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2021年06月28日18:17:42 歷史 1975

一張清朝末年的照片,揭開上古神獸神秘面紗,麒麟到底是什麼生物?世界上是否真實存在,神獸麒麟在我們國家象徵著祥瑞,但我們又從來都沒有見過它,它是如何出現在人類歷史中的,一直都是一個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麒麟的秘密。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在古代,古人會把雄性稱為麒,雌性稱為麟,麒麟被視為吉祥神寵,從古人留下的記載就可以看出,它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於一體,尾巴形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感覺是集多種動物於一體的產物,好像什麼都像,又什麼都不是,而在古代神話和古書里,麒麟的形象一直是非常具體的,就好像確實有此神獸一樣,可是為何沒有人見過它,這張清朝老照片,又是何人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的呢?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麒麟可以說是活在傳說中的生物,但我們的儒家創始人孔子,是和麒麟有著很大的淵源,傳說在孔子出生時,其母親便遇到了麒麟,而在死前又再次遇到麒麟,可謂遇麟而生,見麟而死,孔子也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就廣為流傳,孔子對麒麟的感情如此特殊,難道孔子見過麒麟嗎?史料上並沒有記載過有誰親眼見過它,還有一種說法,說麒麟是龍的後代,這個就有點扯了,龍生九子沒錯,但並沒有麒麟。麒麟可是和龍一個輩分,只不過帝王們就喜歡自詡為龍,無形中就抬高了龍的地位。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關於麒麟最早的記載是出土的甲骨文,上面刻錄著「獲龍獲麟」,而古人對麒麟的形象有著詳細的描繪,那麼如果沒有麒麟,他們是憑藉想像描繪出來的嗎?有沒有可能麒麟也像恐龍一樣是滅絕了的一種物種呢?在春秋時期《左傳》有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而後取之。意思是在2500多年前,除了仲尼這樣博學的人,已經很少有人認識麒麟了,甚至有人因此奇特長相,認為麒麟是不祥之物,而在《文獻通考·物異考十七》中,記錄了春秋到宋太祖時期麒麟數十次出沒的記錄,直到清朝雍正年間,依稀還有相關記載,但是這其中真假卻無從考證。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對於麒麟的形象,總不能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吧,那麼如今這樣一個形象又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呢?在東漢《說文解字》中這樣描述麒麟,麒,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麟,大牝鹿也。由此可以推斷麒麟的原型可能是一種鹿,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的北魏貴族元輝的墓誌,在其四周都有各種神獸的裝飾紋樣,在下方就出現了一個麒麟,而此時的麒麟卻是一頭獨角獸,到了宋元時代,麒麟就變成了雙角獸,觀察這一時期的瓷器,可以看到上面繪製著麒麟頭還是鹿頭樣式,在這之後,麒麟的頭就逐漸變成了龍頭,由此可以看出麒麟的形象是一直在變動,而最初的原型被專家猜測為馴鹿,因為在麒麟產生的年代,麋鹿是中原地區體型最大的,也是分布最廣的鹿,而為何剛出生的麒麟形象為一隻角呢?那是因為人們賦予了麒麟神聖魔幻的色彩,所以將兩隻角描繪成了一隻角,這種不常見的形態,也讓麒麟擁有了神話意義,麒麟的形象又和龍非常的相似,所以在神話故事中說,麒麟是龍的雜交後代,所以有鱗片,這個想像力還是非常豐富的,而且能夠自圓其說,說了這麼多,麒麟的形象,總是給人感覺很虛幻,沒有一個真實的生命可以考究,那麼這張照片出現的麒麟圖又是怎麼回事呢?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仔細看一下這張照片,黑白色調,兩隻清晰可見的猛獸,三名身著異服的怪人,後面有一座古風建築,整體給人呈現的是一種詭異又神秘的畫風,左邊的第一個動物看起來像神獸,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不像是一個地球上存在的物種,頭上有角,還有鬍鬚,身上有鱗,尾巴又較為粗壯,好像是蜥蜴的尾巴,腿和蹄子又很像馬一類的樣子,這張照片中它是最像麒麟的動物,而它旁邊的這位就厲害了,雖然身體都有鱗,還有粗壯的尾巴,但是頭就完全不一樣了,從正面的角度看,頭上的角變成了一隻,嘴巴和頭很像牛和鱷魚的結合體,頸部又很粗壯,彷彿比頭還要粗,二者有些類似於雄獅和雌獅,一個有鬃毛,一個沒有,其他足部和背部以及尾巴都十分地類似,而且表現的雄性稍大,雌性稍小,那麼這就是麒麟本尊嗎?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我們再來看照片中的三個人,身披蓑笠,頭戴草帽,看不清面目,而他們的肢體也十分的怪異,左邊的那位長了一個好像是烏鴉一般的頭,而手臂和手指又很長,腿像個大西瓜,這哪能看出是人類,所以這張照片的背後又到底有著什麼秘密呢?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相機是18世紀初才從歐洲由法國人儒勒傳入到了中國,所以這張照片,最早應該是1846年以後出現的,可是一張170多年的照片,是如何保持如此高的清晰度呢?深入挖掘之後,小編髮現了,這張照片最早出現在2018年的8月28日,是發表在郭東的微博賬號上,同時發表的照片一共是九張,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張。其他八張照片更加的詭異和另類,甚至出現了傳說中的怪物,可是反轉來了,這些照片是作者郭東所有,而他想要描述的是一個宣室志中古墓成精系列,可是這個照片中的空木寺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這些不過是這位郭東大神的畫作,而他也在微博澄清了此事,說這只是自己因為寫了古木成精的故事,深入挖掘這一題材後,加上受《西遊記》中荊棘嶺那幾個樹妖和毗藍婆菩薩關係的啟發,由此創作出來的這幅畫,這些都是用一款軟體製作而成,這種製作手法在電影中也十分的常見,也就是建模畫貼圖這樣的手法,所以看過之後,是不是覺得這個事件很烏龍啊,而且已經被闢謠很多次了,可能是因為麒麟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中地位形象比較特殊,所以大眾更希望這一神獸是真實存在,而不是完全吸引出來,由此可以看出,這麒麟的照片是假的無疑了啦

「清末麒麟照」流出?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 天天要聞

所以,世界上是否存在過麒麟也基本就得出結論。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清朝八賢王八爺,他到底輸在哪裡?

作者聲明:(別抄襲我的文章,已加入原創者聯盟,各大平台都已發過,你抄會封你的賬號,聽勸,別輕易嘗試!)第一康熙是對太子有很深感情的,是他親自一手養大的,雖然最後太子不得不廢,但在太子徹底倒下沒救之前跳出來跟太子爭搶的,無論老大和老八,都會成
中國完成了哪些在外國人看來難以完成的事?網友:村村通電… - 天天要聞

中國完成了哪些在外國人看來難以完成的事?網友:村村通電…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噗,不是說,就算是乞丐都會留著一個饅頭防止有一天沒討到飯么……‬中蘇交惡的時候,中方外交人員怒噴蘇聯佬:你們不要得寸進尺,得隴望蜀
秦瓊、羅士信、程咬金為何是無人敢惹的三人組合? - 天天要聞

秦瓊、羅士信、程咬金為何是無人敢惹的三人組合?

隋唐演義中,猛將眾多,高手如雲,如李元霸是十八條好漢之中的第一位,宇文成都排在第二,這兩人都是惹不起的存在,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厲害的角色。但是如果說起組合,有三個人的組合是非常強大的,號稱無人敢惹,他們三人分別是秦瓊、羅士信、程咬金,這是為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