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吐槽一下網上那些對諮詢師的一些認知角度:
看文章表達了一下自己觀點,每次都會有一些所謂高人指指點點:什麼你是學心理學的,應該怎樣怎樣。你學心理的怎麼能這樣想?心理專家應該幫助他們一下。。。。
真心無語[捂臉][捂臉]
就像,你是廚師就應該會南北大菜,滿漢全席,就應該過年過節餐桌都和別人家不一樣。
你知不知道很多大廚在家完全不做飯的?
你知不知道廚師也是術有專攻?
你是醫生就應該挨家挨戶敲門,問問家裡有沒有病人一樣。路上看到又不舒服的,懷疑有病就把人攔下來治病。
你知不知道有句話叫:醫不叩門?醫生的工作很多也是遵循家屬和本人的意見下才能進行?
所以啊,心理諮詢師,只幫助願意伸出手求助的人,為什麼?因為別人沒有意願度就沒效果,你上去說人家心理有問題需要調整,多半人家覺得你有問題,不信你試試?[捂臉]
尊重,共情,積極關注,是諮詢師做的最多的工作。因為這個世界上太多人渴望被尊重理解,渴望被看到價值,渴望有人願意聆聽心聲。
心理諮詢師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想法和以及糟糕的原生家庭,出了諮詢室就是一個普通人,或者是媽媽,或者是朋友,姐妹等身份,也會有情緒,有不乖的孩子,有出軌的LG等,你有的都可能有。
只是因為學了,更懂得如何專註於讓自己的生活活的更幸福。而不是隨時隨地要像一個偵探一樣去探索別人隱私。
心理諮詢師作用更多幫助對方體會自洽,幫助對方看到更多選擇,看到答案一直在自己心裡,找到真實的「自我」,做出他們自己的判斷和決策,提升人格飽滿度,讓生活更輕鬆,從而助力身心健康,更好適應社會。
而一切的效果最終來自於來訪者的「我願意」。因為真的有很多人,有痛苦來求助,實際上內在不願意改變,諮詢師真的無能為力。
總之,咱真不是「神」,是人,諮詢師是一個職業而已,只是這個職業更多的和內心那個「你」做工作。諮詢師更多的在於自助,自助的道路中順便助人,助有求於我的人,修己以安人。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只要你足夠智慧,懂得反求諸己的原理,身邊都是你可以借鑒的鏡子,幫你照見成長的道路。
讓很多人失望了[笑哭]我們都不完美,如果實在不滿意,不然你也學一下看看會發生什麼?[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