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2020年11月13日19:08:04 育兒 1295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

     手足口病又叫發疹性口腔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和手、足皮膚皰疹、口腔黏膜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多數癥狀較輕患兒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每年4-7月和9-11月是手足口病高發期,多發生於6月齡—5歲內的兒童。

手足口傳播途徑有哪些?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幼兒園預防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部室等場所每日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後應立即洗手;(防護)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8.定期對教職工進行相關疾病預防知識培訓與考核。

手足口病雖然會多次複發,但普遍可自我痊癒,家長也不要太恐慌。

只要嚴格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勤鍛煉,少扎堆聚集,早到正規醫院接種疫苗等預防工作。

如發現不適,要早確診,早治療,早隔離,早和幼兒園請假即可。

希望這篇手足口病預防指南能幫助家長及時了解相關知識,並引導寶寶做好預防工作。

讓我們一起為寶寶撐起健康的保護傘,讓寶寶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青禾朴

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被造就

預防手足口——家長們一定要知道的防護措施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聞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備受關注的天水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有了最新調查進展。據通報,事件起因是園方在部分面點製作過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繪顏料。而據警方介紹,如此荒誕之舉,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鉛是公共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有毒化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 天天要聞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45歲男老師帶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母親上班,還安排母親在學校幹活,誰料,學生家長知道後竟圍堵學校「討說法」。男老師叫孫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照顧他,生活艱難,但是母親卻拉著他說:「兒子,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