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教師越來越少?老師:不只待遇低,另一問題是主因

2020年12月23日20:10:04 育兒 1591

一朋友正讀二年級的兒子朗讀課文的時候,帶著明顯的女播音腔調,聽上去優美有餘,但陽剛不足,聽上去怪怪的。經過一番了解,原來小學低年級幾乎沒有一個男老師,就連體育老師也是女的。朋友擔心兒子的性格形成會受影響,因為家裡的爸爸工作忙陪伴少,可到了學校又全都是女老師,在孩子的舉手投足間會無意識模仿女性化運作,她希望學校能增加一些男老師。

為什麼男教師越來越少?老師:不只待遇低,另一問題是主因 - 天天要聞

當教師性別過度單一化,對於學生的情感認知、教育的多元化,都或多或少會帶來影響。如今的中小學男教師越來越少,這個問題雖然被廣為關注,並採取了一些改善措施,但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破解方法。招不到男性教師,幾乎成了所有中小學校長們的心頭病。男女教師比例失衡的狀況,不僅無法隨著新教師的補充自然改善,反而比例失衡愈演愈烈。

一位中部地區某小學校長說,2017年全縣招聘327名中小學教師,男教師只有41名,並且包括了」特崗計劃「分配的23名,真正招聘的只有18名,當前願意到中小學當老師的男生太少了。人們都覺得問題根本出在教師的待遇差,工資低上。

隨著加大教育投入,「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一提法,已經從今年1月開始在逐步落實。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不只是我國教育部當下的重點工作,也是很多國家的難題。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女性平均佔2/3。在立陶宛和俄羅斯等國家,女性教師幾乎佔了80%。看來,工資少並不是男性教師少的主要原因,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教師是一個高度性別化的職業。

為什麼男教師越來越少?老師:不只待遇低,另一問題是主因 - 天天要聞

有位網友留言:看了你的文章後感觸頗多,我是一名小學男老師,儘管費盡周折考到的,但工作了一年後,我就感到厭倦了。當個孩子王,每天過得單純、快樂,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幼稚是交際圈子太不適合男人。身邊除了小學生就是女性老師,很不喜歡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簡單重複工作,沒有挑戰性,沒有前景。身為男人,很害怕從上崗就奔著退休的工作,再做兩年就換份工作。

有位工作了5年的師範生也有類似的感嘆:很喜歡孩子,所以高考填志願時毫不猶豫就報讀了師範。可上班幾年後就漸漸沒有了激情,天天和小孩子在一起說得嘴巴都麻木了,把所有的耐心細心愛心都給了學生,下班回到家懶得開口與家人交流了,感覺多說一個字都很累。對男生來說,整天對著一幫小孩子婆婆媽媽的,沒有絲毫的成就感。

所以說,中小學校緊缺男教師,不能只怪教師待遇差工資低,還有一些較為深層次的問題,更值得我們注意和剖析。

從生理特性來說,男性更喜歡有創新、挑戰性的工作。對男教師們來說,如果教學沒有挑戰性,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工作,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把幾個知識點翻來覆去地講解,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從職業情懷來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人類靈魂工程師」註定教師肩負著特別的責任和使命,光憑一腔熱情與興趣很難把這個職業堅持下去。

從職業前景來說,教師從上崗開始,就可以預知到退休時候的景象,幾十年的簡單重複工作,不僅收入沒有很大改變,就連生活圈工作圈也是一成不變的。說白了,人生過得太平淡,沒有大起大落的波折,更沒有付出就回報的期許,男性要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很顯然,這份波瀾不驚的工作真的不適合很多男性。

為什麼男教師越來越少?老師:不只待遇低,另一問題是主因 - 天天要聞

總而言之,說了多少年的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問題,不是單單改善教師的待遇,提高教師的收入,就能解決的!還需多管齊下,多頭髮力,讓教師這個職前景好,社會地位高。在芬蘭,年輕人最嚮往的職業就是當老師,中小學教師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過了總統和大學教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生活老師是學生校園生活的溫暖陪伴者。今(23)日,上游新聞「陽光心橋」聯合重慶市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沁一心理走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用一場公益講座,為該校的生活老師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心理健康課,共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周紫薇在為生活老師們上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 天天要聞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5月23日,董明珠與孟羽童同框直播,回應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的問題。董明珠稱:「羽童其實還是讓我挺感動的,格力有明確規定離開以後再回來是不可能的。」董明珠表示孟羽童還要出去讀一年書,回來再說,並邀請孟羽童隨時回來參與直播,稱孟羽童對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輕」。此外,董明珠還談起了和孟羽童重新...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 天天要聞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文/婷媽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摔了一跤,全家立刻圍上去噓寒問暖;班級競選失敗,家長轉頭就向老師「討說法」。 現在的孩子,在成長路上幾乎沒遇過什麼坎坷,一路「順風順水」。可仔細想....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 天天要聞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市民王先生家最近剛添了小寶寶。產婦和孩子還沒出院,王先生就在「隨申辦市民雲」移動端收到了一條消息,提醒可以給寶寶參加本市城鄉居民醫保了。他通過「隨申辦」頁面引導,勾選「確認參保」並選擇家庭共濟組網功能,動動手指就完成了新生兒的居保參保流程。第二天,他收到消息推送,顯示新生兒居保賬戶已開通。「這幾天一...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 天天要聞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近日,有網友在社交網站發帖反映,浙江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有教師使用工具長期捆綁一孩童,家長查看監控後發現此事。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圖源:園方公眾號)5月23日,寧波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被舉報的是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寧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 天天要聞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在上海,剛出生的寶寶,也可「即刻」參保,父母還不用為此「來回跑動」。記者今從上海醫保局獲悉,上海醫保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新生兒父母僅需在手機通過「隨申辦」操作,即可為孩子完成本市城鄉居保參保,全程「零跑動」。該「免申辦」事項上線應用至今,本市已有881名新生兒成功建賬。市民王先生家最近新...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 天天要聞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撰文:曉雯寶寶的小肚子鼓鼓的,是不是在"攢肚"?這可是新手爸媽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家長抓狂的話題。你家寶寶幾天沒拉臭臭了?3天?5天?還是更久? 先別急著翻育兒百科或者瘋狂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