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預囑首次入法,臨終搶救該由患者說了算 | 新京報快評

2022年07月03日23:47:03 健康 1190
生前預囑首次入法,臨終搶救該由患者說了算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2021年3月21日,北京松堂關懷醫院,一老人在病房外通道散步。通道的末端是雛菊之家,專為兒童臨終關懷設置的病房。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據報道,深圳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於近日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其中,第七十八條在「臨終決定權」上做出了大膽突破,規定如果病人立了預囑「不要做無謂搶救」,醫院要尊重其意願,讓病人平靜走完最後時光。深圳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生前預囑立法的地區。

該條新法規,對於不堪忍受過度搶救之苦的臨終患者,是一大福音。人之將死,個人意願既難以表達,更難得到尊重。尤其當各種導管插進患者身體後,患者說話交流的機會喪失,想表達想法幾乎不可能,即使因過度搶救導致患者十分痛苦,也只能被動忍受,直到生命結束。

但有了生前預囑則不同,臨終搶救是否採取插管、心肺復甦等創傷性搶救措施,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統等,患者均可事先自主做好安排。而且,這種生前預囑具有法律效力,不必擔心醫生和家屬會隨意更改。長期困擾臨終患者家屬的一道難題,也有望從此得到化解。

尤其對於老年患者的子女及其他親人而言,儘管患者已處於彌留之際,若不「儘力搶救」,對己怕留下遺憾,將來自責「是我害了老人」;對外則擔心留下把柄,怕人說不孝、捨不得花錢。倘若老人有多個子女,主張「放棄搶救」的子女,還可能受到其他子女的指責。

在這些傳統觀念、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明知任何醫療措施都已經不可能逆轉病情,仍然「不到最後決不放棄」,就成為普遍現象。在此過程中進行的過度用藥、檢查,甚至過度搶救等,不僅加重了自身經濟負擔,也給患者帶去痛苦,對醫療資源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有了生前預囑,相關決定來自患者本人,並得到法律的支持,家屬便可以不再面臨這種兩難選擇。同時也給醫生吃上了一顆定心丸。

此前,民間也在大力推廣生前預囑,比如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在業界就廣為人知,其相關網站推出的「我的五個願望」,國內已經有5萬多人填寫。

但這種民間倡導不具法律效力,一旦患者親屬對此有異議,醫療機構及醫生就可能面臨民事侵權索賠,或者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讓醫生不敢做決定。也因此,當患者生命垂危之際,醫院仍秉著救死扶傷的醫學精神,對其進行無謂搶救的情況,並不罕見。

通過立法,生前預囑具有法律效力後,醫生在法律框架下做出選擇,將不再顧慮重重。

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從制度層面推動傳統觀念轉變的過程。有時候,不惜代價的搶救,並非是患者所樂見的,也不是對生命尊嚴的最好保護,更不應以此站在道德高地,評判患者子女及醫院、醫生的選擇。

以此而論,深圳率先在全國建立「生前預囑制度」,其在「臨終決定權」上的觀念引導和制度探索價值不應小覷。

建立生前預囑制度,通過立法賦予患者臨終搶救決定權,給患有醫學上搶救治療無望疾病的老人帶來安寧,使他們的離世從「生死兩相憾」變成「生死兩相安」。

也要看到,生前預囑的完善和普及,在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前預囑涉及諸多法律和醫學專業概念,患者理解有難度,簽署生前預囑前,要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指導與服務。包括創傷性搶救是否值得實施、損害與收益如何評估等,也要完善操作規範,使之有章可循。

此外,生前預囑入法,也要避免被惡意利用,比如臨終搶救的醫療開支很大,要謹防健康商業保險誇大生前預囑的作用等。

儘管生前預囑首次入法,規則未必成熟,但深圳在此方面進行的制度性探索,必然會日益累積經驗,為我國普及生前預囑開創一個科學模式,最終讓每位患者都有權選擇自己的臨終搶救方式,能夠從容和有尊嚴地離世。

撰稿 / 羅志華(醫生)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盧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0乳糖≠0升糖!中老年健康管理,小心隱形血糖陷阱 - 天天要聞

0乳糖≠0升糖!中老年健康管理,小心隱形血糖陷阱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0乳糖食品成了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首選。然而,「0乳糖」真的意味著健康無憂嗎?當您為找到一款「腸胃友好」的產品而欣喜時,是否曾想過,這看似健康的「0乳糖」標籤背後,可能潛藏著意想不到的「血糖危機」?
山西省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山西省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盛夏高溫多雨,有利於細菌、野生植物生長繁殖,是細菌性、有毒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發季節。對此,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特別提醒公眾,近期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旅遊時,要小心「病從口入」,謹防食源性疾病。
「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學術交流會於杭州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學術交流會於杭州成功舉辦

6月21號中醫營養學糖尿病管理唐來邦方案發布會於杭州盛大舉行。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王宏才教授攜其深耕三十餘年研究的三調通脈法正式入駐杭州唐來邦健康管理機構。該方法以調氣調陰調神為核心,巧妙融合八位中醫大師的學術思想精華。6月21日,由廈門唐來邦醫學營養研究中心主辦的「唐來邦中醫營養糖尿病管理方案」...
【科普】洗頭後這個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 - 天天要聞

【科普】洗頭後這個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

很多人習慣用毛巾用力擦拭頭髮,認為這樣能幫頭髮儘快干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習慣性動作,會加重脫髮。01 洗頭後最怕用毛巾搓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教授楊希川表示,洗頭後用毛巾大力揉搓頭髮,可能會造成發質損傷,讓發質越來越差。
開啟失眠治療新篇章,國產助眠葯上市,改善睡眠質量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聞

開啟失眠治療新篇章,國產助眠葯上市,改善睡眠質量有了新武器

睡眠,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大困擾,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長期受慢病困擾的人群。說失眠吧,有的人確實又能睡著;說睡得好吧,半夜老是容易醒,醒了又很難再睡著,甚至整晚夢多,睡眠質量很差。好睡眠,如今已經成了一種難得的、花多少錢也無法輕易買到的高級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