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2022年09月13日10:13:03 健康 1108

張大爺,78歲,患有糖尿病20餘年,因「左小腿痛溫感覺消退,左足踇趾約蠶豆大小皮膚髮黑、局部流膿3月「入院。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家人代訴:3個月前,張大爺在家洗腳,因未注意水溫,水溫較燙,左踇趾被燙傷,隨後逐漸出現踇趾皮膚局部發黑、有淡黃色液體流出,家人發現後遂送往當地醫院就診,入院查血糖:22.1mmol/L。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既往病史:腦梗死10餘年,現回答問題欠佳,意識欠佳。

實驗室輔助檢驗結果:白細胞數目:23.98*109/L;中性粒細胞數目:21.82*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91.0%;C-反應蛋白:>300ng/L。

診斷結果:1、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足伴急性感染;2、糖尿病足壞疽;3、腦梗死後遺症;

入院後醫生給張大爺完善了一系列檢查,明確了張大爺糖尿病足壞疽的診斷,在清創時發現張大爺的左踇趾已經壞死了大半部分,醫生告知張大爺和他的家屬,可能需要截肢治療。

因為一次小小的燙傷,就可能導致截肢,糖尿病足竟然會帶來這麼可怕的後腘,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糖尿病足。

一、什麼是糖尿病足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在認識糖尿病足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指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一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以多飲、多尿、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為特徵,歸屬於中醫學「消渴」的範疇。

糖尿病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地負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糖尿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病,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據統計有近1.14億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這已經佔了全球糖尿病患者總數的24%。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認識了糖尿病,我們認識糖尿病足就會很容易了。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將糖尿病足俗稱為「老爛腿」。

根據《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解讀》,我們目前認為,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同時再合併糖尿病周圍神經的病變以及各種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在多種原因影響下進而導致的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種慢性併發症,同時它也是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和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如果發生了糖尿病足,而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診療,將會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二、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

據《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解讀》顯示,4%~1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合併有糖尿病足,那麼作為一名普通人,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糖尿病足呢?如果您患有糖尿病,當你的腿部出現以下四個信號時,可能就是糖尿病足來臨了。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第一、腿部出現感覺異常

糖尿病足的一個基礎病變就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的病變,當下肢的神經出現異常,將會影響下肢的感覺,包括對疼痛、溫度、壓力等的感知,所以,大多數的糖尿病足患者都會出現下肢的感覺異常,早期主要表現為下肢的感覺減退,像穿上了襪子一樣、下肢遠端麻木、下肢疼痛、下肢發涼、夜間出現下肢不明原因的疼痛等,如果繼續發展甚至將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當出現下肢感覺異常是,大家就需要重視,此時應該去醫院就診,積極的控制血糖,延緩神經的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腿部出現溫度異常

腿部出現溫度異常,這也是糖尿病足的表現之一。腿部的溫度異常,既包括自己感覺腿部發涼或者發熱,也包括腿部局部皮溫度的降低或者升高,如果出現腿部局部皮膚升高,同時伴有紅腫,或者出現黑色斑塊、潰爛等,這尤其需要重視,因為這可能提示伴有感染,這是非常危險,必須儘快去醫院就診。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第三、腿部出現局部皮膚顏色改變

糖尿病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足發生的又一個基礎病變。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進而導致血管尤其是全身中動脈的管壁變厚、管腔變得狹窄,由於這些動脈管腔變窄,甚至完全閉塞,由這些動脈供血的組織就會缺血、甚至發生「梗死」。

當糖尿病患者腿部局部出現缺血時,局部皮膚的顏色就會發生改變,如果局部皮膚的供血長期得不到改善,就會伴有色素沉著,出現皮膚變黑,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此時再又一個小破口,就非常容易發生感染,出現我們常說的糖尿病足壞疽,如果處理的不及時,就只能截肢。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第四、腿部出現潰爛、感染、壞疽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下肢的潰爛、感染、壞疽時,這很可能提示是糖尿病足,並且病情是比較嚴重和危險的,與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感染,並且糖尿病患者發生感染更難控制。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皮膚如果有小的破口,不容易發生感染,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皮膚存在小破口,就很容易發生感染,所以當糖尿病患者腿部出現潰爛時,必須重視,及時去醫院就診,預防感染,及時截斷由糖尿病足發展為糖尿病足壞疽的趨勢。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如果出現以上四種表現,那您就必須尤其注意是否存在糖尿病足,這四個現象是糖尿病足病變常見的四個信號,往往提示存在糖尿病足病變。

如果出現了上述癥狀,需要儘快去醫院就診,現在醫院有很多檢查對糖尿病足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包括有:10g尼龍絲檢查法、神經傳導速度檢查、踝動脈-肱動脈血壓比值檢查等。

三、預防糖尿病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預防糖尿病足的重點就是控制血糖,長期高血糖水平狀態是糖尿病足發生髮展的根本原因,預防糖尿病足,根本問題是嚴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應該規律監測血糖、嚴格按醫囑規律服用降糖藥物。

同時,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應以低脂低糖、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清淡食物為主,每日少食多餐,避免食用高油脂的食物,如:堅果、油條、烙餅等。

在日常生活中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長期預後,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適當做30~60min的小腿和足部運動,如:散步、慢跑、甩腿等。在嚴格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同時輔以生活方式的調節,可以有效地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發展。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糖尿病足之所以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足病變非常容易發生糖尿病壞疽,一旦發生了糖尿病壞疽,這常常意味著壞疽部分反覆感染需要經常住院,甚至截肢,並且一次截肢可能還不是終點,甚至需要對發生了糖尿病壞疽的肢體進行多次截肢。所以糖尿病足患者預防糖尿病壞疽就顯得尤為關鍵。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生活中許多小意外都可能導致糖尿病足進一步發展為糖尿病壞疽,所以糖友們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要格外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比如《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進展》中指出:

1、洗腳時水的溫度最佳是在37~39℃,洗腳的時間應控制在5~10min,避免在洗腳時加入有刺激的洗滌用品,保護腳部皮膚;

2、修剪腳指甲不宜過短,過短則很容易損傷腳趾,趾甲邊緣應保持平整、圓滑;

3、避免在黑暗中行走,避開障礙物,防止撞傷腳部;

4、避免對腳部進行力量較大的按摩,輕柔地按摩可以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改善糖尿病足病變,但是力量較大的按摩則有可能會損傷腳部皮膚,導致糖尿病壞疽;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避免損傷腳部的小細節。

在《多學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專家共識》中也指出,合適的鞋子可以避免糖尿病足損傷而發展為糖尿病壞疽: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鞋料是柔軟的皮革材料、鞋頭是寬而深的鞋子,或者其它可以減小壓力的鞋子;其次冬天要注意保暖,預防凍瘡,預防腳部損傷,就是避免糖尿病足壞疽最優、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上面案例的張大爺就是因為洗腳溫度過燙,燙傷了腳部皮膚,局部皮膚出現發黑、破潰,而他以及他的家屬都沒有重視,最終發展為糖尿病足壞疽。未來張大爺的生活,很可能是只能在輪椅上或者拐杖下生活了。

在臨床上,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就是因為洗腳時燙傷而反覆住院,最後發展為截肢,所以廣大的糖友們,為了我們的健康和生活,注意糖尿病足來臨時的「四個信號」,及時就醫延緩糖尿病足的發生髮展,預防糖尿病足壞疽的發生。

腳部出現這4個信號,可能是糖尿病足來臨了,建議你儘快去檢查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趙晨旭,周慧敏.《中國糖尿病足診治指南》解讀.中國臨床醫生雜誌,2021,49(12):1405-1408.

[2]李俊麗,王瑞潔,任美玲.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進展.兵團醫學,2021,19(04):72-74.

[3]戴薇薇,周秋紅.《多學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專家共識(2020版)》(預防部分)解讀.實用老年醫學,2022,36(06):645-648.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 天天要聞

讀這本書!健康的習慣也可以很輕鬆

人類的壽命更長了,但生活質量也更好了嗎?數據顯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數量眾多,人們的生活質量堪憂。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習慣改變,讓身體年齡比實際更年輕?如何讓提升你的健康壽命,既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如何從零開始學做人生的健康規劃,讓你從容不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 天天要聞

中老年人普遍肝血不足,煮粥時加點它,能緩解眼乾、失眠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眼睛乾澀、打不起精神,晚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明明白天也沒熬夜、也沒喝咖啡,卻總是覺得腦子像糊了一層漿糊——這可不僅僅是「年紀大了」那麼簡單。中老年朋友尤其要警惕:一旦肝血虧虛,身體就像缺了一桶「潤滑油」,眼睛乾燥、睡眠難安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 天天要聞

「1+1>2」,降壓藥聯用的隱藏技能,你用對了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現在服用替米沙坦,但是血壓控制的不理想,是不是需要加大劑量或是換成其他降壓藥物,比如氨氯地平呢?華子告訴他,增加劑量或是換藥,都不算最好的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在替米沙坦的基礎上,增加氨氯地平進行聯用,很可能會出現「1+1>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攝影 陶繼東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 天天要聞

為什麼一到夏天,手上就長透明小水泡

夏天來了,很多人手上會長一些透明的「小水泡」,雖然不疼,但是癢到讓人懷疑人生,一不小心撓破後,裡面會流出一些液體。這些既影響美觀又奇癢無比的小水泡,到底是什麼?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 天天要聞

馬上評|子宮肌瘤驚現男性患者,如此論文何以一路綠燈?

涉事論文於2017年6月發布在《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誌。圖/電子雜誌截圖近日,一篇題為《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情緒和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的論文引發廣泛關注。論文中稱「選取了子宮肌瘤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男性會患子宮肌瘤?該論文被指「過於離譜...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 天天要聞

去了日照8次,我的建議是...

誰懂啊!去日照玩了一趟,3天花了不到1000塊。日照的景點多數都免費,只要提前做好攻略,真的很適合學生黨窮游~景點也很集中,但是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建議參考本攻略~去日照玩3天行程安排:Day1:萬平口3號門-太公島牡蠣公園-第三海水浴場-大泉溝漁港-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Day2:燈塔廣場-巧克力漁家-日照科技館-日照海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