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2024年06月09日14:43:14 歷史 1022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何能比處死年羹堯的上諭還要重要?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雍正帝

雍正新政中的第一陽謀

滿清入關時,雖然憑藉八旗鐵騎的英勇彪悍統一了全國,可在鞭長莫及的西南區域,有大量少數民族盤踞,他們以寨落與堡壘的形式,把控山川河流,即便清軍的鐵蹄再過堅硬,也無法越過這群山峻岭般的天塹

因此,為了穩固西南方的統治,清廷決定繼承襲明朝「以夷制夷」政策,通過籠絡少數民族首領,授以土司、安撫司之類的官職,通過他們來加強對邊疆的管理與控制,進而實現對西南地區的有效控制。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雲貴苗民

康熙作為滿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統治了大清整整六十一年的時間,經過這位千古一帝的苦心經營,大清先後完成了平定三藩,收復台灣,粉碎準噶爾叛亂等輝煌戰事,擴大的帝國額疆域領土。然而正當大清疆域急速擴張之時,潛在的治理混亂也逐漸暴露,土司叛亂此起彼伏,已然威脅到了大一統王朝的正常運轉。

在轄區內,土司對本族百姓採取極端的壓迫與剝削,無論財物、家庭、自身都屬於土司所有,土司可以任意取用他們的財物, 甚至是子女,以此來逞其所欲。由於在軍事上未受中央節制,土司在其土地上還擁有軍政大權,設有一套統治機構,儼然成為一個國中之國,使清政府越來越難以對其進行控制。

等到雍正繼位後,西南地區的土司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各個寨落的土司相互串聯,結為軍事同盟,以此抗拒清政府的賦稅收繳。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平定土司叛亂

針對這前所未有的邊疆動亂,雍正決意進行鐵腕改革,於雲南貴州四川進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所謂改土歸流,就是將原先的土司自治區,改成國家統一的州縣體制,並派遣中央官員取代土司在當地的統治。

貴州作為土司勢力最為龐大,且距離中央最為邊遠的地區,成為改土歸流的首個試點。雍正根據當地土司的勢力構成,制定出剿擒並重策略,特命雲貴總督鄂爾泰清點軍隊,準備隨時與土司交戰。

計擒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為上,勒獻次之。《清史稿

在收到雍正帝的最高指示後,鄂爾泰絲毫不敢怠慢,隨即在貴州長寨這一苗民聚集地用兵。一些土司不願就此結束自己在土司地區的統治,於是便煽動苗民進行抵抗。對此,雍正帝效仿諸葛亮七擒孟獲,要求鄂爾泰對土司首領採用計擒策略,在平定貴州仲家苗過程中,鄂爾泰計擒鎮遠知府刁澣、土知州安於藩,以最小的傷亡代價推進了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對長期作惡、危害百姓的土司,雍正堅決採取「剿」的策略,以此來對其他土司進行震懾,這一舉措收到了極佳效果。為了最大限度保證改土歸流的成果,雍正帝特命將這群土司發配到千里之外的異地,經過連年不斷的軍事清剿,在清朝盛行了70餘年的土司制度宣告瓦解。

改土歸流後的疆域穩定

改土歸流之前,邊疆地區的統治完全掌握在幾個家族手中,不同於中央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土司的繼承製度五花八門,甚至就連土司的兒媳都有同等繼承權力。總的來看,除了父子繼承之外,土司內部還存在四種特殊的繼位方式。

第一:兄終弟及,哥哥死後可由弟弟繼承。

第二:母女承襲,母親死後女兒可繼承土司職位。

第三:妻婿承襲,女婿也可繼承土司職位。

第四:妾媳承襲,土司的妻子、兒媳也享有同等繼承權。

可以看出這些繼承方式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無論誰繼承土司職位,他與被繼承者之間必然存在極其親密的血緣或親緣關係。換言之,整個邊疆其實就掌握於幾個大家族手中,這幾個家族再通過頻繁地聯姻,就可以形成強大的政治同盟,以此來反抗清政府的統治。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的核心就是將土官改為流官(中央派遣)

改土歸流以後,雍正帝在邊疆設立流官,直接取代了土司的統治,同時駐派兵丁防守,推行保甲制。具體而言,以十戶為一甲,設一甲長,再以十甲為一保,設一保長,最後將十保整合為一里,設一里長。在保甲制的約束下,百姓要配合甲長或保長進行賦稅繳納、社會治理、丈量土地等工作,藉助這一基層自自治制度,有效防止了土司勢力的死灰復燃。

土司沿襲世職,遠在邊陲,恐其驕悍自恣,不循禮法,故設流官以司稽查。必官職、聲勢足以彈壓,方於地方有益。《雍正朝硃批奏摺》

當然,若想徹底根除土司勢力在當地的影響,僅是依靠軍事防範還遠遠不夠。雍正針對西南區域民族形勢複雜的特點,特命鄂爾泰挖掘河道、開闢山路,好讓中原民族進入到少數民族區域,企圖通過經濟文化上的交流,來清除土司對當地百姓的思想控制。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後的商業貿易

隨著河道的疏浚, 江路的開通,長期以來的交通障礙隨之消失,極大便利了西南人民同中原人民的交流和往來。有不少中原人民來到雲貴川區域,在這裡務農或是經商。不僅發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還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同中原內地的一體化。可以說,倘若沒有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清朝的邊疆難以保持穩定,從現代視角來看,中國西南疆域的穩固形成,也與雍正推行的改土歸流政策密不可分。

結論:

改土歸流作為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其實並非雍正帝首創,早在明朝萬曆年間,萬曆帝就推行過小規模的改土歸流,但在受到土司的激烈抵抗後宣告失敗。此後的一百餘年,許多統治者躍躍欲試,只不過沒有一人能從土司手中奪取權力,邊疆的形勢已經不容樂觀。雍正繼位後,決意在全國範圍內改弦更張,著手從階級、民族、疆域三個方面緩解矛盾,改土歸流最為新政中的重要內容,也確實緩解了這三個方面的矛盾,進而為大清王朝延續了二百年統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許多角度來談,比如組織度、政治、經濟等。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戰爭雖然是政治的繼續,但政治鬥爭一旦轉變為軍事鬥爭,就必然要遵循軍事的規律。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根據華北軍區、西北軍區、廣東軍區和廣西軍區的報告,在應整編的部隊和機關中,在實行整編之前應當和可以進行一次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