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可以少量攝入豆製品,並非完全不能吃。對於痛風/高尿酸患者來說,大家都會很注重食物中的嘌呤含量高低,因為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是尿酸,所以嘌呤多了也代表生成的尿酸多,恰好大豆類食物是含嘌呤較高的一類食物,它們製成的豆製品同樣也延續了較多嘌呤的存在,所以大部分高尿酸/痛風患者都會選擇放棄吃大豆、豆製品類食物。實際上,適量攝入一些大豆、豆製品也無妨,只要不是頻繁、過量攝入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
我們體內的嘌呤也並非完全來源於食物中的嘌呤,相反,大部分的嘌呤來自我們自身合成分泌的部分,只有20~30%的嘌呤來源於食物中,食物中的嘌呤對總嘌呤的影響其實是較小的,所以,即便偶爾吃到了一些高嘌呤的食物並不用過度緊張,它們對我們的血尿酸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另一方面,植物性的嘌呤和動物性的嘌呤對人體的影響也大有不同,植物中的嘌呤對人體影響較小,吸收率較低,而且植物性食物本身也富含膳食纖維、植酸、鞣酸,吸收率還會大幅下降。有一項有趣的實驗還發現,如果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群攝入足量的嘌呤含量較高的蔬菜,比起那些每日攝入蔬菜不足的高尿酸患者來說,誘發痛風的幾率反倒還下降了27%,這說明攝入充足的植物性食物比起在意它們的嘌呤來說是更重要的一點。
不僅如此,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其實也沒那麼高,因為大豆類做成豆製品後,因為有加熱、加水稀釋等步驟,最終嘌呤的含量會大幅下降,例如豆漿,豆漿的嘌呤含量100g才30mg左右,屬於低嘌呤飲品;豆腐、豆腐乾、豆腐皮嘌呤含量約50~70mg/100g,屬於中嘌呤食物,也並非高嘌呤食物,適量攝入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不是大量食用豆製品,痛風、高尿酸患者都沒問題。
對於痛風/高嘌呤患者來說,其實也有不少嘌呤含量不高的食物可以選擇,如果蔬類、主食類、蛋奶、堅果、油脂、瘦肉,大部分都能正常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大豆、菌類、動物內臟、肥肉、魚蝦蟹等海產品,這些食物嘌呤含量較高,謹慎食用,不過對於大豆、菌類、豆類等食物不用過度擔憂,適量攝入即可,控制動物內臟、肥肉、五花肉、海鮮的攝入。部分海鮮類食物其實嘌呤含量也不高,如海參、海蜇皮屬於低嘌呤食物,可以正常食用,魚類中桂魚、金槍魚、鮭魚、鱸魚、鱔魚等嘌呤含量較低,也可適量食用,少量中嘌呤魚類,如鱈魚、旗魚、鮑魚少吃,高嘌呤魚類如沙丁魚、秋刀魚、鳳尾魚、帶魚、魚乾、烏魚、魷魚最好不吃。高尿酸患者還應當注意油脂、糖類的攝入,肥胖、三高會增加誘發急性痛風的幾率、過多糖分攝入可能會增加合成嘌呤的底物,同樣會影響血尿酸,容易被忽略的是水果、蜂蜜的攝入,過多攝入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誘發痛風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