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南北方飲食的差異性,和南方相比,北方人更喜歡麵食,幾乎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面,餃子、烙餅、餡餅、麵條、卷子......
可對於同是北方人的糖尿病患者還能繼續吃麵條嗎?很多人都怕吃完後血糖飆升,或者是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這可如何是好?
確實,麵條的含水量高,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都要比之前的低,但人們在吃時容易犯2個錯誤,以至於造成血糖飆升。
吃麵條,不顧及量:
有的人看麵條熱量低,於是不顧及吃的總量,加上我國人大口進食的習慣,即使水分多的麵條,過量食用也會增加血糖飆升的危險。這也是為什麼建議大家要少吃主食的原因,按照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標準,每餐吃一個拳頭大小即可。
同樣的其他主食也是如此,如米飯、饅頭、烙餅等,建議大家烹飪主食時,如精白米面還可以加上粗糧,如蕎麥、燕麥、藜麥,按照一半和一半的比例,營養健康又美味。
吃麵條,不顧及麵條湯:
你是否也喜歡把麵條湯都吃了,相信很多人都會這麼做,但事實上,無論是自製麵條還是飯店裡的麵條,湯里都有被糊化的澱粉,人喝了後極易升高血糖。
針對患有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風人群,更不建議喝麵條湯,如牛肉麵、油潑面、臊子面當中都含有較多的嘌呤,喝得越多越容易影響機體排出尿酸,甚至造成一定的代謝負擔,增加相關併發症的發生概率。
包括痛風石、痛風性關節炎等,哪怕是健康人群脂肪高的麵條湯也要少碰。
那麼,糖尿病人吃麵條堪比「白糖」的說法?到底是誇張還是事實?
民以食為天,任誰都喜歡吃美味的食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份享受。比如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的糖尿病人群,在面對麵條類的美食,即便是沒有吃白糖的說法那麼誇張,但也不能過量吃適量為宜即可。
另外,為了幫助糖尿病患者穩定病情,建議把精細的麵條換成粗糧麵條,粗糧富含膳食纖維,不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可增大腸胃體積,延緩餐後血糖上升。
由於粗糧的味道比較差,所以添加1/3或者是1/2就是美味和營養兼得的做法。除了粗糧麵條以外,糖尿病患者還可以選擇粗糧飯、粗糧粥,都不像傳聞中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