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
手足口病又叫發疹性口腔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和手、足皮膚皰疹、口腔黏膜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多數癥狀較輕患兒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
每年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多發生於6月齡—5歲內的兒童。
手足口傳播途徑有哪些?
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幼兒園預防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部室等場所每日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防護)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8.定期對教職工進行相關疾病預防知識培訓與考核。
手足口病雖然會多次複發,但普遍可自我痊癒,家長也不要太恐慌。
只要嚴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鍛煉,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規醫院接種疫苗等預防工作。
如發現不適,要早確診,早治療,早隔離,早和幼兒園請假即可。
希望這篇手足口病預防指南能幫助家長及時了解相關知識,並引導寶寶做好預防工作。
讓我們一起為寶寶撐起健康的保護傘,讓寶寶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青禾朴
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被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