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2020年11月16日22:12:05 育兒 1070

黃香說:「我就溫了個席」。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這是多麼典型的凡爾賽名場面。試問,一個人想出名有多難?現在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閉上眼睛拚命地想,能浮現在眼前的名字數量恐怕上不了一百。歷朝歷代能在一個時代掛個名的,總共也不會超過十萬個。而在這十萬人之中,能夠家喻戶曉的名字個數不足一千。

悠悠歷史,滾滾長河,能夠在每個中華民族家庭都佔有一點分量的,更是寥寥無幾。

可黃香偏偏就是其中一個。

那麼黃香是誰呢?我們頭腦里首先浮現的一定是《三字經》裡面的「香九齡,能溫席。」就這麼一件溫席的小事,被寫在家喻戶曉的《三字經》里,還是最開始的幾句話里。在《三字經》里,連三皇五帝都被列在後面,偏偏黃香溫席的故事就寫在了前幾句,縱然你無法全篇背誦,只要略聽過幾句《三字經》的,都能把黃香這個典故給帶出來。

查一查歷史。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東漢時期官員,任內勤於國事,一心為公,調度軍政有方,受到漢和帝恩寵,後出任魏郡太守,不久被免職。他這一生,於一般人來說或許是輝煌的,但是於歷史而言,實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是他名動天下,卻是因為他履行的孝道,而他流芳千古,只是因為他曾為父親溫席。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不需要太多繁瑣的細節,不需要多麼誇張的珍珠寶器,表現自己的一片孝心,只溫席已足夠。這就是古人心中的禮。這難道不該是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嗎?

反觀現在的中國,親子關係正在日趨緊張。

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讓我的心情很是沉重。那是對於問題少年的一個訓練集中營,裡面集滿了現實中的所謂「問題少年」。採訪的時候,少年們說:「感覺自己的生活環境很是壓抑,父母到處都在掌控。連自己身上的衣服,從頭到腳都是他們買的,自己沒有一點選擇權」。可父母們呢,是否意識到自己管得過多了呢?不然,父母們說:「都怪我們管他管得太少,才讓他變成這個樣子,早知道就好好管教了。」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這就是矛盾不可調和的地方。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實行自己掌控之實;孩子大喊著需要自由的口號,實在做自毀前程之舉。都希望彼此改變,而自己卻又不想要被改變。

像那種黃香溫席的溫馨場面,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又難上加難。

黃香溫席,其最難的的地方在於心甘情願,發自內心想要為父親暖一暖這張冷冰冰的床。

父慈子孝,真的很難。《三字經》里的「父子順」,很值得人們嚮往。

親子關係,其實是雙方的問題。在其中,其實父母是最終掌控者。

現代社會較差勁的親子關係,大約是以下三種:

第一種,孩子從小就不在父母身邊,長大後又跟著父母。這其實是一種很無奈的狀態,若不是現實逼迫,有哪個父母願意與孩子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都不在身邊,等孩子大了,有一定行動能力了,父母又在身邊限制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一定好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應該多一點耐心,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都要先表現出一種接納的態度,有了感情之後再談管教。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第二種,孩子從小跟著父母,但父母對其放任自由。當父母予取予求的時候,日漸懂事的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主見,自己才是這個家庭的真正主人。孩子一旦出現了這種思想就非常麻煩,父母再也無法對孩子做任何的約束。這個時候,很多事情再要開始做其實已經晚了。除非另外出現一個令孩子非常敬仰和敬佩的人,來帶領孩子走上正道。

第三種,孩子從小跟著父母,但父母對其處處掌控。這種類型也是當今問題少年所在家庭的主流。父母的嚴厲掌控應該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時間長了,也就不覺得這是掌控了,反而還覺得自己似乎沒有好好管理過孩子。其實,要判斷是不是處於這種狀態,仔細觀察一下孩子平日的習慣就知道了。孩子有多久不敢在寫完作業後光明正大地看電視了?孩子是否連看一本中外名著都要偷偷躲著父母?孩子是否有自由安排假日時間的權利,不管是旅遊還是看書,抑或是到一間咖啡廳自在地消磨一下午的時間?孩子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否需要躲避著家長?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在一個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應該是主人,沒有誰是誰的附屬。作為家長,只需要砍斫去孩子身上那些刺,把他送到陽光之下,讓他自然生長,而並非砍去他所有正常生長著的枝葉,強迫其生長成自己期待的模樣。只有兩方都有了自主的權利,才有能力去愛人,才有能力一起呵護這個家。

現代社會,這個日趨緊張的親子關係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