菌病毒不容易進來。

人體的微生態在腸道中佔到80%左右,消化道的微生態總數是人體所有細胞加起來的10倍;人體的淋巴細胞(有免疫作用的細胞)在腸道中佔60%~80%,這些起到了深入屏障的作用。

二、腸道異常,會引起頑固性便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飲食上開始大魚大肉、加重了腸胃的消化負擔,導致消化道的問題突出,致使排便出現異常,引起便秘問題。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1、腸道蠕動減慢

多見於老年人,胃腸道消化液減少,腸管張力和蠕動減弱,胃腸道反射減弱,直腸敏感性的下降,導致食物在消化道內停留過久,水分吸收過多後導致糞便乾結引起便秘。

2、不良生活習慣

在飲食上長期高油、高脂、食肉太多、植物類食物吃得太少,缺乏粗纖維,導致糞便體積減小,對腸蠕動刺激小,青年人多見。

3、精神心理壓力過大

由於工作壓力大,經常通宵達旦,導致排便反射被抑制,不能及時將排出殘渣到體外,從而引起便秘。

4、長期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由於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常常吃完外賣後就久坐不動,運動量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腸蠕動導致排便費力。

三、長期便秘,會引起人體健康問題

你知道嗎,一天不解大便,就相當於吸三包煙,長期便秘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身心健康,從而引發一些健康問題。

從「腸」計議,預防便秘 - 天天要聞

1、引起消化不良

長期便秘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口臭、膚色暗沉、肥胖等。

2、影響身心健康

習慣性便秘,持續性頑固的便秘給老年人帶來食欲不振、疲乏、頭暈、頭痛、精神萎靡、煩躁不安、失眠等痛苦。

3、引起高血壓上升

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問題的老人,常常因為便秘時排便用力,增加腹壓或用力過猛而使血壓突然上升,造成腦血管破裂而發生腦出血等急性的腦血管問題。

4、引起肛腸問題

長期便秘可能會引起痔瘡、肛裂、腸梗阻、憩室病甚至腸道惡性問題的發生。

四、從「腸」計議,預防便秘問題

頑固性便秘是萬病之源,長期宿便堆積在腸道內,會發酵腐化,產生各種毒素、毒氣,最後,毒素會擴散到全身,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便秘問題,已不容忽視!

1、合理膳食

合理分配膳食中主食、肉蛋、蔬菜、水果比例多食水果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規律進食。

2、排便規律

早餐前或餐後2小時是排便的最好時間,要養成每天在此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不玩手機。

3、補充水分

平時要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水是人體剛需,多喝水,就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避免大便乾燥。

4、規律作息

如果作息不規律,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腸蠕動緩慢,腸腔內的內容物長時間的聚積在腸腔內不能排出,就有可能會導致出現便秘。



END

註:此內容僅為健康知識科普,不做醫療指導。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著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高溫天氣持續,最近,醫院裡熱射病病例增多。專家提醒,熱射病就是嚴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現中暑癥狀後一定不能忽視。幾天前,山東淄博市70歲的王女士因為意識障礙被120救護車送至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發現王女士體溫高達40.3攝氏度,醫務人員迅速為王女士使用冰毯及冰帽物理降溫,並積極給予補液等治療,王女...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醫學創新落地當慎之又慎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醫學創新落地當慎之又慎 |新京報快評

▲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AD)治療。圖/IC photo「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術後變計算小能手」「阿爾茨海默病可以手術治療了」……去年以來,關於阿爾茨海默病可用「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治療的新聞屢屢在社交媒體引發關注。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